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的节奏感
2021-11-28侯志良
□侯志良
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汇聚各方新闻资讯,按照一定内在逻辑编排,再通过节目进行播报。这种节目往往信息量大、信息覆盖面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受众欢迎、收视率和美誉度俱佳的传播效果。
好的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就像一首好听的音乐,有时激昂、有时婉转、有时急促、有时和缓;演奏时,表演者的火候拿捏要到位,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对新闻编排的节奏把握至关重要。
2018年年初,大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推出新闻编辑类节目《新闻公众号》,节目定位是向观众提供新闻资讯服务。它是以主持人“说新闻”的形式,对主流媒体的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消息进行梳理、播报。本文以这个节目为例,就电视新闻编辑的节奏问题略作探讨。
一、节目开篇宜用“重音”,先声夺人
《新闻公众号》节目以主持人“说新闻”为特色,它的开场类似一段主持人的“脱口秀”,内容一般都是《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当日热点。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11月2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大姐”不大,本事不小!》为题介绍了发射现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周承钰。在11月26日的《新闻公众号》节目中,主持人开场就引用了这条微信的内容,结合微信图片,把这位年仅24岁就担当大任的小姑娘的故事娓娓道来。内容丰富、文图并茂,主持人绘声绘色又点到为止,既有时效性,又充满正能量,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眼球。这样的开场,就像乐曲的重音开篇,能够迅速引起观众注意,先声夺人。
二、节目头段最好节奏稍快,让观众忘记换台
《新闻公众号》开场后即进入第一段新闻资讯。这个板块就是要把当天最新、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告诉大家。这些消息来自主流权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还是以主持人“说新闻”的形式进行播报。这个板块要节奏稍快,信息量要饱满,绝不拖泥带水、绝不浪费时间,要让观众看得解渴、过瘾、意犹未尽。
以2020年11月27日的节目为例,当天节目的第一段内容有《26日国内新增5例输入病例》《26日满洲里最新疫情通报》《大连严格落实校园防控措施》《大连多条道路通行调整》《大连警方劝告“危险玩家”》《坐地铁安全意识别放松》《庄河海上风电场东北第一》《27日这些地方要停水》8条消息,内容都是当天最新资讯,从国内热点到本地投射、从最新发布到相关提醒,题材有宽度,内容有坡度。同时,这8条消息,每条都很短,形式变化错落有致。
比如:第一条、第二条是主持人口说,第三条《大连严格落实校园防控措施》是视频,第四条、第五条是“说新闻”,第六条《坐地铁安全意识别放松》是视频,最后两条又回到“说新闻”。主持人口说的内容,每条四五十秒,短视频不超过1分半钟,所以节目推进很快、编排节奏感很强。经过这样的编排后,这些热点消息不仅全是干货,而且可听可看,非常符合当下多数人的收视心理。这就像快节奏的进行曲,在整体统一中还有小变化、小起伏,张弛有度、看了舒服。
三、节目中段节奏宜舒缓,靠温情留住观众
如果说节目第一段是节奏较快地迅速推进,那么到了主打服务信息的第二段,节奏就应适当舒缓,要靠信息的实用性、服务性,靠体贴的温情稳稳地留住观众。
以2020年11月26日的节目为例,当天节目的第二段内容包括《“小黄人”救人获得奖励》《“小黄”救“小蓝”视频来了》《冬天这些花不用搬进屋》《气温回升竟致多人受伤》《进入冬季警惕心脏类疾病复发》《这条新闻提醒我们注意健康》等6条消息,其中4条是主持人“说新闻”,第二条、第五条是短视频。
“小黄人”救人是当时大连的一个热点事件,一个外卖小哥从火海中救了一位同行兄弟,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当天,大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小黄人”张德江“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还给了他5万元奖金。搭配这条信息,节目回放当天的救人视频,让观众再次感受现场的惊心动魄。用它做第二段的开头,也相当于在整期节目中又设置了一个收视亮点。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都是服务提示,提醒大家冬季如何养花、冬季要注意安全、注意健康。最后一条也是当天的一个热点,著名球星马拉多纳不幸离世。节目选用这条消息再次提醒大家“健康第一”。很明显,跟第一段相比,这部分的节奏明显放缓,而且主打服务牌、温情牌,靠内容的新鲜实用来吸引观众。它就像一首田园小乐曲,舒缓温婉,让人听了感动、舒坦、受用。
四、节目收尾节奏宜轻快,让观众意犹未尽
《新闻公众号》的第三段是出行和气象信息,同时还有各地最新的气象美图。节目进入到这个阶段,它的节奏就轻快轻松了许多:看看明日天气,看看出行信息,再看看各地图片。所以,它既是整期节目信息量的有效补充,又像是整首乐曲的完美收官。看到这里,观众的心态也会平和许多、放松许多、和缓愉悦许多。
五、全篇统筹,节目最后精雕细琢
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就像音乐人谱曲,先定好整首乐曲的调子,然后再逐段完成。但在作品最后快成形的时候,一定要整体重新审视一下:各个段落的比重是否恰当?全篇的节奏是否和谐?整首乐曲中哪些地方还能再进一步精雕细琢?这个环节可以说是作品大功告成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新闻公众号》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这些思考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因为电视节目有时长限制,比如整期节目28分钟,那么就要通盘考虑哪些内容必须播、哪些内容可以撤、哪些消息可以说得再细些、哪些消息必须得删减等。正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调整,整期节目才会更加合理。就像作曲一样,作者只有不断地反复弹奏,不断调整,整首曲子才能越来越完美。
当然,所有这些,或许只是电视人的自我欣赏。电视节目好不好,说到底观众才是最终的裁判员。如果观众不买账,那就尴尬、悲哀了。所以,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期待着跟观众的互动越来越紧密。到了那个时候,相信我们电视节目的针对性和服务性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