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创新意蕴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2021-11-28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870
张 蕾(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87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这是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有赖于高度的创造性。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创新型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只局限于专业课教学,思政课也应与专业课教学同向同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方法,其中,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点。因此,“原理”课应从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创新元素,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新思维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造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即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创见的思维形式。狭义的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直接形成创造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及顿悟等可直接形成创造成果的非逻辑思维,都是狭义的创新思维[2]。由此可见,无论是广义的创新思维还是狭义的创新思维,对人类的创造成果及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创新思维,社会就没有进步。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困难并存,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创新思维。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而科技创新是以创新思维为重要条件的。创新思维的主体是人,因此,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才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国科技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就曾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里的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他认为:“要从迎接新技术革命,或迎接人类社会第五次产业革命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3]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凭借创新思维在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无一不是创新思维的结晶,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发现、发明和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1](3-4)。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抓住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机遇,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唯有依靠创新思维。
(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既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也是一种潜在的能量。美国、日本之所以在经济、科技等领域领先于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开发得好,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引进得多。进入21世纪后,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出现井喷,这与其注重培养、开发具有创新思维的顶尖科技人才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在《面向世界顶级的科学人才培养》(2002年)报告中提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需要顶尖科学家兼备开阔的视野与广博的学识、高超的问题发现能力以及精深的专业研究能力。”在“2040 高等教育总体设计”(2018年)中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重视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跨专业的丰富学识以及综合性的思考能力与俯瞰能力。”[4]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吸收了欧洲一大批最富有创造力的杰出科学家。近年来,美国通过《联邦STEM 教育五年计划》(2013年)等各种培养计划培养本国的科技创新人才,通过设置高额奖学金、提供优厚待遇、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等办法,吸引了海外一大批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
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我国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唯有依靠创新、依靠创新思维这种无形的资源,才能由跟跑者变成领跑者,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实现民族复兴的形势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9)将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在准确分析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立足唯物史观和全球视野,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论述。这是对世界发展历史的充分尊重,也是对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合理回应。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正是我国古代人民运用创新思维才创造出来的辉煌成绩,彰显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创新思维领先于世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各项改革任务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大大超过改革初期。要想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5]
二、“原理”课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每一种规律的发现都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新思维的运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发现,“原理”课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内容,如创新思维批判性与质疑性,首创性、逆向性、非逻辑性等。因此,“原理”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批判性与质疑性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性和质疑性。批判性思维是指不断反思自己,具有怀疑精神。质疑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原有事物的状态下,通过“为什么”的适当提出,综合应用多种思维,改变原有条件而产生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案的思维[6]。虽然批判性、质疑性二者本身不一定产生创新思维,但它们却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性的特征,批判性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巨大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身具有批判、质疑的思维,能以否定的视角批判和质疑自己前期所受的教育,批判前人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都是青年黑格尔派,其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但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之后,他们加入了批判德国唯心主义的行列,开始运用唯物主义来探讨人类历史问题,同时也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不了解实践的作用)和不彻底性(只限于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大组成部分都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地继承了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在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批判性创新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批判性创新精神需要青年大学生传承与发扬。
(二)逆向性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逆向性。逆向性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原理”课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逆向思维的哲理基础。事物具有两面性:同一性与对立性,它们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同一性与对立性互为依存,而互为存在的前提是两者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列宁运用逆向思维解决了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实现。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运用逆向思维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领导人也运用了逆向创新思维解决了中国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改革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关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习近平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拉近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非逻辑性创新思维
非逻辑思维是一种不严格遵守逻辑规律、突破常规、更具有灵活性的自由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相对于逻辑思维更富有创造性。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形象思维、直觉、灵感、联想思维等都是非逻辑思维。“原理”课教材有非逻辑思维观点,如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观点: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实践的目标等。再如,在真理与价值关系中,人们认识世界、发现和掌握真理,往往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发现真理是一种充满艰辛的过程,直觉、灵感、联想思维有时能够帮助科学家发明新事物,创造新知识。列宁曾指出:“成功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8]例如,在科学史上“嫦娥奔月”曾经是幻想,但正是由于莱特兄弟的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并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03年将飞机送上了天,将飞机上天不可能的认知变成了现实的可行。再比如,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曾经带领世人一起神游科技时代和未来世界,现在远隔大洋彼岸的人们通过视频共进晚餐已经成为现实。上述内容都体现了非逻辑性思维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原理”课促进创新思维的具体要素
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有创新意识、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创新方法,需要经过实践活动将创新变为现实。“原理”课的生命力就在于将“原理”课中以理论形态存在的关于创新价值、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思维方式等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创新思维形成的具体要素。
(一)正确的价值观
哲学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原理”课是培养大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辩证唯物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及方法论。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并用一生践行和发展了自己的理想。他唤醒了世界人民对人类解放的追求,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如何创新、为谁创新”,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只有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够具备宏大的世界视野、确定的社会方位、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使创新成果造福于人类。
(二)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书斋”里创立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深入到无产阶级中去,了解工人的实际生活、工作情况,发现了资本主义不公平、不平等的问题。而后,他们以敢于冒险、打破常规的勇气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创造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学说。习近平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9]当代大学生应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意识,善于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气,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锐气,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三)创新方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这种方法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存在的情况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事物的规律性,并创造性地解决世界问题。正是由于应用了马克思提供的方法,后来的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最新成果,不断创新,才先后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青年提供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即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四)实践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对现有思维方式的超越,而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是思维方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对自己思维方式的超越,即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史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哲学不再以追求永恒的实体、超验本质为终极目的,而是把目光转向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并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思考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习近平指出,青年的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11]。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马克思关注现实人的实践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进行创新,从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进行创新。
四、通过双主体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1](4-5)“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2]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肩负着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因此,青年大学生应正确认知“原理”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教师是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者,“原理”课教师应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通过树立创新性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创造性教学实践能力等手段,提高教师创新素养,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
对民族和国家而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创新决定个人的目标设计、勇气谋略、发展前途、事业宽度。由此可见,创新是个人在学业甚至是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大学生活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应主动地培养创新思维。
1.正确认知“原理”课
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指导,因为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目前,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原理”课的认知存在先入为主的情况,认为“原理”课没有专业课重要,“原理”课的内容陈旧,马克思恩格斯离现实生活太远,“原理”课知识只要期末背一背就能拿高分。大学生对“原理”课的错误定位导致大学生对“原理”课缺乏兴趣,影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学生应正确地认知“原理”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大学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增强自身创新思维的自觉性、预见性和实效性。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认识世界固然重要,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3],大学生的创新活动也必须立足于实践。没有实践,大学生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没有实践,就无法使大学生的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没有实践,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大学生只有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立足于提高人民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的认知,才能发挥其创新的主动性,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而且,大学生只有立足于实践去看待“原理”课已有的理论、观念,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伟大,才能真正做到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继而形成创新思维;只有立足于实践去看待新观念、新发现,才能使创新思维活动得到实践的检验,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二)提高教师创新素养
围绕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创新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性教育观念、科学文化素养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师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素养,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1.树立创新性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正确观念的指导。哲学是爱智慧之学。“原理”课不同于专业课,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教学中,仍存在视“原理”课为纯粹的知识讲授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海量的知识如潮水般涌现,此时,如果教师还只是传授书本知识,不关心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就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继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原理”课教师必须根据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即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激励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启发诱导式授课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教师只有树立了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创新性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2.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其中,有扎实学识是“四有”内容之一。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教师应从“六要”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其中就包括“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的理论素养决定着其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思维境界的高度。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和水平。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熟读经典著作,才能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有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的政治定力。其次,要了解前沿科技知识,掌握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只有掌握前沿科技知识,才能使课堂教学紧跟时代发展步调,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再次要经常思考,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有自觉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才能自觉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最后,要学以致用,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创新知识和方法,主动研究、探索、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应用创新思维的信心。
3.提高创造性教学实践能力
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指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独立思考,教学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很多高校加快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先后出现。这些平台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途径。借助这些平台,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创设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如教师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让学生预习新知识,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师讲授重点难点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布置问题作业,供学生讨论。学生可以打破常规,解放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拓展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这样,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单纯的教学讲解向有目的的创新能力培养转变,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