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故事化倾向和人文关怀渗透
2021-11-28朱莉莉
□朱莉莉
既往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叙事性为主,这样的方式容易让人产生枯燥和乏味的感觉。现阶段的受众群体更青睐故事化的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的故事化倾向能够更好地调动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让其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除对节目方式的要求有所转变以外,当前的受众群体也更想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感受到温度,感受到人文关怀。
面对这些转变,电视新闻节目必须作出必要性的改变,使自身可以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并发展下去,完成自身重要的使命。
一、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前景
故事化是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厌倦既往以严肃和一丝不苟为主要特点的叙事性的新闻节目,而更倾向于类似讲故事的新闻节目。在这样的节目中,观众更能感受到节目的温度,感受到隐藏于新闻故事中的真挚情感和价值理念,可以对其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与之产生更高的情感共鸣。
故事化的新闻节目更细腻,也更引人入胜。观众更容易从情节化的叙述中感受到情绪的变化,认同蕴含其中的价值取向。从节目角度而言,其肩负着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任务。过于冰冷而客观的播报方式只会与观众拉开距离,难以对观众的价值观形成发挥引领作用,而观众其实也不需要这份冰冷和严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需要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正能量,感受到社会正能量的温度,而这些都需要以故事性的方式外加人文关怀元素的注入。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具有故事化倾向和注重人文元素注入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在收视率和观众反响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选择了朝这一方向作出改变。
二、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体现与作用
1.提高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故事化倾向及人文关怀的渗透并没有改变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反而使其真实性及观众的信任程度有所提升。从节目制作角度而言,故事化的倾向只是在讲述新闻内容的时候在讲述方式上稍加改变,而人文关怀的渗透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观众情感方面的波动,使观众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人们更容易相信他们情感上认同的东西。
故事化和人文关怀的融入可以让新闻节目变得更加立体,同时观众在了解新闻的同时也会由于故事化的倾向而对新闻中的人物有深刻的印象,迅速拉近与电视新闻节目的心理距离,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2.保证新闻节目的引导性
新闻节目不仅肩负着讲述新闻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既往以叙述性为主的新闻节目很难引起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观众也很难从这样的节目中产生强烈的是非观念。而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融入人文元素则更容易激起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引导其内心的正义感、是非观发挥作用,从而与电视新闻节目所要表达的观念、情感、理念等产生良好的契合。
三、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强故事性和人文关怀性的策略
1.尊重事实,加强节目审核
提高故事性和融入人文关怀元素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握尺度。新闻节目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实事求是,其基本原则是真实。然而很多节目为了收视率,而选择过分迎合观众,在人文关怀方面也刻意激起观众的内心情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效应,甚至有的节目存在夸大事实或虚构事实的恶劣行径。
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增强新闻节目故事性和人文关怀性的策略中,首要的便是尊重新闻事实,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合理加工,适当注入人文元素,不以煽动观众情绪为手段,只以呼唤观众情感共鸣为目的,坚守新闻节目真实性原则。
2.避免同质化,提高节目影响力
跟风现象是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电视台出了一档收视率和反响都不错的节目,其他电视台便会模仿。这样的做法对电视新闻行业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节目策划要尽量避免同质化现象,在选材方面要做到独树一帜,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也要在故事化和人文渗透上发力,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主动创新,提高节目的影响力,而不是单纯模仿别人的节目。
3.贴近生活,从平民视角出发
电视新闻服务的是人民大众,需要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激起群众的共鸣,获得良好的口碑。当前许多电视新闻主动以百姓口吻来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收获了非常好的收视率和观众反响。这样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节目可以更好地让老百姓感觉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向观众播报新闻内容,更在于宣传正确价值取向、正确引领舆论导向等。过于严肃和冰冷的新闻节目播报方式很难激起观众内心情感的波动,更难以让观众产生很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开始以故事化方式播出,对此很多观众表示非常认可。许多节目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元素的融入,给予观众更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