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省域“双一流”政策的文本分析

2021-11-28龚文婷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质量

龚文婷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双一流”建设这一具有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的论题提出之后,“双一流”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到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专业建设,国家对“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施作出了更多的指导,各高校也从一开始聚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回归到了人才培养这一中心职能上来。不少学者也指出,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1],“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质是一流的人才培养[2],可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内涵[4]。那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哪些具体的可实现的路径和策略?

通过网上查阅各省市公开发布的“双一流”实施方案或意见的政策文本,选取了安徽、湖南、福建等28个省市的文本进行逐篇阅读,重点关注“培养一流人才”、“人才培养”等语汇,收集这些段落中的具体内容并进行比对,发现其中均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思路与建设内容。因此本文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分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现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和路径参考。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从文本结构来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一般在建设内容和建设措施中体现。通过整理、归纳这部分的文本内容,总结了较为一致的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双一流”省域实施方案(意见)中,对如何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都有相应表述,这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中“培养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的目标一脉相承,具体而言可从环境优化、体系构建、人才库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环境的优化,是指要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创设创新创业的环境,鼓励地方特色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如湖南提出“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江苏提出“构建江苏特色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创新创业体系构建包括保障机制体系、课程教育体系等,如安徽提出“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广东“建立完善师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更多的高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投身创业。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上,江苏提出要“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天津提出要“强化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采取课外内联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确保课程教育实效。

创新创业教师的引进培养是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安徽提出“建立由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组成的全省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天津提出要“建设100门市级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打造100个创新创业教学团队”,通过加强校外创业导师的遴选和校内教学团队的打造,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优质教师资源的整合。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既能提供平台,又能验证教育成效,因此高校、企业、政府积极参与,合力加大基地建设的力度。如河北“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宁夏“深化产教融合,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推进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江西“重点建设50个左右创新创业教育基地、50个左右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如天津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模式,为创业学生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四川“积极推进个性化培养”,江西提出“支持大学休学创业”,通过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合理引导大学生创业,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本意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也不能忽略“世界性”、“国际化”的趋势。

1.加强校校之间的合作,有效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方式有学分互认、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位互授或联授等。如福建积极推动与国际同类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联合学位”等形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实现学分互认。贵州“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间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或联授等交流合作。”

2.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海外生源。湖北提出“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鄂落地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江西提出“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国外一流大学到江西设立分校或与江西高校合作办学。”通过政策引导和环境优化,将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引进来。促进中外双向留学,比如湖北和江西提出打造“留学湖北”、“留学江西”品牌,吸引海外优质生源来中国学习深造。

3.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对外交流合作。现有的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太多强调在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中开展,对于职业院校或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相对开展较少,天津提出在境外建设10个左右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同时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环境建设,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引进一批高水平赛项。这是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提升,也是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的探索。

4.引入国际学科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比如江西提出“引入国际学科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达成“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重要保障,在省域“双一流”实施方案中,体现了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海南提出“围绕我省十二个重点产业,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广东、江西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积极推进个性化培养,努力实现因材施教,重庆通过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辽宁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对研究型高校、研究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作出了不同的规定,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各高校明确任务使命,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运作上,“加强协同培养”出现频率较高。陕西、江西、四川提出要“强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天津对于协同培养机制有更具体的表述,其培养机制贯穿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通过建设行业指导委员会、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实践创新研究院、京津冀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平台等,促进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五业”联动。

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很多省域“双一流”实施方案中,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信息化教学将成为教学活动新常态,安徽提出“支持基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平台建设,探索网络开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如河北提出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

(四)优化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以确保实效,质量保障的结果又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协同与改进。在“双一流”的省域实施方案中,甘肃、河北等省份提出要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质量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对高等学校教师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湖北则提出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如省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宁夏实施分类保障的措施,通过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评价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内部一般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但为保证公平合理,也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在省域“双一流”实施方案中,福建提出“支持高校参加国际专业教育认证”,安徽提出“形成开放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河北提出“完善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等,都是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

在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本科教育基础上,部分省份如海南、宁夏、黑龙江等也强调要加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案例库、校内科研平台、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为核心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等具体方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进而通过寓教于研,支撑和促进本科人才培养。

二、讨论与启示

在省域“双一流”实施方案(意见)中,对于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既有共性化的表述,也有根据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而制定的异质化的路径策略。两者的出发点都在于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双一流”建设达成人才培养这一终极目标。“双一流”实施方案不是只面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对一般综合型高校、地方应用型高校、中高职院校等有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给各省高等教育分层分类争创一流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省域“双一流”政策文本的整体行文围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行,涵盖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偏少,人才培养的政策话语权表达弱化[5],但是作为政策引导性文件,其中提到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依然可以作为高校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高校在以此为总原则、总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等,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可评价的层面,同时进行动态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科团队的育人功能

省域“双一流”政策文本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性要素资源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因素和核心标识。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高校人才的竞争也明显加剧,比如湖南提出实施实施"双一流"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积极营造团结合作、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湖北重点引进高精尖缺、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大师、科技领军人物、高端创新人才等[6]。高层次人才的外引内育,是较短时间内助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层次人才除了促进高校的学科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之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成效相对较慢,但是长远来看,对各省市“双一流”实施方案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科团队的育人功能,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过程,尤其强化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前沿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此,重庆和浙江分别在教师职责和评价机制上做出了规定,重庆“支持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落实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基本要求。”浙江“坚持把教书育人放在教师评价的首位,发挥学科团队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科研支撑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科研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双翼,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难点上升到学术难点,从而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帮助教师走到学科领域的前列。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提升对优化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追求科学精神等,对实现“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山东提出“以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建立学科专业、科研教学互动机制,加快学科发展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四川提出“坚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师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因此,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相结合,两者相向同行,使教学内容紧跟科研热点与前沿,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和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手段,真正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协同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学科与专业存在纵横交叉的关系,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学科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专业内容、课程质量、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发展。江西提出要“提高建设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培养人才的适用性。”安徽、宁夏等省市在“双一流”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建设一流专业,从而助推一流学科的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专业如大数据等逐步走向跨学科模式,一个专业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模式将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理念也是相契合的,是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两者之间连接交互的地方要加强协同、合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通过课程、平台、师资建设等中间要素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两者互为保障,共同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