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1-11-28张坤朋郭卫云王兴云曹新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科生理学思政

张坤朋,郭卫云,王兴云,曹新江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1]。《纲要》还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要求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农林教育的创新发展应兼顾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2]。高校农科类专业应立足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和传承脉络,紧密结合课程实际,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1 新农科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新农科发展关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生理、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逆境生理等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认识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和本质,明晰这些过程和环境条件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植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门课将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利于帮助他们成为发展好生态文明的实践者。

1.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在农科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提高思想素质和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3]。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大学生接受事物规律,将爱国情怀和职业素养有效融入教学中,取得学生思想认同和求知欲,激发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强大内生动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高效掌握和主动拓展。

2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目标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要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大国三农”情怀,努力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农兴农理念入脑入心,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3 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具体规划

3.1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各项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制定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将立德树人根本理念融入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爱国情怀、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综合素养等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让学生明晰学习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懂得专业知识如何运用于生产实践、如何才能服务国家需求,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3.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与基础。授课教师自身认知的提升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是极其重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农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重大。如安阳工学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课比天大”的重要思想。在师德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实行传帮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新入职教师的导师,坚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持续加强师德教育,以德育德,要求教师思想教育和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一体推进,注重挖掘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德育元素,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师回归本分、奉献讲台和学生回归常识、乐于学习的目标,使本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不断提升。

3.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为确保课程思政效果,本课程团队结合课程特色,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实施全面创新。理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托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依靠一些线上授课工具发布课前预习,进行课程知识传授、随堂测验及强化;通过项目化作业和拓展训练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时检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目标的统一;通过课程设计及专业竞赛完成课程掌握程度的全面检验及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检和学习效果,课程思政效果明显[4]。

3.4 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落实教学过程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对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指导和考核,制定并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双导师制实施细则》等文件,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环节的过程管理。按照“制定目标、实施标准、检查效果、反馈整改”的程序运行,形成了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机制,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质量保障。

4 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4.1 以榜样为引领,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绪论部分,通过讲授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介绍课程孕育、诞生、发展的各个历程,深入介绍该门课程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对科学发展的伟大贡献和巨大影响,展示我国本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及科学家们为祖国发展而孜孜不倦严谨研究的作风,介绍老一辈植物生理学家不懈奋斗的研究史,让学生们深入感受科研前辈的爱国情怀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2 通过专业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在“植物细胞生理与信号转导”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揭示运用植物生理知识解决人类粮食、能源、环境和未来新空间开发等世界性难题的重要意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植物生理学讲授的知识关系密切。在“植物的水分生理”知识点讲授过程中,介绍我国仍然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的国情,强调“水是农业的命脉”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水源、合理灌溉、节约用水。在“植物的矿物质和氮素营养”知识点讲授过程中,介绍因为不合理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问题,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思想。

4.3 讲好身边科学故事,增强课程思政感染力

绪论讲解过程中,我们以作物同异育种智能决策系统首创者郭瑞林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生产的动力;“植物细胞生理”“植物次生代谢物”“植物生长物质”等章节内容讲解中,我们列举安阳工学院北艾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等一系列成果,利用“小艾草”,服务产业做出“大贡献”,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增强了对专业的热爱。

5 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应关注的问题

5.1 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在以往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课程育人效果。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是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下大功夫认真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实现课程知识和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有效融合。同时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并不断优化考评体系作为保障。

5.2 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是农科类专业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沟通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等素质,从而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5.3 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通过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白植物生理学知识未来将用到哪些具体生产实践中,同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具体岗位工作职能和要求,明白要具备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等,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润物无声,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

5.4 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

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竞赛活动为载体,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自身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这既是帮助学生对理论进行内化与升华的重要途径,也是课程思政的创新途径。

猜你喜欢

农科生理学思政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中国知网”《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