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梯技能竞赛的“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实践
2021-11-28高颖
高颖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215104)
在各类电梯技能竞赛中,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是一项必要的技能考核内容,以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为例,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占比为10%,在2020年全国电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电梯故障排除占实操成绩的30%左右。由此可见,电梯技能竞赛对于“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开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 课程特点
“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系统性、逻辑性思考能力,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让学生具有认真、严谨、专业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养成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规程、自觉维护工具和工作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学生能够了解电梯典型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掌握电梯故障的分析方法和维修方法,遵守电梯维修操作安全守则。该课程对接电梯调试、电梯维保和电梯维修等工作领域,属于知识综合运用课程,理论难度偏大,实践操作为主。
2 课程问题分析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基本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能够利用实训设备,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和分析能力,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实践项目综合性和创新性不够
根据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项目模块化、模块任务化的教学的特点,“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的开展主要是围绕电梯的工作原理和排故工作流程,在搭建好实训平台后,让学生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工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单个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但是分析和排除多个故障以及综合故障的能力较弱。进而说明教师在综合实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2 学生分组实践,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小组教学的初衷以学生为本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学习。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倡个人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携手共赢。但是目前存在着实践活动由某些学生独自完成,个别学生在一旁观看的现象。既没有起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小组划分不合理,分工不明确,考核机制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
3 基于电梯技能竞赛的课程改革方法
3.1 引入技能竞赛项目,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随着技能竞赛的普遍开展,对接专业实际工作的项目越来越成为竞赛内容的主导。电梯技能竞赛项目均根据企业工作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接企业、行业,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将电梯技能竞赛项目直接引入“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能够很好解决实践项目综合性和创新性不强的问题。但在实际引入过程中往往存在设备不兼容等客观问题,因此在引入竞赛项目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对电梯技能竞赛项目做深入理解和分析,挖掘项目考核的内涵,结合具体设备,将实践项目“本土化”,改造为适合实训设备的实践项目,从而将电梯技能竞赛真正引入学生课堂。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学会知识再操作实践,但因为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往往学生在备赛的时候尚没有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通常都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甚至是先学会操作,再深入学习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技能竞赛的训练机制,部分项目尝试由先学后做改变为先做后学或边做边学。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模仿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保证充沛的学习热情,而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内含的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降低实践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
3.3 引进技能竞赛考核机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按照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电梯技能竞赛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工艺评价与功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在电梯技能竞赛的评分表中,故障排除结果也仅作为其中一项考核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故障现象的观察描述和故障的排除方法和过程。这与“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的过程性考核需求不谋而合。在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结合电梯技能竞赛评分表,根据实践项目内容,结合工作要求进行细化,设置不同的考核评分表,从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各方面展开全面评价。
3.4 渗透思政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电梯技能竞赛不但要求参赛选手具备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侧重于考核选手的现场应对故障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选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电梯技能竞赛的考核中,职业素养的考核占比10%,包含了操作规范性、材料利用率、工具仪表的使用情况、竞赛现场的安全文明情况以及团队分工协作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在“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注重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感悟劳动精神,体悟从坚守中成就卓越、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真谛,培养和鼓励学生加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4 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开展以电梯技能竞赛为基础的“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实践,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知识素养与专业能力。课程实践项目的改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教师强化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改进和革新教学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课程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技能竞赛改进的教学方法与考评机制,与开展的实践项目项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近年来在各项电梯技能竞赛中,苏州市职业大学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参赛选手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普通学生在顶岗实习及工作岗位中也能够圆满完成企业工作任务。
5 结语
“电梯故障检测与维修”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一门综合实践型的课程。通过引入贴近行业、企业的电梯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训练方法和考核要求,将电梯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相容,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有助于走出目前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困境,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