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导月刊》刊载西康边地教育的文献研究

2021-11-28马廷中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月刊发展教育

马廷中,胡 聪

近代以来,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全面抗战的爆发更是使得中国的边疆危机达到顶峰。面对这一危急局面,西康地方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以发展边地教育的方式来培养西康各族同胞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份子,进而开发西康自然资源,发展近代经济以支援抗战。在西康建省前即创办的《康导月刊》就是他们在发展西康边地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发表看法的极佳阵地。从1938年创刊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七年时间里,《康导月刊》累计发表与教育相关的文献达67篇。这些文章大多反映了西康各地官员在辖区开展边地教育的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政者所参考,推动了当时西康的教育事业发展,也为今天学界研究抗战时期的边地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随着当今中国边疆史学和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加上对相关文献史料的整理和影印本的出版,史学界对于《康导月刊》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提高,研究成果斐然:秦慧在《民国时期藏学期刊<康导月刊>述评》一文中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康导月刊》的作者、发文量等方面做了相对全面的分析(1)秦慧.民国时期藏学期刊《康导月刊》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0,(6).;石硕,姚乐野则将《康导月刊》与另外两种同时期同类型的刊物《康藏前锋》和《康藏研究月刊》放在一起以比较杂志之间的异同(2)石硕,姚乐野.我国现代藏学的发轫:民国时期康藏研究三种学术期刊及其价值——《康藏前锋》、《康导月刊》、《康藏研究月刊》[J].青海民族研究,2012,(2) .。但从学界现有成果来看,研究大多是对期刊整体着手分析,对期刊内容如边地教育等文本分析探究较少。对该类文献中所蕴含的边地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多元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在抗战时期西康地区教育发展的全貌,更能提高学界的研究力度,更好弥补现有成果的不完善之处,因此对《康导月刊》所刊登的相关教育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势在必行。

一、 抗战时期《康导月刊》的发展概况

(一)《康导月刊》的创刊背景

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大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于开拓和发展中国边疆学的学术事业之中。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院校及学术界人士西迁入川,他们凭借西康刚刚建省、需要大规模考察的契机,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前往西康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为西康研究刊物的创办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而官方的支持也成为西康研究刊物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康地处四川、西藏与云南的交界地带,位置偏远,各族杂居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为了稳定西康局势,巩固统治,刘文辉在接防西康后,便积极支持下属创办相关报刊杂志,收集刊登西康相关情报以作执政参考。因此,西康各地军政长官在刘文辉以及国民政府的要求下,通过开办学校等方法发展边地教育,并以其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为依据,撰写文章投递至《康导月刊》发表。他们在文章中回顾了自己在辖区内发展教育的所见所闻,提出了许多适合当时西康地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议,为战时西康政府发展教育时的决策部署,以及之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康导月刊》的创刊经过和特色

相比于《边政》等其它业余发行、维持时间短的刊物,《康导月刊》作为西康县政人员训练所同学会创办的一份综合性刊物,是西康省的第一份定期专刊。早在1937年的12月《康导月刊》便开始筹备,到1938年9月正式创刊,并以月刊的形式面向大众发行(3)秦慧.民国时期藏学期刊<康导月刊>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0,(6) .。1941年《康导月刊》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原社长张镇国调职后由西康保安处副处长杨致中接任,许荣范则担任总编辑兼经理,编辑部从康定迁到成都,并在西康的雅安、康定、西昌三处设立分社(4)许荣范.接办康导一年来的回忆[J].康导月刊,1942,(4、5) .。全面内战爆发后,《康导月刊》因无人主持遂于1947年1月宣告停刊,从1938年创刊到1947年停刊共计发行6卷67期。

《康导月刊》在财政上受到西康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该刊官方色彩浓重,所刊文章作者大多为西康各地的军政人员,文章内容自然大多围绕作者本人在西康各地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展开,契合了《康导月刊》“提供康区的情况素材作为政府的施政参考,并引起国人开发兴趣,纠正过去一般人对边疆的唯蛮论和唯冷论”的办刊设想(5)石硕,姚乐野.我国现代藏学的发轫:民国时期康藏研究三种学术期刊及其价值——《康藏前锋》、《康导月刊》、《康藏研究月刊》[J].《青海民族研究》,2012,(2).。这些文章对于西康各地各项事业资料的收集、披露,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康导月刊》还对西康省独有的如徭役、土司、教育等问题以及举办摄影展等大事件开设专刊,集中刊登相关投稿以供当时政府官员以及边疆学者专家讨论参考,为后世研究保留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三)《康导月刊》刊文作者群体分析

在刘文辉的重视和带动下,西康省各地官员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从抗战时期《康导月刊》上发表有关教育的文章篇数可看出,从1938年到1944年共发文63篇,多数集中发表在1938—1940年,1942年后仅发表4篇。作者职务基本以西康各地的军政长官为主,也有从省部派遣前来视察的人员。例如,多次发文的许荣范曾任刘文辉的侍从秘书,后任雅安县长;许文超曾任康北各县考察员,后任巴安县长、理塘县长。由此可见,作者职务的特殊性可使我们对当时西康各地的教育发展状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文章内容角度来看,既有对西康省各地发展边地教育的成绩与困难的忠实描述,也有对未来西康边地教育发展的见解。例如许荣范在《汉源县教育概况》一文中从自己前往汉源县整顿当地教育发展的经验出发,通过对县城几个学区内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指出教师实乃发展边地教育的关键;许文超则从历史的角度,在《康属教育之检讨及其改进》一文中回顾了从清末赵尔丰到民国刘文辉发展西康边地教育的全过程,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当时发展边地教育所出现的学差等问题,要求西康各地的主政者应当正视这一问题。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这些地方官员大多是非教育学专业出身,但是他们的文章无意中展现了很多教育学相关的内容以及方法论。值得夸赞的是,有的官员能够从自己求学时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十分新颖的观点。由此可见,《康导月刊》所刊登的来自西康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作者的文章,有着极强的现实性,且刊载内容对真实性的追求非常强烈,这使得文章及杂志本身的史料价值十分突出(6)王川.《〈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

二、《康导月刊》所刊教育文献的主要内容

伴随着1939年1月西康正式建省,西康的边地教育事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康导月刊》刊登的教育文献开始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甚至在1940年《康导月刊》编辑部还专门出了一期教育专号。经过对文献分析可发现,其内容是从西康边地教育思想的指导方针、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发展成果的总结汇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一)边地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

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战时国防,首先需要的就是现代科学知识及技术人才,而这就需要加强文化教育。作为西康最高军政长官的刘文辉非常重视西康地区的教育事业,并在《康导月刊》上发表了同教育事业有关的多篇文章,如《西康教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确立教学与训育目标完成教育建国之大业》等。刘文辉在文章中指出:西康省的情形比较特殊,相互之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与内地相比较,就更不一样。这就要求西康政府及各级服务西康的人员,在全面抗战时期,尊重西康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教授适合西康社会及抗战要求的内容,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以及与少数族群生活习惯相违背的内容进行废除。西康的教育实践应以社会教育为中心,采取流动的方式,以生产教育为主,并注意实际效用(7)刘文辉.西康教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康导月刊,1940,(10).。他在第一卷第五期所刊发的《完成西康建省之意义及今后施政之中心骨干》一文中就将发展小学及中学教育,减少文盲数量作为今后施政的中心任务予以强调;而在第二卷第十期所刊发的《西康教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他则从指导思想的角度出发,认为要想西康教育的发展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就得从社会环境、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实践关系四个方面入手。

除了刘文辉外,西康各地的官员也根据其辖区情况,在西康发展教育的指导方针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刘慕陶认为边地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发展要以学生为主,重数量更要重质量(8)刘慕陶.关外小学教育现状及整理方法[J].康导月刊,1939,(3).。

(二)西康边地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西康边地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边地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在《康导月刊》上专文予以披露,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例如西康的很多藏胞受宗教信仰影响,宁可将子弟送去寺庙出家成为喇嘛,也不愿送去学校学习。面对这一情形,黄上成撰文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一般康民认为“送子弟入学,系充当学差”,与其去当差,不如送入喇嘛庙,因为送入喇嘛庙的好处显而易见:“1、喇嘛寺拥有巨资,经营商业,掌握社会经济权;2、喇嘛寺拥有土地,或取或予,悉听其自由,人民仰承其鼻息;3、喇嘛寺实行接待,融通缓急,便利人民;4、喇嘛寺社会地位崇高,为人民所尊仰;5、学喇嘛可以受人布施;6、学喇嘛可以解决个人及家庭生活等。”(9)黄上成.改进西康关外教育之我见[J].康导月刊,1939,(2).为了与喇嘛庙争夺生源,黄上成要求西康相关机构应“供给康民子弟奖励以完成学业”,并设法解决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学非所用也是很多西康的藏胞不愿送子女入学的重要原因。王政孚在文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西康关外地区多为藏族康民,同汉族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学校在教授康人时,仍是使用汉文、汉语,因此想要使其学以致用是非常困难的。康童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也与其日常生活大相背谬,学校组织与现实社会也毫不相关。”(10)王政孚.建设新西康应彻底改进关外教育[J].康导月刊,1939,(5).儿童最需要学习的便是生活技能,因此学习方面应该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不可与现实生活违背,这样康民必能乐于受教。为了改善西康关外的教育情况,他的解决方案为“编制汉藏文合璧适应本部生活习惯之教材,与培养藏文藏语师资,相辅并行”(11)李安.《康导月刊》关于边疆建设论述的研究[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8.。

教育的关键在于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西康地处边区,交通不便导致日用品价格昂贵,特别是地处高寒地带每日取暖所用的燃料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教师在教学一两年后即因工资不足以支持生活而被迫离开。考察到这一现状,很多官员在《康导月刊》上刊文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要求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工资并且要不打折扣;有的还要求对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不拘常次破格提拔,以鼓舞士气(12)程慕宗.改良西康教育刍议[J].康导月刊,1940,(10).。

(三)西康边地教育发展情况的总结汇报

西康建省后,边地教育事业在各地官员的努力下,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此《康导月刊》在创办后每一年内,都会将西康各地官员在教育方面的施政报告收录刊登,例如1942年刊登的德格县长胡彦先的汇报,对当时西康边地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总结:在国民教育方面,一般民众已经有了重视教育的觉悟,“各小学学生人数的增加,皆超过半数或一倍”(13)胡彦先.西康建省两周年来的教育回顾[J].康导月刊,1942,(2).。在边民教育方面,向边民灌输受教育是为了改善生活的观念,并且为了培养师资而在康定设立了边教师资训练班。在中等教育方面,在西昌成立了德昌初中、礼州初中两所学校,健全越嶲初中,并改进冕宁简师。在职业教育方面,省立的有西昌农职校、雅安江职校、西昌助产校;此外还开设纺织训练班、毛呢训练班、制革训练班等;在康定、西昌设立省立师范学校。在专科学校方面,位于西昌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是西康的最高学府,校内分采冶、土木、农林等科。学校的生源除了来自西康境内各县之外,还来自四川成都等地。在民众教育方面,创设了省立的康定、雅安、富林、西昌四所民教所,县立的在宁、雅两属各县,每县都有一到三所不等;此外在县以下机关办理民校。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在西康的民教馆、省立及县立中等学校、行政机关等设置无线电收音机;在西康省教育厅内,成立两队电化教育宣传队,一队服务于关外康区各县,一队服务于宁、雅两属各县。在边民教育方面,向边民灌输受教育是为了改善生活的正确观念,为培养师资在康师设立了边教师资训练班,并在边区设立了三所国小。

三、所刊文献的边地教育思想与学术价值

(一)所刊文献的教育思想

在刘文辉发展边地教育的思想方针指导下,结合日常和边地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反馈,西康各地的军政长官产生了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边地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有的观念新颖,符合当地实际,有的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旧社会的烙印,对当时西康边地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康导月刊》刊登的教育文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国家至上,培育抗敌支前意识。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的一部分,在西康发展边地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西康各地人民有关国家和抗战的观念,进而积极开发西康所蕴藏的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最终达到建设后方,支援抗战的目的。为此,西康各地的军政长官一方面针对当时西康边地教育中理工科教育较为薄弱的情况,要求在西康开设职业学校,以完成“努力开发,增加生产,供应前方,稳固后方,减轻四川压力”之任务,另一方面则要求在边地教育的课程安排中增加公民教育、抗敌教育课程,目的是使得各族群众“加强其抗敌情绪,并授以军事常识及技能,以备国用”(14)戴建勋.宁属夷族教育问题[J].康导月刊,1940,(10).。

二是根据地区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西康地处边陲,各地环境不同,针对这一情况,各地的军政长官在解决发展教育事业所遇到的问题时大多从实际出发,不死守教条。例如西康由于境内山峦叠嶂,各地之间交通不便,很多学龄儿童往往由于路途遥远而无法入学;即使部分儿童克服困难成功入学,也因为所学内容和日常生活脱节过大而选择辍学。针对这些困难有人撰文予以回答:“学校教育应注重职业训练,按照康人日常生活所需开展教学。”(15)李先春.如何推行师范教育[J].康导月刊,1940,(10).有人还针对西康藏胞大多采取游牧生活的情况,创造性地提出“游牧学校”概念,要求派教师在康区藏胞放牧转场之际,开设专门的牧民学校,对其进行扫盲教育(16)许文超.康属教育之检讨及其改进[J].康导月刊,1940,(10).。

三是力求“同化”,大汉族主义思想严重。西康各地原本生活着汉、藏、彝等多族群众,全面抗战的爆发使得大批汉族移民进入西康,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因此,如何打破隔阂,将少数民族群众纳入边地教育的对象成为当时西康各地军政长官必须解决的难题。由于时代和个人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军政长官仍旧走上了清末赵尔丰在川边发展教育的老路,以“同化”为目标,招收西康各地少数民族群众入学。尽管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号,但是在心理上,他们仍将藏、彝各族同胞视为不谙人事的“蛮夷”,力求以“潜移默化的渲染”来去除“民族隔阂”,“以三民主义的民族观教育他们产生中华民族是一家,各族之间不存在差别”的观点(17)贺国光.如何推进康省的教育文化[J].康导月刊,1940,(10) .。这种教育思想观导致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将入学视为“当差”,以至于出现了部分藏族村落集体出钱雇人上学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战时期西康边地教育功亏一篑、未能取得多少成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所刊文献的学术价值

在对《康导月刊》刊登的相关教育文献进行梳理之后,我们发现,其主要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实性强,史料可信度高。该刊所载教育文献基本都是地方官员在一线办学或调查边地教育时所作,对传播当时西康边地教育的经验,引起国人关注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今天学界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直观了解抗战时期西康发展边地教育事业的经过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今天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官方色彩浓,保留了大批行政法规。《康导月刊》主创大部分为西康省政府工作人员,刊物日常经费也依靠政府拨款。因此,该刊忠实记录了抗战期间西康省政府发展教育的相关行政命令和措施,这些信息基本发表在该刊的固定栏目中,如以反映西康各地新闻通讯内容为主的《一月以来康事辑要》。在1939年发行的《康导月刊》第一卷第九期刊登的《省府通饬所属实行抗战教育大纲》,该文不仅反映了当时西康省政府应对抗战局势编写抗战教育大纲的事实,也让我们对当时教育界对抗战的应对有了一定清晰的认识。再如1940年发行的《康导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所刊的《省府令所属各县局办理失学民众调查,务求确实以便实施国民教育》,该文有力补充了对于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资料较少的民众教育的空白。

三是学科种类多,文章价值高。作为西康各地的军政长官,《康导月刊》的主要撰稿作者群体相对而言素质较高,文章学术价值较高。这些文章不仅对教育学而言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也有所启发。比如在宗教学方面,黄上成发表的《改进西康关外教育之我见》一文对藏传佛教寺庙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对于学界分析有关藏传佛教的宗教教育方式而言是有力的资料补充。

四、结语

全面抗战的爆发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面对这一危急局面,西康省政府的官员们达成共识:要想开发西康的资源支援抗战前线,必须先发展边地教育。然而,要发展西康的边地教育存在诸多困难,从《康导月刊》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首先是西康地区宗教势力雄厚,发展边地教育势必与寺庙教育争夺生源;其次,由于教学内容不足,出现了边民花钱雇人充当“学差”逃避入学的状况;再次,由于西康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学校数量、教师待遇等条件无法保证。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导月刊》作者群通过工作中的实践与调查,提出了不少发展边地教育的建议。譬如:发展边地教育必须考虑到西康本地的实际,尊重西康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抗敌教育形式培养西康各族人民的抗日意识和国家观念;通过游牧学校、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等多种社会教育形式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等。这对当时西康省政府发展边地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实事求是地说,《康导月刊》作者群对西康边地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强调以教育形式同化边民,不承认少数民族的存在等。但是,从促进西康地区教育近代化的角度来看,西康的边地教育所取得的进步与《康导月刊》作者群的实践与调查有重要关系,他们的文章也为今天学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月刊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数 独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画与理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画与理
画与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