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及产业发展建议

2021-11-28朱瑞兴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煤矸石废物尾矿

朱瑞兴

(山东省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单县分局,山东 菏泽 274300)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毒固体废物,比如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赤泥等,不包括国家规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工业危险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既是资源,但如果处理不当,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很大,2019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超过40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仅为53%。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工业固体废物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因此,要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力度,提高其利用率,这样既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是种类多,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目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行业包括化工、冶炼、煤炭、电力、石油等,其中电力、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最多,约占行业总量的70%。固体废物的种类也主要以煤矸石、尾矿、炉渣、粉煤灰等为主,约占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71.2%。其次,成分复杂,环境风险大。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渠道比较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物理反应、化学反应,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单一物质,又有聚合物质;既有边角废料,又有可利用的资源。还有些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这些元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1]。最后,还有大量的资源利用空间。由于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处理成本的限制,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高,资源利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未来,中国应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效资源,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缓解资源供需矛盾。

2 工业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技术

2.1 焚烧处理

处理工业固体废物时,通过焚烧可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适用于有组分、具有热值的废物。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热力发电,燃烧后的废渣再被填埋或生物处理。焚烧处理可以实现垃圾的快速利用,通过焚烧可以大大减少固体垃圾的体积,减少处理的成本和时间。但是采用该方式处理废物,要先对废物进行收集分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燃烧过程也需要做好排污处理,防止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2 填埋处理

填埋处理技术也是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是将固体废物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且处理成本较低。但填埋处理技术未对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因而固体废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塑料等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如果填埋比较浅,被分解的污染物会逐步渗出地面,污染土壤,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填埋较深,又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该方法目前的应用范围有限。

2.3 综合化循环处理

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综合化循环处理技术集合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能够精细化地处理固体废物。该技术主要利用二次分拣、拆解等,对不同种类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废物的性质进行精准化的无害处理,实现对废物的再次利用,而且此处理过程不会再次产生污染物。综合化循环处理技术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废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了很好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比如,建筑垃圾在进行分选后,可用于建筑用砖生产,实现了对建筑废物的再循环利用。但是该技术主要以焚烧为主,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虽然属于低污染,但还需要在绿色、环保、经济等方面发展[2]。

3 几种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常见的固体废物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下面就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的利用现状进行介绍。

由于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尾矿不能被进一步分选。而且,我国尾矿每年的产生量很大,且综合利用率不高,堆放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提高尾矿的利用率,需回收尾矿中有价值的部分,并用于建筑材料、土壤改良剂生产等。不断发展的选矿技术使尾矿中有价值的元素得到合理利用,并大大降低了破碎及磨矿成本。目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在不断研究尾矿制砖过程,形成产品标准,不断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率。

粉煤灰是煤炭经分解、燃烧后形成的固体颗粒,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二氧化硅等,具有材质轻、吸水性强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建材、化工、环保等方面。我国对于粉煤灰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比较高,2019年,综合利用率达到84.3%。粉煤灰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镁等,这些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粉煤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应用上比较广泛。此外,粉煤灰还可以用于陶粒制作,在污水处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而且可以利用粉煤灰合成一些复合材料等[3]。

煤矸石是和煤炭伴生的岩石,煤炭产量的15%左右都是煤矸石。2019年,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达到68.2%,主要用于发电、建材、回填矿坑等。近年来,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12年,我国煤矸石的处理企业仅有412家,到2019年,相关企业已经快速增加到1 266家。另外,煤矸石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也初具规模,比如用于制作保温材料、防火材料等,还可以用于生产硫酸铝铁及白炭黑。目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已形成完善的体系:碳含量高于15%的煤矸石可用于热力发电,燃烧后的灰渣可用于陶瓷、保温材料的生产,废渣用于路基建设等;碳含量低于15%的煤矸石可用于高岭土、废料的生产等。通过完善的综合利用体系,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 关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发展建议

4.1 加强技术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由于技术落后、开发水平不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差等原因,同时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不能很好地挖掘它的价值。当前,我国有200多种粉煤灰,但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可开发利用的粉煤灰品种不到80种,且仍以初级利用为主。因此,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常见固体废物的利用和研发,尤其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相关的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应做好改善工作,逐步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完善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处理,并提高处理质量及效率。

4.2 突破区域限制,实现综合发展

目前我国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基本都是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是将其作为一种工业垃圾进行处理的,对其产业发展认识不足。而且,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不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以及处理水平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沿海发达地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在95%以上,上海、南京等地区的粉煤灰利用率已经达到100%。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如内蒙古、山西等内陆省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不足40%,甚至有的地区仍将其作为废弃物处理。因此,工业固体废物的产业发展要打破区域限制,实现集中规模化处理。相关单位可以构建废物交换及资源化平台,发布关于固体废物的信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引导不同生产企业之间进行副产品交换,提高对固体废物的利用率。

4.3 规范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对固体废物处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防治法的实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提高了产废企业的违法成本,还规定了产废企业的连带责任,促使产废企业和利废企业共同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推动利废企业更好的发展。比如,可以对利用废物替代资源的生产企业,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减免一定的税收等,通过扶持性的政策来推动利废企业的发展,更好的实现对工业固废的利用。

5 结论

受发展理念及技术因素的制约,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发展较慢。每年产生的大量工业固体废物由于处理不当,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为使工业固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应重视技术研发,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同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突破区域限制,实现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煤矸石废物尾矿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基于视觉识别的浮选尾矿在线测灰仪的应用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铁尾矿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电子废物何处去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废物巧利用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