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清正廉洁好干部的价值意义及实现路径

2021-11-28毛宽海李洁超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清正廉洁广大党员底线

毛宽海,李洁超

(1.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 菏泽 274000;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1]党员干部能否养成清正廉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党风、社风、民心,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意识和干事担当本领,牢固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作风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增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意识的价值意义

清正廉洁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廉洁自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只有廉洁自律,才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2]当前深刻认识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毒瘤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为民务实、干净担当意识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特点的重大判断不仅意味着我国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意味着我国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繁重艰巨和千头万绪,面对利益诉求多元化与利益协调多样化的新特点,如果不能做到清正廉洁,时刻衡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自己的作风把关,那我们的党就会显得软弱无力,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初心和艰巨的历史使命感,不忘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政治风气,把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权力保持敬畏,对人民群众心存感恩,对利益诱惑时刻保持头脑清清醒,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行动作无声的命令,以身教作执行的榜样,将廉洁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形成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保持党员干部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4]党员干部要守住节操、尊崇法律、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意识和浩然正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把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能力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3]8。然而也应当看到,当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然不能低估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党员干部时刻面临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有少数人依然铤而走险,极少数人自知罪孽深重,放弃自我救赎的机会。这部分人没有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新时代积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弘扬我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清廉务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依托“一中心四平台”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心诚意为群众造福,自觉坚守廉洁自律,在人民群众中牢牢树立清正、廉洁、自律、敢担当、勇作为的正派形象,是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和目的所在,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政治保障,是共产党员创造自身价值和实现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

(三)巩固我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关系着我党长期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完成历史和人民赋予的时代责任的重要主题。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掌好政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执政意识和为民情怀,以实际行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

广大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骨干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坚持培养“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骨干队伍。这里的“德”其实就是党员干部高尚的德性和廉洁自律的作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如果有人缺少了“德”,即使才能再高,政绩再突出,也不能赢得民众的认可,甚至有可能会铤而走险,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唯有一支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正气充盈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才能赢得民心,获得人民的信赖,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进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纯洁和高度统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识清正廉洁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牢记建党时的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公办事、慎重用权、公私分明,不断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和水平,增强自身执政意识,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二、争做清正廉洁好干部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5]做廉洁上的“清白人”,关键是从自身出发找问题、找差距,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管好生活圈、填满知识量、强化正义感、追求价值意义。

(一)党员干部要坚守理想信念,永葆清正廉洁本色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身体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精神缺“钙”便会迷失方向、失去定力而难以抵制诱惑。历史和实践无数次地证明,一个政党拥有了始终如一、恪守不渝的坚定理想信念,就能够积蓄砥砺奋进的无穷力量,就会坚强有力,不断战胜遭遇的困难与挑战,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名党员干部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心胸便会开阔,站位便会高远,便能够增强拒腐防变的“内生动力”而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将使命镌刻心头[6]。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成长为党性过硬、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勇于担当,才能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内心坚定了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动摇了,那是不可能心中有党的,因此,做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调动和引导党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清廉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和价值观,稳站政治立场,经受住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把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成终身的必修课,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强化领悟,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用有所成,磨砺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心、热忱,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信仰。要经常学习先进人物的榜样,学习他们崇高的思想、坚强的斗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把他们的模范事迹当做一面镜子,不断对照检查自己。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共党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挺直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争做为民务实清廉担当的表率,做新时代党的好干部。

(二)党员干部要增强“四自能力”,坚守“四条底线”

纪律是成文的规矩,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坚持纪律意识,固牢规矩导向,是当代广大党员干部必修的重要一课。党员干部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表现出群体化、潜规则化、金融化、虚拟化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四自能力”、守住“四道防线”、坚守“四条底线”,做新时代党的好干部,自觉树立好榜样,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一要增强“四自能力”。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增写了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内容。增强自我净化的能力,即经常自我警醒、检视、反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政治本色。增强自我监督的能力,要管住自己的小节,坚决筑牢底线。要厚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要修德、律己、干事、担当,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求,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增强自我剖析的能力,就是对自我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坚持把问题找出来、把自己摆进去。增强自我提高的能力,就是要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

二要坚守“四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党员干部划好必须坚守的“四条底线”,即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首先,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学会法治思维,带头遵守法律这条基本底线;其次,筑牢纪律底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再次,严守政策底线,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是不可违反、不可变通的底线,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最后,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牢守道德底线。“四条底线”是党员干部的“安全线”,条条都重要,丝毫也不可越、不可踏。

(三)党员干部要树立“三种意识”,让亲民爱民形象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深情写道:“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7]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修党性、立政德、树口碑,让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需要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8]。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9]由此可见,树立责任意识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强化敬业意识,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

二是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3]68。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在倾听其他同志负面评价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在自我反思和体验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在自我控制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在认识和比较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要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刻苦学习,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更进一步,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本职工作需要的各类文化知识,拓宽视野和格局,自觉加强思想改造,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从而保持正确的执政意识。

三是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成长为一名廉洁自律的合格干部。树立宗旨意识,要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行动上真正融入群众、帮助群众,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实惠,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来”一“去”中彰显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在利益问题上,多些使命担当,少算计个人功名得失;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答应与否当作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工作好坏、态度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准。

三、结束语

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理想信念,确保能够始终经受住思想的淬炼;要增强“四自能力”,确保能够始终经受住政治的历练;要坚守“四条底线”,树立“三种意识”,确保时刻具备斗争的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对标、以身作则;要警钟长鸣,知荣辱、守底线;要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猜你喜欢

清正廉洁广大党员底线
江华:清正廉洁传家风
真相与底线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清正廉洁得民心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清正廉洁作表率”评论之一
本色做人,初心为政——“清正廉洁作表率”之二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