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四重维度
2021-11-28范中健
范中健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把充分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着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必须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生态文明素养是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要立足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维度、中华传统文化哲学维度、生态环境治理全球维度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维度,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辨,科学看待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合作,积极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扎实全面的生态文明理论素养、生态自觉和实践能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著作等身,影响深远,虽未有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概念或专著,却对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有着丰富论述和深刻分析,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既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哲学中经典作家的自然环境思想,也有着对当时欧洲工业革命期间大机器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的现实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给养和保障,二者是内在统一、难以分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界的深刻体现。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化关系的著名论断,并尖锐地指出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索取和过度伤害最终会波及人类自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劳动与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统一的中介和手段,人类在实践中实现了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并从自然界中获得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和来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和对立,就必须彻底地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范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共产主义新社会,逐步消除资本对人和自然地统治。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青年大学生要加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环境思想的文本研究讨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冲突与暂时和解;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背景和重要意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维度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和环境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儒释道等不同代表的思想家皆关注宇宙与人生,并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命和谐共生的关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引自《荀子·天论》)意为万物各自得到了和气而生成,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论语·述而》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皆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利用要尊重其规律,把握好分寸。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人类实现持续发展,赢得美好未来。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资源,满足了人类的所需所求。然而,我们还应认识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持续美好。正如孟子所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类只有好好地保护自然,才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避免遭到消亡的危险。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辈就制定了各种规则,要求按自然规律进行砍伐、捕猎,提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山林非时不升斧斤”各种原则。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曾今水草丰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深刻启迪和警示。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青年大学生应主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明成果,学习领会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智慧。切实做到“三知”,即知理、知情、知行。首先,知理就是要知道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哲学道理、哲学思考、哲学智慧,予己以启发;其次,在知理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即为知情,确立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将哲学道理和道德情感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维度
当前,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工业文明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成果的同时,对自然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撰写的《寂静的春天》,揭开了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帷幕。与此同时,针对如何应付和解决好生态环境危机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纷纷问世。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并引发了全世界的持续辩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审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21世纪议程》,标志着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全球环境议题形成普遍共识下提出的,不仅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也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自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出席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秉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环境会议、环境组织和环保活动,承担应尽国际义务,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中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节能环保物质,可再生能源设备,开展地震海啸预警、海平面监测等具体举措。中国政府每年环保投入高达二千亿美元,正日益发挥引领作用。此外,中国政府还大力推进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加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度;严格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生态环境问题早已突破单一国界范围,演变成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各国之间做到坦诚相待、共同合作、科学应对。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的全球意识,拓展国际视野,主动参与相关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平台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做好监督者;要以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正确看待党和政府在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会议上作出的庄重承诺和履约行为,理清我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做出的积极贡献;要主动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取得重要成就的国家和人民取经学宝,不断拓展合作内容和合作平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维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保护环境即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四十多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累积了复杂的环境问题,仍面临着资源环境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深刻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历史演进规律,指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出至今,不仅极大改善了我国生态环境,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也总结和提炼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青年大学生要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环境思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智慧,科学对待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态势和国际合作,努力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和专业技能,积极投身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在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