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分析
2021-11-28喻贵
喻 贵
(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而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却没有随之提高,进而影响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本文探究和分析我国农村颗粒物污染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污染原因
1.1 与颗粒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严格控制环境空气标准,但针对颗粒污染问题的综合性法规体系修订工作仍然滞后。
1.2 环保安全服务意识差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防治负责人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村民们在平常也不太注意环保习惯的养成;再加上相关企业为了自己的工作业绩,将环保安全意识放在经济利益之后,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地方经济,导致地方环保部分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1]。一般农村的人们要种地,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庄稼,村民会使用一些农药和化肥,这些残渣会污染环境,还有一些村民会养家禽,这些家禽的粪便也会影响环境,从而加重颗粒物污染。且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会处理这些污染物,对他们的健康也带来了影响。
1.3 公民环保意识欠缺
由于一些农村的道路没有城市的道路那么宽,当一些汽车在行驶中难免会遇到堵车,而当堵车的时候,司机很少熄火,就造成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堵车越严重,颗粒污排放越厉害。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导致农村的垃圾随处可见,农村的环境越来越严重了,颗粒物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核心问题。
1.4 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化
在一些农村,一些村民为了生存,他们会发展一些企业,这些企业花了几百万购置环保设备,但是为节约成本不开启设备,造成了“开机迎检查,关机送环保”的现象。譬如,钢铁企业的脱硫设施和除尘设施的运行成本非常高,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把这些成本抛给了环境,造成环境越来越差严重[2]。
1.5 燃煤取暖的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冬天,大部分村民们都是燃煤来取暖,再加上,农村的人口非常多,家家户户都燃煤,由于家庭炉灶燃烧效率低,且没有净化装置,用煤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造成了农村的颗粒物污染增多。因此,很多情况下,控制家庭燃煤的效果不亚于控制电厂和工业排放。
1.6 资金投入少,且监督力量非常弱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城市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不够,而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就更少。在环境保护方面,资金的投入量非常少,因而总体来说环境治理的资金严重不足,所以相应的环保基本设施就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同时环保队伍建设也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求,环保机构的设置也一直没有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对环境颗粒物污染问题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且目前对这方面的改善措施也是非常不到位的。因此处理好城市的污染问题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方面的重点,而对于农村的污染问题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环保政策、机构、人员和环保基础设施方面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尽管现在部分地方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了环保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大部分都是没有实权的,都只是一个空架子。
1.7 餐饮业油烟任意排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业得到迅速发展。夏天的时候,道路边上有许多烧烤店,烧烤时产生的大量未被处理的油烟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油烟是一种气溶胶,具有较强的粘附性和渗透性,往往和环境中的泥沙和灰尘等混合,形成颗粒污染物[3]。
1.8 秸秆违法燃烧屡禁不止
在我国,以前村民把秸秆当做燃料的,然而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大多都使用的是电磁炉和煤炭等,很少使用秸秆作为燃料了。之前有些小型的造纸厂还以秸秆作为原料,但是现在全部都被取消了,所以导致很多的秸秆都成为了没有用的废弃物。秸秆在燃烧的时候会向空气中释放很多的烟雾,对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了影响,污染了空气[4]。
1.9 机动车燃油质量不高
我国机动车燃油存在标号偏低,质量不稳定,含硫量高等问题。随着我国一些农村的发展和机动车的不断增加,使用的石油也增多了。燃油质量不高导致在气缸内燃烧不完全,排放出颗粒污染物。为了降低颗粒物污染,政府需对已经上路的机动车进行尾气排放技术改良,才有可能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 颗粒污染治理对策
由于农村的条件复杂而多变,所以在进行环境处理的时候,多多少少的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要想处理好农村的环境问题,首先就是要制定出一个万全的对策,紧紧抓住问题所在,只有将主线抓住了,才能更好地处理农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1 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是很高,所以农民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不是特别强烈,而且也不能特别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就给农村环境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是阻碍农村环境治理进度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要动员、鼓励他们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5]。可以借助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平台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普及,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2.2 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应作为今后流域内面源物综合利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加强对治理的主要任务。首先,要改善农业的耕作措施,加强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在基层设立相关环保机构,逐步建立农村农田营养盐的流失;其次,实施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理工程。对农资和农业投入品制定相关标准并建立健全沼气、沼水、沼渣资源,推动农村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相关管理和监督体系,从源头减少、控制面源污染物质能量循环;此外,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和监督体系,积极引进高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2.3 加强农村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农村乡镇企业给农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农村固体废物污染大部分就是源自于农村乡镇企业。要想控制甚至是防止农村固体废物污染,建立出一套完整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办法势在必行,必须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及进行合理的布局治理,那些达到淘汰标准的企业一定就要淘汰掉,那些可以留下来的企业就要尽快进行更新,加快地对企业的技术进行改造以及更新生产技术,这样就可以消耗更少的物资,同时也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然后再对乡镇企业固体废物进行集中治理。
2.4 将秸秆变废为宝
秸秆是一种高效、长期的轻工、纺织和建材的原料,既可以代替部分砖、木材等材料,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利用秸秆制作的墙板具有很好的保温性和耐久性。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将秸秆板当做木板、瓷砖的代替品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中。除此之外秸秆经过加工后还可以制造出人造丝和人造棉、糠醛、饴糖、酒和木糖醇和加工纤维板等,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结论
要想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就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保证农村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