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以文化类课程为例

2021-11-28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德语外语跨文化

董 坤(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一、研究背景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向着世界和平发展的目标前进。就目前的中德关系来说,双方在金融、科技甚至普通贸易领域都有很多合作,在战略哲学方面也有着微妙的契合点。中德两国一直秉承着以对话来促进两国的互相了解,用互相合作来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2018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表明中德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要推动中国资本和德国技术的有效联动。而且要充分调动跨国企业的积极性,以及发挥跨国企业的创造性,在能源开发、通信技术、金融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密切合作,以尽早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1]。同年,李克强抵达柏林,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李克强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和德方能够平等合作、共信交流,营造有利于两国共同发展的公平、便利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后,我国发展改革委以及外交部,还有商务部,于2015年共同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建设原则、建设框架和建设思路,以及“一带一路”应如何实施的细则。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要语言助力,而“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规划想要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离不开优秀外语人才的支撑。另外,外语也是大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民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外语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外语学科和外语交流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外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

中德关系向好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中德双方在贸易往来、项目谈判及人员沟通交流等方面,急需细致有效的语言服务。只掌握德语语言知识而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当下,现实需要的是大量通晓德语,了解当地风俗习惯,熟悉德国政治经济情况的德语人才。“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德语教学,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兼顾多方面的国家利益,紧密连接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重视身份认同等问题,牢固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要重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积累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汇总整理好中德企业开展业务所需的经济类、商贸类等专业词汇,对于一线的商务谈判、紧急事件的现场处理以及日常生活交流等实践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行动指南,以实现中德两国人民“民心相通”的目标,促进中德文明互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

二、德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跨文化意识,所谓跨文化意识是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民族思维,跨文化意识可以保证交际者之间准确地交流。对于一个外语人来说,具有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人类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没有跨文化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无法顺畅交流。文化发展全球化已经被广泛认同,文化的发展不再受地域与国家的限制,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尽管如此,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仍是展现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标识。跨文化交流并非易事,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也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而要想实现跨文化顺畅交流,就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同时也要尊重当地的文化,这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因此,在德语教育教学中,不仅有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加强对于两国文化背景的熟悉和掌握,以便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Kramsch 认为,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目的文化的特点[4]。为了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必须在认识了解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比较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认识并理解相关文化现象,进而采用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

(一)德国文化类课程设置

德语教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只局限于讲授德语的发音、拼写、语法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德国的历史、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德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并能辩证地看待这种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要考虑社会对德语人才的需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除了能够熟练地掌握德语知识之外,还应该了解掌握宽广的跨文化知识,了解不同文化的禁忌,进而可以顺利地进行外事交流与洽谈。

“德国概况”是一门综合类课程,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德国的宗教历史、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及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德国概况”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德国、了解德国的基础上走进德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德国概况”是德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该门课程旨在通过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历史、民俗、教育等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德国的文化发展,缩小文化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后与德国人无障碍地沟通交流、开展合作打下基础”。

德国文化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德国社会经济、人文与文化知识,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德国文化知识体系,以期帮助学生客观、准确地看待德国社会与文化现象。“西方文明史”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该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等,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当前,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德国概况”是德语专业的传统课程,知识点以文化要素为基础,横向排列;“西方文明史”则不同,该课程是以历史时期为脉络,纵向展开,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西方文化基础知识体系。“德国概况”课程教学建议结合德语专业师资队伍构成情况,选用德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西方文明史”课程教学则可以聘请历史学院专任教师,用中文进行授课。“欧美影视鉴赏”也是提倡开设的课程,目的是以电影艺术为素材,生动地介绍欧洲的艺术成就,从影视角度感受和理解欧洲社会与文化[4](91)。

(二)中国文化类课程设置

德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德国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德语专业的学生应在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利用母语的优势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如王宁教授所说:外语专业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母语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外语技能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使得中国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5]。

一部分德语专业的学生在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以后,逐渐产生了本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心态,这是很可怕的。德语教学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德语不是将自己全面西化,语言只是一个桥梁,是联系中德文化的桥梁,是促进中德发展的纽带。在学习外来文化时,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用德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这才是每一个德语学习者的任务和使命。同样,教师在教授德语时也要恪守一个原则:德语专业的学生不能以单纯学习德国文化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德语这个语言工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德国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中西文化发生冲突时能够正确判断价值取舍。鉴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给德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

相比德国文化课程,建议中国文化课设置为选修课,开设学期和开设学时由各高校自己决定。中国文化课程应该秉承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尝试开设中国文化概要、中华文明史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深厚的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文化类课程中,“中国文化概要”主要是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概况,总结文化特点以及中国文化涵盖的基本精神。该课程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课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条理性[4](91)。“中华文明史”则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类课程,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概括性地介绍中华文明演变的进程,重点介绍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进步有重大影响的成果[4](91)。同时,分析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的原因,介绍中华文明何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两门课程从内容上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补充,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较好的课程设置。

(三)德语教学中文化类课程教学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德国文化课大多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开设。目前,大多数德语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零起点,他们对德国国情几乎没有了解。同样,作为中国人,有研究表明,有80%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之前,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是一般了解,有10%的人是很少了解(基于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2018 级英语、日语、德语专业218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6]。因此,课时少、知识多、内容杂是文化课教学的特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采用精简原则,有针对性地教学。所谓“精”,就是在内容选择上要追求重中之重,不要累赘,不要重复,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所谓“简”,就是在语言表达上追求通俗易懂,尤其体现在德语授课时,教师要尽量选择日常用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7]。介绍内容时教师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方法把僵化的问题生动形象化,内容上尽量做到丰富多彩。

2.系统性原则

一门语言包括很多庞杂的知识,而想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就要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有科学、明确、系统的知识脉络,要能够把握国情历史的发展主线,关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这对文化课的授课教师要求很高,既要有博学的中国文化常识,又要有精通的德语和德国文化知识;不仅要把握整体课程的知识脉络,而且还要对每一堂课的设计有精准的计划,要做到授课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又要适时地跳出教材,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脉络清晰、形象生动地上好每一堂文化课。

3.应用性原则

文化课在跨文化德语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授课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在教学目标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7](60)。比如,在不同的情景中如何进行沟通存在一定的技巧,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把问题具体化;在商务会谈中,学生要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国情,以及当下热门话题,这些知识有助于两国人员进行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合作;通过自然地理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一些德国著名旅游线路,等等。授课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教授学生更多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知识技能;在习题的选择上也要体现实用性,比如,“给朋友介绍柏林的主要旅游景点并讲解”“请自行设计一次德国足球赛比赛日程的安排,并叙述其原因”,等等。借助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生动性原则

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德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情景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将文化“复原”,使书本上刻板的文化知识“重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德国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有海外留学经历者更佳,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实际文化现象准确地结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课文中出现科隆这个城市的时候,有留学经历的教师就能结合自己在科隆的所见所闻,以及在当地经历的趣闻轶事,为学生介绍科隆,使学生们好像随同教师一起在科隆观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枯燥的介绍性文字变得生动有趣,让相关的文化知识随兴趣留下深刻记忆。

5.对比性原则

教师在教授德语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德语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对德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德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既要找出相通的部分,也要认识到两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要尽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引起沟通不畅[1](11)。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文化传播,同样,跨文化交际也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深入了解德国文化之后,就可以更好地体会德语的习惯表达和语言发展脉络,这对德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承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总之,中国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对德语专业的学生在素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加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只有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历史,学生才能用德语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的特有元素,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见证中国的发展。虽然中国菜、中国熊猫、中国功夫等中国元素已经迈出国门,但是,世界人民对中国哲学观念和思想文化的认识还不足,“中国文化走出去”仍在前进的路上。所以,新时代外语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结语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高校加强外语教师的师资培训,使外语教师不仅能传授专业外语知识,而且还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能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尤其对德语专业学生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障碍,助力两国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为两国关系的向好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德语外语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