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术会议品牌建设的思考*

2021-11-28许秀娟晏梅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大会

文/许秀娟 晏梅

(1.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会议,是学术团体行使管理职能、推动行业或学科发展并为其会员提供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术团体会议管理、会议策划及会议服务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组织整体管理及运作的水平。而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的魅力、品牌的价值、品牌的力量,可以说无可替代。

品牌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品牌缺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引发人们思考,同时也引领了品牌建设的热潮。近年来,非商业品牌大量涌现,传统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已经延伸到社会组织的机构品牌、会议品牌和活动品牌。在加快培育非政府组织的新时期,学会学术会议品牌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探讨。

学术会议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是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与载体,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以及学科建设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科技工作者获得前沿学术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获得同行评价和同行认可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科学家之间的学术碰撞,可促进交流、建立合作,从而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学术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建设品牌学术会议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学术会议品牌化建设为例,简单分享在学术会议品牌化建设中的经验及思考。

一、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或承办的品牌学术会议

随着我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到飞速发展的时期,日渐壮大的学术交流规模对学会的办会实力产生巨大考验。构建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能够更好地审视学会当前的不足,学术交流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壮大和提升,对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学会不得不回归学术研究本位,审视当前办会局限及障碍,成了学会业务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

多年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已成功发起和主办了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2006年、2013年分别与欧洲生物材料学会、美国生物材料学会发起并主办两年一次的“中欧生物材料大会”和“中美生物材料论坛”。“中欧生物材料大会”在中国和欧洲国家轮流举行,“中美生物材料论坛”则在中国和美国轮流举行;2013年开始主办两次一次的“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大会作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的学术年会,现已成为我国生物材料学科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会议,是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闪亮的品牌会议。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学术年会在品牌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交流内容创新、交流形式创新、以特色树立品牌,以质量扩大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上述会议已经成为中国生物材料学术界的品牌学术会议。除此之外,2012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还承办了由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办的,有生物材料界“奥运会”之称的四年一次的“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以及2018年承办了由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生物材料定义共识会”等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这些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交流最新科研成果、推动科技进步、促使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有效促进了中国生物材料界与世界的交流,扩大了我国生物材料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并站立于舞台中央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提升了中国生物材料界的国际地位。例如,2012年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成功举办后,时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医学院院士 Nicholas A. Peppas教授评价此次会议是“世界生物材料历史上组织最好、学术水平最高、最为成功的一次大会”;印度生物材料学会奠基人Chandra P. Sharma教授则作出了“大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生物材料界的荣誉”的评价;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教授则评价“这是最为成功的一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为世界生物材料界作出重要贡献,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强国崛起。”

二、学术会议品牌建设的思考

学术会议既是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同时又是继续教育的舞台。随着学术交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专业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增强学术影响力与学科号召力,是学科获得学术声誉、领先成果的重要外在条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引领,聚焦学术并紧跟科学技术前沿方向,通过提升学术会议科学化管理水平、保证学术会议质量、创新学术会议交流形式、拓展学会会议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扩大学术会议成果影响等方式方法,有助于高品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也有助于一流品牌学术会议的成功打造。

(一)会议组织制度化、专业化,提升学术会议科学化管理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会议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科学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制定了《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议管理办法》《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议实施办法》等会议管理与组织实施制度,对会议的承办申报、组织实施、运作模式、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和科学管理。学会积极拓展合作交流渠道,明确各方职责与权利,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学术大会的承办工作;又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办会经验,公开遴选专业化团队组织实施,以人为本,做好会务各项细节工作,以提高与会代表参会体验为目标提供会议服务,在聚力提升学术会议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同时,共同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聚焦学科前沿、发挥学术引领,保证学术会议质量

学术交流是学术团体的立会之本,是凝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手段。学术年会是一个成熟科技社团的重要标志,而“学术质量”无疑是学术年会的 “生命线”。打造品牌学术会议,确定鲜明的聚焦学科前沿和行业热点难点的主题是非常必要的。大会主题要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围绕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学术焦点,从而提高会议吸引力,提升会议质量,树立学术会议品牌。历次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的大会主题,选题均聚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围绕解决国家、行业、学科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热点难点。学术会议科学节目的筹备也要始终以聚焦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为导向,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以高质量的学术报告树立学术权威形象,吸引会议参与者。

(三)学习国外会议先进模式,创新学术会议交流形式

举办高层次学术大会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大会组织模式,同时根据中国国情科学确定会议交流形式和学术节目。国际大会一般设立大会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大会论坛、海报报告、海报快速演讲等科学类节目,历次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的科学节目与会议组织形式参照国际大会组织模式设立。随着我国生物材料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进步,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的科学节目与会议组织形式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近两次大会新增设立了产业化论坛、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路演、青年科学家论坛、头脑风暴学术会、人才见面会、企业卫星会等多种交流方式。并且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过去传统的会议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传递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术会议亟待开始尝试从传统的运作模式向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会议模式也需要从单纯现场交流向“互联网+”转化。因此,为尽快适应当前形势,学会相关学术会议开始设立“线上+线下”“互联网+学术”的交流方法。通过网络直播、微信直播等各种新媒体传播手段,打造在线学术交流展示平台,支持建立线上线下交流相结合的学术会议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交流方式,探索网络传播模式,推动传播方式和机制的创新,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多样的会议形式,吸引了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测评价、临床应用、监督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各种会议交流形式互为补充,不仅有效拓展了交流渠道,而且也有效提升了与会代表的参与度。中国生物材料大会作为中国生物材料界的品牌大会,已充分发挥着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主枢纽和主平台作用。

(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特别是国际平台,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在一起交流讨论,能够促进新思维、激发新潜能、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学术交流质量;充分利用国际专家资源,开展学术和产业紧密结合的学术研讨,也是非技术贸易形式的技术引进的重要渠道[2];除此之外,也让我国专家学者拥有了更多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声的机会,能增强我国专家学者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国际学术地位,增强学术影响力与学科号召力,从而提升科学技术及学科软实力。当前全球科技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科技组织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助力提升国内学者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形象,提升学科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将持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为广大生物材料科技工作者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际组织竞选、同国际知名专家交流提供优质服务。

(五)总结会议成果并加强宣传,扩大会议成果影响

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深度交流、思想碰撞,会探讨科学发展前沿,或是就热点难点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为国家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建言献策等等,会后及时归纳总结会议成果并加强宣传,扩大会议成果影响就非常必要。例如,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于2018年承办的“生物材料定义共识会”,会后总结会议成果形成“Definitions of Biomaterial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书公开发行,该书对生物材料的定义进行了审定、修改和完善,为促进国际生物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国际生物材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加强会议宣传,要加大媒体合作和传播报道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通过主流媒体扩大会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也要重视结合当下新媒体传播速度极快、交互性极强的特点,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从而快速扩展学术会议的品牌影响。并且,当前学术会议成果越来越多元化,包括会议形成的论文集、电子文集、视频资料、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等等,扩大会议成果影响,增强学术成果传播力,除了传统媒介以及信息网络平台的学术资源共享以外,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播对象实行精准传播[3]。未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将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坚持以会员为本,加强服务,推动交流,促进合作,力争打造凝聚共识、汇聚资源、集聚人才的学术会议品牌。

综合上文所述,学术会议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其品牌的打造会成为一个国家级学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因此,学术会议品牌建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会作为学术交流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目标,并将之视为学会生存发展的基石。当然,会议的品牌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地为之付出努力。一个成熟的学术会议品牌,不仅需要一流的学术水平和规范严谨的运作与服务,同时也还需要历史的积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学术会议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是科技工作者知识共享、学术争鸣、把握科技前沿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科学创新和学术繁荣。

打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要立足国家战略、学科发展、社会影响及学会自身建设,还应致力于树立学术品牌,拓宽并深化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创新,提升学科影响力及国际话语权,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不断地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也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术引领,深入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为推动形成一流学术会议品牌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大会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动态与展望——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综述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CCF第37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CCF NCCA 2022)暨2022年互联网+智能应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CCF第37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CCF NCCA 2022)暨2022年互联网+智能应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M
中南民族大学成功承办第三届湖北省色谱质学术会议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陕西省高校科协2015年工作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