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治理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2021-11-28杨育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海绵水资源

杨育振

(南通市海安生态环境局,江苏 南通 226000)

在城市水环境管理工作中,海绵城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理念,主要针对城市中的雨水洪涝管理,目的是使城市在面对复杂环境变化时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应对,实现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治理。从现代管理角度,城市水环境管理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视和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成果。

1 什么是海绵城市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意味着城市能像海绵一样进行水分的吸收和释放,从而更好地应对城市雨洪及其他环境变化带来的重大灾害。海绵城市理念在国际上则有着更为精确的定义—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降雨时,需要一套完整的蓄水、渗水、净水系统来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让雨水在城市中自然流动。[1]

1.1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内容

从生态系统层面上看,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通过应用多种技术完成该设施的建设过程。从新的发展形式上看,海绵城市理念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绿色城市和低碳城市理念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可见,海绵城市理念属于一种新型的绿色技术理念,实现了技术、文化、社会和环境几个方面的有效结合。[2]

1.2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材料

海绵城市理念中所应用的材料有着非常好的水渗流性能,同时也具有耐压、防滑及环保能力,应用起来十分舒适且容易维护,也可以作为城市的景观来应用,并能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避免道路中产生过多的热量。总之,海绵城市的理念十分符合当前的可持续性发展观,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涉及多方面内容,所以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以此为前提将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海绵城市的概念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因此将其应用到水环境治理中。

2 我国水环境问题分析

我国当前的生态系统特点在于复合性较强,除了水资源、生物、土地这些自然要素,也包括经济、人文和政治等社会要素。水资源实现了多个要素的结合,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并达到有效的平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过快的发展速度也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量的土壤资源和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使我国的水环境出现了多种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2.1 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到目前为止,我国被污染的水资源约为90%左右,主要的水环境破坏问题分别为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复合污染等等。水资源是否被污染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水具有着很强的流动性,如果某一区域的水受到的污染,可能导致多个地区同时出现污染的情况。所以在分析水污染的过程中,不应该只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而应从整体看。

2.2 地下水的过度开发

过度的地下水开发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例如沿海城市的地下水过度开发,会对海水的补给带来不利的影响。很多城市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数,水资源需求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开裂或者坍塌的情况。

2.3 水资源总量下降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水资源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中的水资源不足与浪费现象明显。城市配套设施对水资源的利用考虑不足,体现在洪水或暴雨中,既不能快速排放,也不能有效储存,这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城市的稳定发展。

3 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水环境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水环境的安全问题,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得到了更多重视。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对水环境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城市的循环发展并提高社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发生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的问题。因此,对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工作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展,才能顺利实现治理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如果不能够有效处理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治理时只采用相关的防治措施,并不能够彻底解决水环境破坏问题。当前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水环境治理速度滞后,衍生问题多

当前,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实际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水环境治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因此在进行水环境治理时可能会产生其他的负面问题。

3.2 水环境治理投入大,修复难度大

在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这种投入要远远高出环境修复所需的资金,但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只能控制对水环境的破坏,不能实现对水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只有恢复生态环境的正常活力,才能确保水环境的正常。

3.3 地下水治理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

在我国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对于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不重视地下水的治理,所以要让人们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认识。一般来说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4 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海绵城市理念方法的应用

4.1 水质的改善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方法,对于水质进行改善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径流污染进行有效地控制,而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则是对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控制。当前城乡面源污染是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难点,首先要做的是源头分散控制,具体可借鉴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源头分散理念。其次要重视运用大自然本身的净化功能,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作用在于恢复生态系统,并降低对工程开发的影响,确保水文循环的顺利运转,将自然本身的污染净化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某地所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就是对河流的原貌进行最大化地恢复,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对于改善水质的重要作用。该工程拆除了河道中的高架桥,并对河道进行清淤,通过铺设专门的截污管道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渠化的堤坝和边坡进行拆除,保留了原有的河滩沙洲,并对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了重新建设。该治理工程的实施,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了恢复,进而具备了更强的净化功能。[4]

4.2 水量的调控

海绵城市理念方法并非是和自然进行对抗,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对水环境的治理也同样如此,不能采用严防死守的方法,而要采用弹性应对的方式,利用多目标的综合管理方式达到末端弹性适应的效果,通过动态控制过程让径流的峰值和重量能够处于可控的弹性波动范围之内,为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河湖水量缩减和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某公园进行水环境治理时,拆除了之前的防洪硬岸,将其设计为可以淹没的梯田式堤岸,并种植了适应洪涝的植被,建立了适应能力更强的步行网络,通过运用人工湿地和混凝土透水瓷砖等材料来建立具备减速和消纳功能的生态防洪区域,达到了与洪水相适应的弹性调控。[5]

4.3 维护水生态平衡

生态水环境中包括了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文,同时也包括了人工水体和沟渠等人工区域,这些区域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谓水环境生态平衡就是通过人工或者自然的方法来对水体生态进行调控,从而提升该生态的服务能力,其中包括生命承载、调节、供给以及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服务。所以,在对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水体上,而要将视野扩展到外部的环境上,主要的目标是改善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不能只是追求水体的生化指标。例如某河流的廊道修复工程,是通过建设截污管道和拟自然河道以及混播的乡土植物,来进行河流生态系统的有效重建,从而实现对径流污染的源头控制,以最低的干预程度对生态环境进行逐步地恢复,实现了净化水质和旱涝调节以及气候调节等目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综合系统服务功能的文化娱乐场所。[6]

5 结论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系统解决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虽然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但是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也将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海绵水资源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海绵是植物吗?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