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2021-11-28邱佛勇
邱佛勇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生态环境局,江西 上饶 334000)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很快。在不断地改革与规划中,农村经济与乡村面貌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在环境及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不同步的问题。表现为过度注重本地经济发展的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部分农村生态环境非常不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新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农村地区上到领导下至农民,都必须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位,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新农村建设。
2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与城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相比,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很多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2.1 追求经济收益,过度开垦土地
部分农村地区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保障民生,当地为获得更多经济收益,没有节制地开垦土地,导致土地沙化,生产能力快速下降。这一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为此应制定相关政策、转变生产方式、加强农村地区对耕地的保护意识。
2.2 乱砍乱伐,造成土壤流失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除了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还有一些地区为了种植农作物不惜砍伐周围树木,导致土地裸露,造成土地沙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多雨季节,裸露的土地土壤流失;大风天气时,因缺乏树木的庇护可能会引来龙卷风的侵袭;当树木被大量砍伐之后,会减少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为了对农村树木进行保护,禁止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需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更要让农民加强绿色、低碳、环保的意识,遵守自然法规。
2.3 过度依赖化肥、农药造成污染
部分农民依赖化肥、药物促进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农药、污染物超标,使发展绿色农业成为空谈,也给土地和水资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2.4 焚烧垃圾及农产品废弃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农村环境中还面临其他方式的污染,比如:焚烧垃圾、燃烧农产品的废弃物等。焚烧过程中产生极高的温度,并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这会降低空气质量,危害环境[1]。
2.5 工厂不达标排放导致的水污染
开设在农村地区的工厂也给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部分工厂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不考虑所排放出的垃圾、废水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污染当地水源。另一方面,地段监管人员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去管理,放大了污染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对不达标的排放必须严查、监管,使环境污染缩减到最小。水源污染如不严格监管,就会使水体使用下降,造成水资源短缺,而有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达到非常紧急的状态[2]。
3 解决环境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职能部门对环保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因人们只关注自己的工厂或种植的农作物是否能大量生产获得收益,却没有顾及到粗放的生产方式给周围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胁。所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定期举办公益活动
农村地区应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以人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理解与认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实施奖罚措施,调动当地农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自觉地保护环境,并遵守法律法规及村规民约。
3.2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具体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计划,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的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当地农村环境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2.1 水资源污染问题解决的方法
针对水资源污染问题举办公开课,引导当地农民树立节水意识,认识污染危害,正确处理污水;兴建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3.2.2 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部分农村的垃圾问题,对其进行规划,禁止乱扔乱倒,并在农民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放置多个垃圾桶,每隔几户人家就放置几个垃圾桶,选任管理人员,通过讲解让他们尝试把垃圾归位,并学会垃圾分类。
3.2.3 土地资源滥用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土地资源滥用问题,我们应在农村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严格监管,不得擅自开垦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违规者必定受到处罚。有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可以让农民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3]。
3.3 经济环保两手抓
在新农村的发展中,往往会遇到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建设又出现漏洞的问题。我们应对此重视,并不断探索解决之道。要想使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保证环境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3.3.1 打破传统,科技赋能
打破以往人工种植、依赖农药提高产能的传统种植模式,用科技及先进的技术为农业生产赋能,提高农民工作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3.2 发展特色农业项目
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问题进行分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项目或者特色旅游,或在确定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特色养殖等,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 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农村环境的保护包括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空气质量保护等。在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时,要加强人们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并要制定与之相关的管理政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机构,对环境问题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和管理,设置“环保红线”,要求大家共同遵守,严厉处置违反者,对遵守规则的人员予以奖励。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要着眼于农村发展现状,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想办法解决农村环境保护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