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策略
2021-11-28张节群
张节群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到信息时代,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关键,甚至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与文明程度。计算机网络属于一种开放性较强的技术,其在为使用者提供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埋下危机隐患,例如计算机遭遇病毒或者黑客侵袭,内部数据也面临着被破坏或者丢失的危险,尤其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而言,信息泄露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影响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因素较多,使用者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防范,进而避免遭受损失。
1 计算机网络威胁隐患的主要特点
1.1 破坏性
现代居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更强,计算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公工具和生活物品,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并且在诸多领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政府办公、企业管理、高校教学、军事演习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其应用范围实现了全社会覆盖。如果计算机网络发生问题,轻则导致数据丢失、硬件受损,重则会致使系统瘫痪、数据泄露,严重损害使用者的利益。如果计算机网络遭遇黑客侵袭,还会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隐蔽性
以往的计算机网络在遭遇黑客或者病毒侵袭后,其会直接攻击网络,给使用者带来损失。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黑客与病毒技术水平更加先进,通过对近些年网络安全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病毒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在入侵计算机后不会立即展开攻击,使用者也难以发现病毒,当病毒潜伏一定时间后会对网络开展攻击,使用者来不及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查杀,就会对计算机内的所有程序进行破坏。
1.3 扩散性
扩散性是现代计算机病毒发展中所衍生的一种特性,当计算机网络遭遇木马或者病毒入侵后,病毒不会对计算机进行攻击,使用者也难以发现任何端倪,病毒会随着互联网不断延伸和扩散,当集中爆发后,会对群体计算机开展攻击,进而导致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陷入系统瘫痪。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扩散性更强,尤其在商业领域,黑客利用先进的技术完成对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的群体性攻击,进而获取需要的资料或者数据,导致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2 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系统自身问题
计算机系统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在长期使用中,黑客或者病毒会利用系统漏洞展开攻击。漏洞修复时间较长,并且需要使用者定期进行漏洞修复。同时,计算机还存在硬件和软件不配备、配置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容易诱发系统漏洞,如果用户忽视安全防护,则也会为病毒或者黑客提供可乘之机。
2.2 防范意识淡薄
计算机网络目前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很多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但是一些使用者更加重视应用而忽视防御,对安全隐患缺乏正确认知,在投入资源和管理强度方面都没有起到科学防范的作用。例如一些使用者为了保证计算机顺畅运行,而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者安装了杀毒软件也没有定期更新和查杀,难以发挥其防御作用;又例如一些用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主要正确操作就不会感染计算机病毒,没有采取科学的措施防范。
2.3 运行环境问题
计算机网络运行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如果环境条件较差,容易导致硬件受损,进而诱发安全问题。例如在粉尘严重的环境下运行,大量具有导电性质的粉尘进入到计算机中,其会损害内部硬件而诱发安全事故,容易发生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情况;又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会影响计算机散热性能,风扇在大功率作业下会出现故障,进而损害计算机系统。
2.4 网络外部攻击
网络外部攻击是当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包括木马、病毒和黑客。当前外部攻击的形式和手段呈现多元化,黑客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其在侵入计算机网络后,会立即采取攻击手段完成破坏行为或者获取重要信息。同时,计算机病毒也不断更新换代,其入侵性、扩散性和潜伏性更强,入侵到计算机网络中,潜伏较长时间,用户则难以察觉,在网络中蔓延完成群体计算机攻击行为。例如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病毒或者木马入侵网络获取重要信息,对收费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影响。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3.1 修复系统漏洞
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础的属性,其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导致系统存在漏洞,由于系统漏洞不可避免,用户需要及时修复漏洞,不给病毒和黑客可乘之机。当前市面上修复系统漏洞的软件较多,用户在使用中要注意定期更新和下载漏洞补丁,及时修复存在的漏洞。
3.2 提升防范意识
提升使用者的防范意识是预防隐患的根本途径,用户只有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和意识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消除隐患。首先,使用者要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按照正确的方式和流程使用计算机,严禁浏览非法网页或者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避免病毒和木马入侵到计算机系统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安装市面上常用的杀毒软件,并且定期升级和更新杀毒软件,每天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和清理,发现可能存在的木马病毒,开启软件防病毒入侵功能,能够有效抵御病毒侵袭;最后,使用者要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采取先进的防范技术和防范措施,例如在传递重要文件时要设置密码,可以避免数据被拦截或者盗取。
3.3 优化运行环境
外界环境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使用者要注重对运行环境进行适当的优化,避免由于环境因素而影响使用安全。首先,保证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整洁与干净,控制空气湿度和粉尘,保持地面整洁,如果空气湿度较大,要采取降湿措施确保环境干燥;其次,雷击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破坏,使用者要做好防雷措施;最后,对室内温度进行科学控制,如果室内温度较高则会影响计算机散热,需要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
3.4 应用安全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计算机安全技术不断涌现,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当前较为常用的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防火墙技术属于安全防护的基础方式,同时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护技术,网络级防火墙和应用级网关是防火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网络级防火墙是根据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的数据端口和应用需求进行判断,在日常应用中,路由器属于网络级防火墙,其可以对周边信息进行检查和判断,然后决定信息接收或者转发,当前防火墙技术不断更新,能够根据内部信息掌握网络的信息内容和连接状态,有助于防御病毒或者黑客侵袭;应用级网关可以对网络输出以及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并且备份发生数据传输的计算机,避免网关内的主机与其他陌生计算机产生信息往来,同时,用户也可根据需求设置访问控制,可以起到控制外部访问的作用。
数字签名技术。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代用户的重要选择,在电商购物中,为了保证支付安全需要使用密匙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和对称加密技术是当前的主流技术,加密技术并不复杂,例如在发送邮件中,使用者通过加密技术可以自动生成数字签名,邮件接收者想要打开邮件则需要使用信息发送者提前设计好的密匙进行解答,如果邮件被拦截或者盗取,黑客在没有密匙的前提下无法完整打开邮件。
身份认证技术属于当前常用防护技术的一种,想要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则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在掌握使用者身份后,则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身份认证技术包括生物认证、智能卡识别和口令认证等。其中生物认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声音识别、唇纹识别、瞳孔识别、掌纹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等,这种口令方式具有唯一性和智能性,安全防护等级较高;智能卡识别属于密匙技术的一种,使用者通过授权制定密码或者口令,注册口令与登录口令要保持一致,在使用登录中,需要正确输入密码就能够完成身份认证;口令认证主要是双方提前约定好的内容,在认证中需要提供认证内容即可。除了上述身份认证技术之外,还有第三方认证技术,其目前也在社会中大量应用,信誉度较高的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注册证书或者注册信息,使用者利用注册信息完成身份认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是当前居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关键和重要,但是在具体使用中容易发生隐患问题,为使用者带来困惑和损失,使用者要树立正确的防护意识,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计算机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