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噪声监测要点及方法的研究

2021-11-28瞿士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环境噪声噪声污染声源

瞿士鹏

(甘肃省金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噪声问题不断加剧,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对环境噪声监测的要点以及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此次研究对丰富环境噪声监测要点,具有理论性意义,并对指导相关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意义。

1 环境噪声监测简述

环境噪声污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自然界噪声污染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自然界噪声污染主要是指雷声、火山喷发等产生的噪声。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指的是交通产生的噪声、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等。目前,人为噪声污染的主要构成之一为交通噪声污染。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使交通噪声成为主要的污染源[1]。工业噪声主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由于早期的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合理性和完善性,使得生产作业区和居民区之间相互贯通,从而使工业噪声成为影响居民的主要污染源。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噪声,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

2 环境噪声监测的原则

为了保证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的完整性和普遍性,在开展噪声监测工作时,需要对实际声环境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并对内部噪声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区域监测点进行设置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监测点的实际位置需要和监测区域内部平均噪声水平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对区域内部实际噪声进行真实的反映;(2)在设置监测点实际位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区域内部声环境特点,使其位置与噪声污染源相近;(3)在设置监测点的时候,需要保障监测仪器运行得安全稳定,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监测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环境噪声监测的要点

3.1 交通噪声监测的要点

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掌握交通噪声的具体情况,并对车流量和噪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地探讨,甚至能够对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进行有效地总结。在合理选择监测点的位置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监测点的位置应能有效反映道路类型、车速等噪声排放特征[2]。同时,需要在路段长度和路口间距离的基础上进行单独测点,从而使一条或多条道路的监测有效完成;第二,在对监测点位置进行合理化选择时,需要将非道路噪声源产生的干扰考虑其中,并且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完成测量。当测量发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同时,需要标明所需采用的措施和气象条件,从而使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第三,监测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并对道路以及车辆的类型进行详细分析。

3.2 噪声现场的监测

在开展现场监测的时候,监测点位、测量时段以及监测方法会随监测目的以及监测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监测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噪声监测现场,最少要有两名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噪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现场测量仪器进行必要地调试和校准。在开展噪声监测的过程中,要对延长线缆进行有效地应用,就需要校准延长线缆和声级计,这样可以使线缆导致的声波信号衰弱问题得到有效地杜绝。除此之外,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合理化设置仪器的时间计权,并且将防风罩设置在传声器之上,将其和被测声源保持一致,并需要保持安静,避免使人为因素产生的干扰,从而使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得到有效保障[3]。

3.3 测量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指的是噪声源停止发声时,在相同位置处所测量到的环境噪声。在进行测量时,被测环境中会出现背景噪声叠加的现象,从而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测量背景噪声时,不仅需要清除被测声源的影响,而且需要使声源环境和被测声源的一致性得到保证。当被测声源停止传播后,需要在相同位置进行二次测量,在噪声源停止传播后有效完成背景噪声的测量。当被测声源的传播无法停止时,需要对测量位置进行有效选择,在声环境以及被测声源环境之间靠近的位置同时进行测量。

4 提高环境噪声监测质量的方法

4.1 优化建筑材料

对城市建设而言,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好隔音效果的建筑材料。如对建筑工程墙壁施工作业来讲,施工材料应该以空心砖或泡沫砖为主,这样可以使材料的隔音性能得到有效发挥,使声音的传播被有效阻断,从而降低噪声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泡沫型承重墙应运而生,其属于先进施工材料的一种,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将其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应用,可以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4]。

4.2 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声音传播主要由声音源、传播途径、接收者等部分构成。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反射和衍射两种形式,为了使声音得到有效传播,需要对相应的介质进行有效应用。介质与导体相类似,声音能够在其两端中进行传播。根据相关资料,金属、固体等材料最有利于声音的传播,空气对声音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真空中,由于缺乏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无法实现。根据以上特点,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使其越来越接近于真空状态,从而达到隔绝噪声传播的效果[5]。

4.3 合理选择声音屏障

科学屏障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环境噪声产生的污染,是控制环境噪声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隔声墙等隔声设施,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提高声音屏障的利用率,并对声音屏障进行合理化的改进和更新,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声音屏障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为声音屏障技术的普及提供基本保障。

4.4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设计和制定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城市发展需求,并遵守和坚持健康发展的原则[6]。对于城市内部功能区设计,需要分散商业区的功能,这样可以使中心区拥堵现象得到改善,从而使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商业区分散建设的设计,可以使人流与车流之间得到分散和缓解,从而有效降低交通噪声以及人为噪声。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利用花草树木等绿化技术,这样可以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因为植被具有降低音量的效果,从而使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将绿化隔离带设置在道路的两旁,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而且能够对噪声污染进行有效的改善,由此可见,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化设计,可以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降低。

4.5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对噪声来源进行合理化的控制,可以使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噪声污染相关工作能够有据可依,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行明确规定,在居民区和学校区以及城市主干道中禁止机动车鸣笛,并且在城区部分位置进行限速,还要将噪声测试装置安装到城区主干道两侧,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们控制噪声污染的意识得到明显的强化,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人们对相关秩序进行有效遵守,从而使噪声来源得到有效地减少[7]。除此之外,对居民区附近的施工工程来讲,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例如:严禁在夜间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影响居民生活的工业噪声现象。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由于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以及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使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可以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方法,从而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环境噪声噪声污染声源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基于云服务的环境噪声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警惕噪声污染
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
南海某海域环境噪声与风速相关性研究*
铁路环境噪声测量中的问题分析
噪声污染侵权责任中“噪声污染”的界定
力-声互易在水下声源强度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