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实用教学方法探讨
2021-11-28赵彦辉
赵彦辉
(吉林工贸学校,吉林 吉林 132011)
0 引言
目前,我校汽车专业毕业生从事汽车相关行业工作的学生不足10%。造成这种状况的首要原因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资待遇比较低、劳动强度大等,造成学生工资低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是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熟练掌握必备的技能,才能够改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后的工资待遇,这样才能使汽车专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当前,汽车维修技术发展滞后于新车的生产及研发,但也逐步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种智能化检测仪器及技术大量应用到维修实践当中。这要求从事汽车售后服务方面的人员技术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尤其对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应该熟练掌握现代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仪器设备的熟练操作、汽车的日常维护、基本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些技能,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会利用各种常用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易损总成和零部件。
1 当前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偏于理论性和完整性,脱节于时代特色。教材内容缺乏时代特色,落后于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课堂引入新技术、学校引进新设备都落后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导致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需要。
(2)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不匹配,不能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有效衔接。目前,专业教学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然后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逐步丧失学习的信心。在学生进行汽车结构拆装实训,故障诊断与排除及维护保养实训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很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知识及人员结构错位。教师在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技能,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师,这也成为汽车专业教学发展的障碍之一。
2 创新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措施
2.1 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标准及校本教材
对市场及企业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标准,根据教学与维修生产实践,引进企业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修订校本教材。突出能力培养,收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教材的质量。保持理论与技能的相对稳定,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2.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将课堂移入实训室,专业课教学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与时数,加大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进行“一体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维修实践的能力。与汽车维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并补充实践环节的不足,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实践技术培训。聘请高校专家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培训,优化教师队伍及知识结构,达到师资队伍的科学组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与市场的联系。
3 有效实用的专业教学方法
有效地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由单边被动教学变为启发式双边互动教学,可积极应用下列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
3.1 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专业对应工作过程,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项目,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合理划分项目,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教学。利用现代技术和实训设备等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采取“宽进,窄出”的方法,使学生通过项目从事汽车销售、机电维修、钣金、喷漆等职业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
按工作过程设计实训过程,组织实训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优化学生体验。生产任务选择应体现典型性与通用性,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
根据教学内容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又考虑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设计实训项目。
通过项目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快速进步,使学生掌握的汽车维修技术进一步强化,毕业时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专业教师的理论技能水平在教学中也可得到快速提高,为完成每一个项目教学任务,教师必须精通每个项目的实训内容,使自己不断学习与实践。
3.2 “一体化”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在“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操作技能,学习和养成职业技能,形成连贯和全面的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以真实现场情境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
教学组织一般采用行动导向法实施技能教学,可采用程序化培训法中的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点评考核),部分学习单元可采用项目教学法。
3.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带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弥补实习设备和场地的不足,通过情景再现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现。
案例教学可将书本里的理论知识结合鲜活的案例来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在案例中参与分析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如何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需要的案例大概可以分为两类:文字案例(通过文字把事实或事例描述出来)与实景案例(通过显示故障的图片、实物及现场演示等)。过程如下:(1)教师导向,出示案例;(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3)学生自主,叙述步骤;(4)深化案例,分析过程。
教学方式应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处理、转换”;教师从“单一型”转向“双师型”;学生从“被动接受模仿型”转向“主动实践创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室集体授课”转向“室内外专业实训室教学”;教学手段从“口授、黑板”转向“实物、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理解学生心理,保护学生自尊,相信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服务与技术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此,汽车实训教学中由案例项目引领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教学人员的共同参与。汽车专业课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校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环境及学生水平,开发设计教学项目,编写并实时优化中级实训讲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