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条件及误区
2021-11-28本刊通讯员杨林瑞
本刊通讯员 杨林瑞
淡水蟹是河蟹中较受欢迎的品种之一,除了其适应性好以外,养殖的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还有很多人对养殖河蟹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对河蟹的生长及产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河蟹养殖条件有哪些?河蟹养殖有哪些误区?
1 河蟹养殖条件
1.1 合适的位置
首先是水源流通方便,其次所处的区域要能方便控制水源大小,尤其是在雨季不能出现积水严重的情况,能及时排水。另外场地要有一定的浅水区域,河蟹喜欢上岸晒太阳,这样也方便喂食,还有附近要方便改造。
1.2 合格的自然条件
基础的自然条件就是水源的天然纯净无污染,附近不能有什么容易造成污染的源头。水生环境要好,水生环境好的地方一般水草茂盛、鱼虾丰富,这样养殖时河蟹就有充足的天然食物,且也侧面印证这里的水质是十分优质的。
1.3 完善的技术
养殖前自己可以去一些养殖基地学习一段时间,或者自己买一些种苗尝试养殖,一边养一边学,不要先想着赚钱。这个门槛大家一定要达标才能去养殖,毕竟养殖河蟹的投资也不少。
1.4 病害天敌少
不要以为河蟹身上的壳硬且生活在水里,就以为它没有天敌,大一点的河蟹自然基本没有,但是年幼的河蟹天敌可不少。主要是河蟹有上岸的习惯,尤其是在其脱壳以后,所以这就给它造就了天敌,常见的有水老鼠、青蛙等等。
2 河蟹养殖误区
2.1 池塘不消毒
因为在经过一整年的养殖之后,池塘底部的淤泥沉积是非常多的,淤泥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不清塘消毒,在第二年的时候,对水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池底还有着非常多的寄生虫以及病菌等,尤其是产生过抖抖病的池塘一定要严格进行。清塘药物可选择华诺威等药剂,它们消毒效果好,并且对河蟹也不会造成危害。
2.2 饵料投喂不合理
有些养殖户尤其是新手养殖户,在投喂饵料的时候,都没有做好饵料的搭配工作。饵料过于单一,例如小麦、小鱼虾等,会造成河蟹营养不均,出现早熟、疾病致死等各种不良现象。因此一定要合理搭配好饵料,首先要在池塘中栽植2/5左右的水草,其次根据河蟹的生长期合理调整饲料,前期以精饲为主,中期以粗饲为主,后期则要精加粗一起。在成熟前期的时候,早晚饵料的投放比例保持在3∶2。要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促进河蟹的生长。
2.3 盲目扩大养殖面积
其实蟹苗多的话,养殖密度就越大,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而且还会提高疾病的发生率,品质也会降低。不仅没有扩大效益,反而还会降低效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放养量,根据池塘面积合理调整。如果没有超过80亩的话,那么每亩蟹种数量保持在500只左右,10亩以下的,蟹种量则可适当提高至550只左右。
2.4 不注意疾病预防
很多养殖户在养殖河蟹的时候,经常会忽略疾病的预防工作。一般都是等到大批河蟹发病死亡之后才开始重视,这样的话不仅不能够短时间内治好,而且耗费的治疗费用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观察河蟹的生长情况,如果出现异常现象的话要及时治疗。正常情况下,河蟹的死亡率在4%,如果超出的话,那么一定要警惕。在预防的时候,可使用菌立清、新溴等药物进行消毒。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