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具”创新产品的设计研究
2021-11-28彭越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
文/彭越(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
非遗文化是经历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下来的灿烂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今天,非遗的发展和传承刻不容缓。文创品牌是现代的产物,是非遗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基于独特底蕴的文化资源,让非物质遗产的价值被挖掘,是创意产业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要想得到有效保护并使其得到传承,最根本的还是要使非遗走进大众、融入生活、面向市场。让非遗文化融入文具,渗透生活,既能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增添其新的活力,使其融入现代社会,又能为文创品牌提供新的创意源泉。可见,推进非遗文创品牌的设计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将其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最根本的还是要使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向市场。在当下物品丰富的市场中,如何使非遗参与其中则是一种大智慧,而把非遗与文具融合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新意且较为有效的传播方式。
一、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概况以及实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瑰宝,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甚至出现失传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保护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根本问题是人们过度追逐利益,从而导致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真正内涵,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不少过度申遗、胡乱申遗的混乱现象,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阻碍,而其本身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价值意义有所忽视,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精髓进行传播,从而未达到对遗产进行保护的目的。除以上几种非遗文化存在形式外,还有以工艺技术等形式存在的非遗文化,这样的非遗文化与文创商品的结合也是较难的。如果仅仅通过它们自身的特征进行传播是难以使用比较系统、完善的方法进行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体的事物、实在的商品相比,在传播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对它们的传播需要文化创作人员进行精心思考,重点设计,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非遗文创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应注重其内涵价值
当下非遗文创产品的创造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使用价值不高、商品的品质问题以及商品的实际价值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造成的结果是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逐渐减少;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不充分,挖掘不足。非遗文化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含义,而目前市场上部分文创产品在文化挖掘方面浅薄,产品开发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元素符号创作不够新颖,简单地进行二次加工。非遗文化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民族符号,其表达了深层含义,而部分的设计只是停留在原有的民族符号设计,只是简单地将元素与产品进行叠加,无创意表达。
三、将非物质文化元素与文具有机结合的策略
创作时需要注意问题:第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必须是文化,具有创新性思维,通过创意设计的手段,来创造高附加值产品,最终才能创造优秀民族品牌,实现文化价值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与“思”,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传播方式的特殊要求。非遗文具与其他商品有明显的差异,在这类商品的设计创造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地进行构思,要注意避免片面化表达,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根据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外形特性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每一种商品的创造设计过程中,其内在的实际价值,应当具有丰富的意义与内涵,过于肤浅的文化内涵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要充分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深厚内涵与历史意义,并通过文具的形式,将其创意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非遗文具无论是在内在含义与外形特征等方面都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相匹配,使之能够更加真切、深入地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第二,文具创意产品要贴近大众的生活日常,具有实用性。重视非遗文具的实用性而非简单的对其进行装饰,在现代市场中,各种物品琳琅满目,消费者需要的是实用、有用、好用的文具而非纯粹的文具装饰品,他们需要商品具有一定的现实使用价值。非遗文创产品的发展要时刻关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实用性是文创之本。非遗文具不仅要体现文化内涵,其本身功能性也要充分具备,如果文具失去了实用性,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具本身的价值,即使被消费者购置,也可能很快被闲置处理,这就需要创作者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思考文具的使用价值点,科学合理地对文具本身进行设计。同时,价格的指定也应合理,非遗文具面向的是各个年龄段的广大消费者,要打造贴近生活的日常非遗文具而非某种奢侈品,要保证其质量与价值。也就是说,非遗文具应体现深厚文化内涵并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好的文具功能性方面的体验,从而确保设计出的非遗文具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三,创新是文创的灵魂,文具创意产品须突出其创新。创新是打造非遗文具的重要准则之一,使之不仅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涵,更具创新性,为大众所欣赏。创新设计能够为非遗文具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具的融合之道。非遗文具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根源,注入时尚元素和科技元素来满足文具消费者的需要,传统非遗文化与创新技术结合的文具产品更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喜爱,刺激消费者的购买与使用。
常规的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途径主要是美术馆、博物馆、旅游景区,还有一些文化街区等,因此销售范围大大受限。而将非遗与文具相结合,则可以较为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此外,非遗文具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更快、更普遍地进入大众生活。
四、非遗文具项目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非遗文具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具需求为要领,非遗文具的研发应以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为出发点。设计者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片面化的进行复刻,要有目标、有计划地打造非遗文具。此外,应注意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组建社会责任感强,极具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设计团队。设计师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市场嗅觉,这样才能创造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具有丰富内涵的非遗文具产品。
本文所提及的非遗文具并不是简单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复制粘贴,而是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型,通过创新设计对其进行分析,通过结构重组,将其充分与文具结合,从而获得使用价值与欣赏价值。非遗文具产品设计丰富,较为生动有趣。能够主动购买文创产品的人群又集中在年轻一代,这个群体具有理念活跃,接受新观念迅速,网络思维丰富,善于打破常规等特点,喜欢追求“潮”“萌”“酷”“搞笑”等流行元素。因此,在文化创意产品上能够体现出“有趣”的特点,就能够首先吸引住消费群体的眼球,赢得市场;实用性强,价格设置大众易于接受。非遗文具价格适宜,品质优良,功能性较强,容易让广大消费者们所接受。非遗文化运用到文具上,能让我们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通过其传达的古典情怀温暖我们的学习、办公生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艺术品进行设计,运用专业的艺术设计思维,合理选择艺术元素,巧妙结合,突出唯一性,兼具收藏性;含有丰富的文化营养和中国特色,传播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瑰宝,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依据。生产和出口非遗文具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在宣传推广中多渠道推广产品,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销售采取网店和实体店结合的售卖形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开设非遗文具制作、非遗普及的课程销售,传播该项目深耕非遗技艺背后打动人心的品牌故事,强化一体化非遗文具的互动体验。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发展的运行模式,在文创产品设计及销售推广上加入当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设计技术和AR技术等。将线上与线下运营相结合,线上采取网络分销、流量营销、自媒体推广完成。
五、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定人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积累创造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精湛传统技艺、深厚民族思维、独特文化基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成果,具有深远意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定人民文化自信、延续中华历史文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高中国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文创,将文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通过创新性设计,融合美学、科学、设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生活,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六、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财富,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而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民族遗产继续传承下去,是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非遗文具的设计与实践,是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非遗文具项目的萌生与推广,让人民大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遗深入人们的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文具的交融中日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在非遗文具设计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掘其丰富内涵与文化价值的同时,通过创新型设计,使非遗文具具有重要价值,被消费者广泛接纳。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每一个国人去守护、弘扬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