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1-11-27朱晓娟
朱晓娟
立定跳远在小学水平一年级上学期教材内容中出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对学习这一技术动作有一定的困难,本文的撰写是根据自己一线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会对今后低年级该教材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最终为学生的身体发展、技能提高作铺垫。
1 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简析
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分为四个階段,准备阶段、起跳阶段、腾空阶段和落地缓冲阶段。在准备阶段,要求两脚分开站立,膝盖蹲屈,手臂先向后摆动,在起跳时,手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腿部向前上方用力蹬地,从脚趾到躯干、手臂和手指等部位,做好充分的展体,前倾角度约在45度左右,在腾空过程中,手臂向下向后摆动,腿向前上方快速移动,同时保持膝关节弯曲,落地时双腿前伸,脚后跟触地,大腿与地面平行,手臂向前摆动,促使身体前移,臀部走弧线,在几乎贴近脚后跟时再向上方移动。由此可以看出,立定跳远动作需要上肢、躯干以及下肢大肌肉群共同参与工作来完成。
2 一年级学生立定跳远学习现状
一年级学生神经发展已经完成,血液循环较快,但不宜做心脏负担过重的体育活动。肌肉还处于未发育完善阶段,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不宜做剧烈的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新的知识非常有新鲜感,积极模仿教师的动作,但因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或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在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动作。如:预备姿势上体过度前倾或双膝屈膝太深导致落地摔倒;起跳时,双手摆臂与蹬地的结合用力不协调;腾空阶段低头含胸导致落地重心不稳;落地双脚依次落地;落地时身体前倒或后倒。这些错误动作的形成容易给学生造成各种意外伤害,所以,怎样改正错误动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是我们基层体育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3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几点策略
3.1 遵从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复杂动作简单化
一年级孩子动作模仿能力很强但认知能力较差,对于枯燥的说教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正确动作影像,因此在进行立定跳远教材教学时将动作分解成四句口诀是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清楚知道每一环节的动作,通过教师的讲解体验动作技术的肌肉感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如在集体练习时学生边做动作边自己喊口令“一、二、三、跳”,简单明了,反复多次练习有利于动作印象的加深及正确动作的形成。
3.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错误技术动作
在错误动作尚未形成习惯动作时及时给予纠正,这对今后的技能提高意义重大。例如:部分学生在进行预摆动作“一”“二”时先后摆再直臂上举,导致起跳动作严重不协调。正确的预摆动作应是两臂直臂上举,两膝伸直脚尖踮起,充分伸展身体,同时吸气,然后手臂后摆微屈膝,练习中教师若能及时发觉立即纠正,就不会影响下一个动作环节的质量。
3.3 灵活运用常见体育器材进行辅助练习
部分学生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出现直腿跳的错误动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根据学校必备的体育器材进行有目的的跳起收腿动作练习。对折的小垫子、跳高架拴一根橡皮筋,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障碍的高度可以是一样高,也可以由低到高的进行排列(障碍的高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练习时学生依次跳过单个或成组的障碍物,在跳过障碍物时要做到收腹、提膝、举腿,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确保学生不是用侧身跳或跨跳的方式跳过,练习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3.4 适当进行学生下肢力量的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腿部力量较弱,蹬地起跳后没有腾空动作导致落地收腿来不及而摔倒的学生不在少数,必要的腿部力量练习是必要的。然而一年级学生身体机能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善,大强度、大密度的力量练习不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情况,所以在力量训练上应以小强度、趣味性练习为主,如在课前热身活动或辅助练习时穿插原地双脚跳、单双脚交换跳、模仿冰棍跳(以脚尖为着力点,跳起时保持身体垂直向上)、蛙跳、障碍跳、跳圈游戏等小强度的素质练习。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中,因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远”度上,而忽视起跳动作的正确性、完整性及连贯性而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纠正这种现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动作技术上一步一步的纠正。从学生两脚的站立距离到摆臂的高度,每一环节力求动作准确,不管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否能达到规定成绩,都应当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因为只有练习动作正确、规范,才能达到较好的运动成绩,当然,最重要的是降低学生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作者单位: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