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的思考
2021-11-27成瓦标李玉建
成瓦标 李玉建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发展的教学活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是指对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结构模式进行探索性的深化研究。本文试就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分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教学能否有效及有效教学体育课建模的实践、思考。
近年来,尽管中小学体育工作得到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质量效果仍然不明显。2016年5月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等。
据国家组织的体质检测的相关数据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另外,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连续多年的大学新生单杠引体向上平均数均未达到一个,其他身体素质项目也不容乐观。通过学习、交流,我们还认识到基层学校体育的重要性:第一、在目前的学校“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目的和追求理念被提出数十年,但学校体育并未提出针对性强的内容、措施,总体停留在“加强学校体育”号召层面;第二、近十年来,新课改在教育领域,可谓是轰轰烈烈,课程是有改革了,不过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结构、内容、方法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教学手段,即对学生的“健康”、体质体能“干预”的手段措施无显著变化。新的体质检测还显示:与中小学生身高上升相伴的是,学生的骨质疏松情况逐步加重;跟踪高一新生的测试情况,反映出中考满分学生体能“回归”明显,不少学生甚至短跑的直线跑进,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田径基础技术、技能都没有掌握……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学校体育课低效,体育与健康课随意性大是重要原因。初中体育最基础的田径课,随意性很强,同样反映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的跑、跳、投教学和训练存在问题。体育教学中的无休止的简单重复起跑,放任型重复慢跑;放弃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基础技术、技能等问题,此外还有学生经过多年学会一两项运动项目作为健身运动也是奢望。体育教学中不少老师高谈“教无定法”,却回避了首先要“教学有法”。试图解决此类相关问题,就是本文讨论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意义所在。2017年我校申报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课题。通过评审,该课题被批准为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本文试就“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进行思考分析。
1 对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存在问题的认识及分析
初中体育与健康田径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开始部分目标呈现,教师说教太多(像纪律课),教学单元前后课缺少相关知识的承上启下;准备部分教师多讲少练、多课重复(多年不变的几节徒手操)、多教材重復;基本部分教师技术教学无承上启下(起跑从小学教到高中,篮球原地运球从幼儿园一直运到大学)、缺少台阶式目标提升,蜻蜓点水,或学练密度太小(一两人活动,多人观看或提示喝彩)、强度不够对身体影响甚微,或无全面练习内容安排等;结束部分,教师无针对性总结、无目标回顾、无相关知识痕迹等。这些又都影响体育课的目标贯彻、影响课堂主体学生达成目标。导致体育与健康课质量低下。众所周知,按照完整运动规律和传统体育课结构模式,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整理放松结束部分对应的学生身体运动变化,应为身体动员—体能提高—体能下降规律。那么新课程标准,实践研究建成模式应体现运动身体变化规律和认知等规律。否则,体育与健康课上传统练习密度30%,平均心率130次/分钟无法达成,“超量恢复”无从谈起,对学生身体积极促进以及完整课标达成的作用一定微乎其微。
传统体育课模式问题。过去多年,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体育技能教学模式、体能教学模式、运动处方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体育合作教学模式和体育情景教学模式等。但这些“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首先是“碎片化”,只是针对某一项教材的;其次,国内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模式多是“借用”的,源于体育课本身的模式建设很少;再次,也是要突出的一点,就是已有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都不是针对“新课改”而来的,不是针对“课标”的。由此可见,非“碎片化”,针对“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多么必要和紧迫。
为此我们课题研究的学习、实践针对问题和贯彻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做出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在开始部分,体育教师宣布课题及目标—导入出示课题、揭示目标课题相关小知识问答、抢答、介绍—单元课题系列知识或独立小知识一两点,完成知识目标,日积月累基础知识;在准备部分,一般性准备活动—通过肌肉运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内脏各器官的工作能力得到适度的提高、健康体能之拉伸教学和训练热身运动等,还可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课题学练兴趣、提高健康体能加大参与,提高密度等,在专门性准备活动—专门性、诱导性练习,传统单个练习为小组练习,变小组为大组练习,提高密度,和课标密切联系;在基本部分,先组织复习教材,再学习,使之巩固,新授教材,接着传授新的知识,学练新技术、新动作要领,并进行游戏以巩固新授教材或简单应用,进行健康体能课课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本课技术技能目标的实现,应用能力提高,情感目标升华;在结束部分,进行肌肉拉伸放松、扳机点放松消除肌肉疲劳等整理放松身心,促进学生健身概念建立和巩固。
具体到初中体育与健康田径课。如基于走的教学效果等问题模式:结合年级,制定走跑结合,定时走跑,定距走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基于起跑的教学模式:加大专项练习,辅以上肢练习,并加大密度短中距离练习,分组解决通常的密度下降,下肢负担加重问题;如基于中长距离跑的要做好体热增加,心肺功能的调动,辅以上肢对称练习;如跳远、跳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大集体,徒手练习,下肢多,加大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练习上肢力量练习,对称平衡练习和密度集体练习,纠正密度强度都难以保证问题;再如基于投实心球类投掷项目教材,增加躯干力量,爆发力,提高远度的技术练习,既保证密度强度,又兼顾秩序和兴趣的提高。
研究实践总结中,把这种从对应课标入手形成问题解决、课标达成的有效、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结构模式,称为“条块化教学模式”。“条块化教学模式”是围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条”是三维目标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的纵向,是重点、难点垂直表现,是课的“经”是和时间、过程同向;保证了师生学练活动的方向、时序。看到、发现完成课堂目标的优缺点。“块”是在过程中,为达成三维目标的设计安排的内容、措施手段,是重点保证、难点突破的水平方向表现,是课的“纬”是和师生活动组织、教学小目标要求同向。看到、发现组织教法的长短处。“条块化模式”这“条”线上的过程“点”安排了丰富的内容,方法、措施,确保达到一个个小目标,汇聚成课堂总目标。纵向横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条块化”模式等认识理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结构中问题解决和“条块化”模式实践研究成效,推进以课标为蓝本干预,结构上优化设计。扩展到学校学段田径项目,则以单元各课时模式设计,推进完整的教学,提高单元教学质量。
研究实践中形成的“条块化教学模式”对促进课题组成员能力提高是明显的:(1)学校体育与健康“家常课”课堂质量得到普遍提升,课题组成员在片区体育教学“大练兵”、区体育优课中活动取得名列前茅的好评和奖项;(2)成员通过教研促进成长为县区骨干,成为“名师”培养的教员等;(3)课题主持人力抓中考相关体能,学生跑、跳、投成绩稳步提高;学校活动大课间跑操质量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提高,田径竞赛成绩在县区名列前茅;(4)教学小结、论文论著出版在国家级知网期刊。另外,促进课题实验学校成为体育工作模范单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響力。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建设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我们希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能发挥更大作用,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