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助力初中体育短跑教学
2021-11-27凌勇平
凌勇平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游戏得到了体育教师的青睐。而对其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是为了提升短跑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形式的引领下掌握正确的短跑技巧,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短跑能力和身体素质,以此助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下将对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的策略展开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1 在热身活动中引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热身阶段是体育教学,尤其是短跑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展开热身活动,那么学生对后续的教学和训练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其身体灵活性也能得到增强,进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身体损伤,教师可以在热身活动中引入趣味游戏,让学生能够在趣味化的热身环节中激活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使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技术教学和短跑训练中,以此提高其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从而增强短跑教学和训练的实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根据初中生的身体特征和短跑能力等,选取同时具有趣味性和引导性的热身游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活跃自己的身心,让他们以饱满的状态进入后续的教学。例如,针对短跑教学的特征,教师可以在热身活动中引入“青蛙跳”的热身小游戏,让学生将双手放于脑后,身体呈青蛙起跳的形态,在操场上画出模拟的“荷花叶”,引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形态跳跃,而在学生跳跃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协调度、四肢灵活度等都能得到提升,他们对短跑课堂教学的兴趣也会愈发浓厚。
2 在技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锻炼学生的短跑技能
短跑作为田径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训练,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技术教学的方法单一和枯燥,那么他们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增强初中短跑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短跑技能,教师可以在技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以趣味化的方式化解短跑教学的枯燥性,为短跑课堂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具体来说,技术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起跑技术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灵敏度、提高学生接收裁判口哨信息的速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活度的趣味游戏。例如,在起跑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绕凳子跳舞”的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在圆圈中心放几个凳子,引导他们围着凳子转圈跳舞,在口哨声响起时学生要马上坐到凳子上,其余没有凳子的学生就被淘汰,逐次减少凳子,最终选出胜利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敏度就会增强;其次,在加速技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加速动作的要领,使他们有效控制自己的步幅,教师可以在合理设定短跑距离的基础上,引入“追逐跑”的小游戏,以此锻炼初中生的起跑能力;最后,在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肌肉和肢体协调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摸石头过河”的趣味游戏,提高学生支配大腿肌肉的能力,使他们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短跑速度。
3 在小组训练中应用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
除技术教学之外,集中训练也是短跑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找到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学生的短跑潜力才能被激发,他们的各项身体技能才能达到最优化。而基于初中生的年龄层次和身体特征,在短跑教學中,小组训练的方式能够使训练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短跑能力,教师可以在小组训练中应用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组内帮扶、异组竞争的环境中产生学习欲望,并在趣味化游戏的引领下感受短跑的乐趣和体育运动的魅力,以此创建积极、活跃的训练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将学生按照综合短跑实力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得每一个小组都能拥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其次,在分组结束后,引导学生展开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竞技的状态下锻炼短跑技能、提升训练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训练中应用“躲避障碍接力跑”的游戏,在短跑赛道中设置沙包、水坑等障碍物,以“生鸡蛋”作为接力棒,要求学生在短跑中躲避障碍物、不能破坏鸡蛋的原貌,在讲清楚游戏要求后,就可以开始接力跑游戏,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趣味性游戏的积极影响,对短跑训练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他们的短跑能力和集体精神也能逐渐增强,这就体现了趣味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总之,在短跑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不仅能够提高短跑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培养初中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其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基于趣味游戏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初中生的身体特征、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在热身活动、小组训练、技术教学等多个方面引入趣味游戏,从而营造活跃的教学和训练氛围。
(作者单位:惠州市惠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