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策略探究
2021-11-27陈科余杨关
陈科余 杨关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体育这一学科逐渐被重视起来。体育这一学科在小学阶段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肥胖、近视眼的问题,部分学生也有不健康心理的表现。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与文明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人格是学生成为社会人才的前提,这也是对教育、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成绩和文化素养,也要让学生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小学体育作为锻炼学生、强健体魄的重要科目,能够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善加引导更能够让他们具有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引导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学生、对整体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1 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培养的意义
体育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增长体育技能、丰富体育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心理状态、气质、审美、礼仪等各方面有一定的提升,这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的培养也能促进体育教学,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制力、专注力和毅力都有所欠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健康人格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 体育教学中培养健康人格的具体措施
2.1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参与意识是工作和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品格,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由于体育游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点,比起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以跑步为例,单纯让学生跑步对他们来讲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借助跑步这一要点设置游戏,比如接力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在游戏过程中实践跑步技巧。这种形式长期维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减轻学生的腼腆、害羞,能够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
2.2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团队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小学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活动大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利用这种团队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比如教师可以举行拔河活动,让学生分成两组,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团结的意义。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也可以结合比赛,让学生明白集体是什么,学会团结,有集体荣誉感。
2.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是非观
体育这一科目看似只有体育理论和技巧,其实背后蕴藏着很多道理,能够帮助学生竖立正确的是非观。体育赛事中长出现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就反映出了体育的崇尚文明,并不是一味争强。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向学生传输正确的是非观,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在参与各种活动时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要光明正大的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也要有宽容的品质,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让学生心中有判断是非对错的一把标尺。
2.4 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娇生惯养”,父母长辈对其有求必应,很容易养成他们意志不坚、吃不了苦的性格,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和顽强意志。比如,可以给学生讲自强不息的运动员的故事,播放相关的视频,让他们感受意志的力量。也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比赛,比如越野长跑,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坚持,从而身体和心理上双重提升。
2.5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普遍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比较差,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對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且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充分这一阶段学生的特征,在设置体育活动中增加思考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跳远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比赛,再让学生思考摆臂和助力的原理,自己尝试找寻最佳的起跳时机。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结束语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方式和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各种品质。
(作者单位:1.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2.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