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探索
2021-11-27朱爱民
朱爱民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的行为准则,也是发展要求的标准和态度。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来引导。找到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诠释内在的联系,发挥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体育以“体”为手段,以“育”为灵魂,形成新的社会精神动力,发挥体育精神的调节作用。在内化和升华中转变为日常准则,扎根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内容,整合思想,立足实际,结合现实,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针对性的建立科学的培养路径。
1 问题的提出
“三个倡导”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以后,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的任务。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深刻变革的关键转型时期,需要在改革深化的基础上,转变思维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当代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诠释和引导下,才可以进一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以体育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推动体育精神传承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丰富体育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强化体育精神的形象宣传。鉴于此,如何在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上,建立科学的培养路径?就成为了当前形势下,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点。
2 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2.1 共同的诉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从当前的发展路径中看,中国体育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所承担的任务和差异化解读都是不一样的。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扬威,就是为国争光,成为宣扬国家的明信片。从传统的视角看,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冰封的外交局面,有效的增强了国家形象和地位。中国跳水队横空出世,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很大的程度上也将爱岗敬业、爱国奉献的精神传达到大家的心目当中,并且生根发芽。现在,中国体育已经在世界的范围内奠定了属于自己的领先位置,体育也开始向着大众的层面实施演变。每个时代的体育发展战略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进行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相互渗透与影响中,也需要在高度的概括下,保持价值体系的建设,构建新的深水区,全会基础,提高凝聚力,保持有序的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从公民、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上,渗透西方的价值体系,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2 共同的起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目前的视角看,社会主义价值的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共性,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实践才得到的。中国体育精神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精髓,给大家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思维逻辑。在“国家兴亡,体育有责”的基础上,不仅可以给大众塑造一个全新的体魄,还可以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中诠释基础,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大禹治水、闻鸡起舞等都是在十年磨一剑的基础上,展现了不畏艰险,也就是所谓的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断档”产物,也是当前社会中需要的重点精神诉求。中华民族也是在千年的继承和奋斗中,不断的演变而来,并且得到了正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获得了共同的解读,可以将新时期精神意蕴不同的思维下,有效的诠释出来,建立深刻的内涵,保持科学的发展路径。
2.3 共同的趋向:价值目标追求的一致性
从本质上看,其中的内涵诠释也是不一样的,此时就需要满足客观的发展需求,中国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目标上是保持一致的,并且都属于爱国精神建设的载体。在全新的视野下,可以发扬此种精神,并且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将民族的价值目标真实的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强大凝聚力的建设,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精神与思想。两者在价值观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在自由、公平、正义、法治的理念下,保持了美好的社会目标发展。此时,就需要在精准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中国体育精神也需要在“公平竞争、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的视野下,找到基本的价值观,提升道德规范建设,诠释不一样的高度,找到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
3 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探索
3.1 深入挖掘:推动体育精神发展基础
在当前的发展路径中,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道德的传承,也是为了当代社会价值的进一步体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体育领域,贪腐、违体犯规、假球、黑哨等不良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都给体育精神的延伸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
首先,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改变师生角色定位,建立友爱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模式,使用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新型授课方式。其次,创新丰富授课内容,在思政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适当融入体育道德体育精神教育。在体育专项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前辈优秀运动员的榜样故事鼓励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发扬着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不惧重重困难和挫折,展现提升自我的过程。在体育精神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课程。最后,形成一支具有特色和规模的人才队伍,形成科學的理论体系,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发挥学校的学术优势,拓展体育精神,诠释不一样的思想也内涵。发挥班级学习的辅助作用,使用时事热点问题的即兴讨论,发动集体的智慧,一起解决难题。发挥团课、党课的影响作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涵,落实体育精神,提升两者之间的融合与内化。
3.2 全面实践:丰富体育精神建设的载体
学校基础教育层面上,需要更加倾向中国体育精神的爱国主题,并且根据实际,分析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保持中国体育文化资源延伸,进一步多鼓励下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度与深度。弘扬时代主题的校园体育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度建设。通过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培育。例如:“冬日暖衣”活动,周期性的去福利院,以从中学到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精神,保持平等友爱的发展路径。通过社会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接受社会考验。在“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落实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精神。例如:主持人大赛、模特大赛、三对三篮球赛、征文比赛等都可以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具趣味性,并且发扬学生勇于拼搏和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激发出来,真正发挥其文化创造力。最后,使用体育竞赛的方式,诠释“公正、平等”的意义,端正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公平竞赛。文明竞赛,不滋事不斗殴,满足“文明、和谐”的要求。不断攀登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学习中,也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落实此种不畏困苦,勇于坚持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3.3 充分宣传:构建体育精神实践的社会语境
中国体育精神和文化资源的使用中,需要以典型为基础,使用道德榜样进行感化教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向体育界榜样模范学习,向身边的榜样模范学习。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落实基础,加大舆论导向建设,形成一个正向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视野下,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满足中国体育精神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的有效建设与发展,诠释基础,全面体验和领悟体育精神的精髓。例如:相关的部门或者是个人可以组织拍摄中国体育精神的微电影或者是短视频、宣传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典型的事件发扬出来,并且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整合起来,发扬中国体育精神,诠释基础,加大活动建设,建立各种体育精神讲座节目。在潜移默化的历程中,深度的影响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内化于心。例如:精心策划和知识竞答选拔活动,此种方式,就可以感悟典型,活动体育精神认可,并且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保持“接地气”的文化氛围。将新媒体手段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进行网络课堂的建设,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使课堂更生动,使他们看得更远更透彻,帮助学生快速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兴校之魂。当代中国体育精神的要义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起源、诉求、趋向等内容当中的一致性。全面深入认识中国体育精神,深入践行,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发挥“高层”的指导价值。弘扬体育精神,探究两者内在关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满足了“三个倡导”实施路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兴手段,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弘扬价值观发扬,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体育促进研究;项目编号:19C1788。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