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比较研究

2021-11-27唐迅

当代体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思政育人

唐迅

高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教学的“终点站”,也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转向“终身体育”的核心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培养运动兴趣,塑造体育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与不变初心。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时,要坚持“德育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实现理想育人成效。本文通过对中外高校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异同性比较,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1 引言

在积极推进“铸魂育人”全新教学环境下,需要全面变革高校教学体系。为此,要实施“学生教育,德为首”的全新理念,积极传播体育精神,实施体育兴趣驱动教学,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載体优势,推进“体育思政”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2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思政元素的相似性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中西方普遍将体育学科作为学生健康习惯培养和健康体能塑造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教学育人机制不断成熟,当前中外高校体育教学实现了内容扩充、空间扩展和方法创新的全新变化。通过对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对比,将有效推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

2.1 遵循学生为本,倡导人本精神

中外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时,均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案应用等方面,普遍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获得趣味,实现个人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人本精神既是教育理念,也是思政元素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人本精神指引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在教学内容上,既重视教育学生掌握体育技术,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中外高校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既养成了健康身心,也形成了尊重他人、积极奉献的良好精神。

2.2 遵守规则礼仪,倡导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

现代体育精神倡导公平公正,从执行体育规则到参与体育赛事都需要以遵循规则礼仪为基础。规则礼仪和体育精神对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道德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倡导学生积极理解并执行体育精神,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深化学生对体育规则的价值认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体育精神的价值意义,帮助学生自觉遵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

2.3 重视实践探索,倡导创新、融合的精神理念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倡导创新体育教学理念,重视推进多元教育内容融合发展,积极向学生讲述新的体育项目,不断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实践技巧,为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水平奠定了良好条件。因此,在不断融合、创新精神推动下,中外高校体育教学通过引导师生形成文化融合的开放心态和积极创新的内在认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巧、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高校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包容心态提供了良好指引。

3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思政元素的差异化分析

尽管目前中外高校普遍将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受教育传统、文化氛围和教育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的思政元素存在差异。尤其在对待体育培养内容、集体意识教育和教学评价导向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3.1 体育教学重点关注的理念存在差异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思政元素的核心差异在于两者倡导不同的理念内涵,即自我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理念差异。在外国高校体育教学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兴趣,重视释放学生的自我追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形成积极勇敢、敢于突破的良好心态。同时,外国高校体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关注学生自信心和个人领导才能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掌握组织、协调技能等。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将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和体育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时,保持良好的自律意识,缺乏对学生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的有效关注,以及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

3.2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存在差异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蕴含的思政元素存在评价机制差异。外国高校体育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育教学没有严格的统一考核标准,也没有从国家层面来制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判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时,多用“合格”“不合格”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衡量。同时,外国高校允许学生通过参加俱乐部活动、参与校际竞赛等多种方式来获得学分。外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更倾向于培养的学生创新精神,倡导学生积极探索个人兴趣空间。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考评正从传统的“重视学生技能成绩”向学生“全面素养”升级,考评体系以学生体能、运动技能和学习态度为主,考评活动由教师主导完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用标准、规范化的理念来约束和引导学生。

3.3 对思政元素融合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同

在全面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时,我国高校结合学生培养实际,积极搭建了体育教学与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合的“规范化必修课堂+多元化自选课堂+兴趣性体育社团”平台,使体育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个人兴趣全面融合,帮助学生时刻理解、感悟体育精神,充分发挥了思政元素对体育教学创新的支撑作用,筑牢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基础。而外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则缺乏对合理应用思政元素的价值认识,多将体育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体育竞技水平上,忽略了学生思想理念培养的必要性认识。未能寻找到思政元素与体育课程的“结合点”,缺少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平台。

4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建议

在中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既有理念共性,也有思想差异。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时,不能用简单的“替代”或盲目的“叠加”思维来应对,要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规律出发,将思政元素合理渗入体育教学,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

4.1 挖掘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潜力

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以爱国信念教育为根本,重视开展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选择高校学生易于接受、热衷参与的教学方式,将“体育”与“思政”完善融合,把“体育技能”与“精神诠释”完美结合,使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体验中,领悟体育精神,品读体育人物和体育故事的感人情怀。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时,要以体育课堂为载体,将体育课教学与思政元素全面融合,通过使用隐形渗透、问题嵌入和体验感悟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追求卓越、集体协作和规则理念等多种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体育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个人内在素养,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实践优势。

4.2 创新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要将与体育知识密切相关的人物、精神和事件融入体育课程。通过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比如,以“中国女排精神”为基础,将中国女排精神中的爱国精神、拼搏意识等体育精神转化为思政教学元素,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机制。要重点挖掘体育课程教学或体育实践技能中所蕴含的积极精神、优秀品质等思政元素。在高校体育教学时,老师要将体育礼仪、运动赛事规则和学生协同参与等精神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突出挖掘体育教学中的“文化礼仪、拼搏精神、规则理念和责任心态”等内在思政元素,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4.3 回归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要,确保融合应用的思政元素与高校学生的思想需求、现状特征相匹配,通过选择有效解决高校学生思想问题的思政元素,满足高校学生的培养要求,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想成效。要重视培养高校学生形成积极参加锻炼的“兴趣+习惯”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趣味,锤炼精神意志,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切实提高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高校体育改革实践进程中,要积极推动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和赛事活动有效融合,通过深化体育课堂与思政元素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体育教学回归“育人”价值。

4.4 搭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新平台

要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最大程度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搭建“课内外”一体、“线上线下”一体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同时,有效感悟体育精神,提升个人思想境界。要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和课外锻炼等实践平台,将传统文化、红色精神和时代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体育+思政”全面融合的内涵化教学机制。要充分发挥赛事活动优势,组织学生以“志愿服务”的身份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在体育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要将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将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价值观引导等多种思政元素合理融入体育课堂,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最佳育人成效。

5 结语

在我国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将重点放在了技巧、体能训练上,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和充分挖掘,影响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因此,在进一步完善高校“立德育人”机制时,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基础,发挥体育教学的实践优势,选择合理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构建全员参与、全环节育人的体育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搭建良好平台。

课题1:项目来源:成都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名称:立德树人,健体育魂——成都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djgb2019024。

課题2:项目来源:成都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立项项目;项目名称:乒乓球课程思政;项目编号:CDKCSZKC201919。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