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视域下校园足球训练中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研究
2021-11-27宋晓明
宋晓明
教育部接手校园足球已五年,校园足球如今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展,并且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但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定性分析法收集阅读相关材料,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背景下,剖析校园足球在训练中的偏重球队提高训练,忽略大众的开展普及、偏重单一技术训练,缺乏情景战术训练、过于追求竞技成绩,未遵循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忽略了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等问题,并提出校园足球的有效训练首先要有优质的本土教练员作为保障,其次要完善符合国情的四级联赛体系,各地因地制宜构建足球校本教材与教育相结合等策略。
1 研究目的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理念,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彻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把“享受乐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学校体育目标,这对于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解读,意义深远,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校园足球工作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校园足球工作既是教育任务。校园足球工作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先行先试者。所以校园足球的发展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推进的过程当中开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普及的同时注重体系的搭建;在训练的同时注重实践的融入,不能形式化、片面追求化。因此,根据习总书记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能够较清晰的寻找出校园足球训练中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校园足球更好发展的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BSCO等资源库中搜索与校园足球训练、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研读和整理,分析其研究方法、结论以及提出的建议,为本篇论文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的指导。
2.2 访谈法
以合肥市为对象,对足球传统特色校及市重点中学的足球队员、教练员老师进行访谈,主要了解教练员的指导、队员的训练以及参加校园足球竞赛等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实际案例,丰富例证,保障研究的真实和可依据性。
2.3定性分析法
根据实际访谈所获内容、笔者在校园足球基层工作的情况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分析校园足球训练中的主要问题,达到认识校园足球发展的本质,并提出有效的训练策略。
3 结果与分析
3.1 现阶段校园足球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重球队的提高训练,忽略大众的开展普及。校园足球发展至今成绩斐然,教育部在全国也遴选认定了大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已有24100多余所。但在学校实际开展活动中仍然有诸多问题,多数较注重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提高,每周约有4-5天的训练,每次训练时长可达60-90分钟,这种方式对于校园足球发展初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有利于快速提高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的竞技成绩为学校的荣誉增砖添瓦,也可为国家选拔后备人才。但是学校在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时不能只注重球队少数人的培养,要重普及,要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足球运动去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校園足球长远可持续地发展。
(2)偏重单一技术训练,缺乏情景战术训练。灌输式单一技术训练是目前校园足球训练的现状,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多中学阶段的足球训练都是先训练足球的基本技术,基础技术掌握之后再练习战术性配合,等技、战术熟练之后开始对外进行比赛交流。此类方法训练出来的球员,他的个人技术比较好,但是团队配合上较差,足球是个集体性极强的项目,同时足球竞赛的魅力之所在就与此。因此,训练应该来源于比赛,通过比赛培养球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大局意识以及无球队员的跑动意识。
(3)过于追求竞技成绩,未遵循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校园足球是培养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必要举措,在教育部牵头的这几年逐渐形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省队、青年队、国家队等,这种环环相扣升学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系化的形成固然是好的,但是在中小学很多学校为了政绩一味地追求球队比赛的成绩,因此在训练中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这种未遵循球员身心发展规律、足球发展规律以及一般与特殊辩证关系的训练模式,必然会导致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或因为单调无聊的练习或从职业足球中抄袭的体系和技术使儿童失去兴趣。
(4)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阶段的学校还是以文化课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考科目教师的投入要优于非高考科目,虽然随着新时代校园足球的发展,对于学校校长、校园足球教师的培训不断增多,但时间短任务重,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因此在开展校园足球时,教师不能针对足球运动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对足球运动不感兴趣,不愿意进行足球运动。
(5)忽略了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足球项目具有较强的规则性特点,现在社会发展的一把度量尺就是遵守规则。因此在进行足球运动时,学生不仅要展示个人技术与团队协作,同时也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包容、遵守规则,比赛中也要运用文明的方式去应对场上突发的情况。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诚信、友善的体现。国内在校园足球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体系化的构建在逐步完善。例如,足球特色校的成立、“满天星”训练营的铺开、高中高校联赛体系的规范等,但是对于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是不足的。
3.2 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策略
校园足球发展对象为青少年,这个阶段主要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享受乐趣”,注重培养优秀青少年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在于实施系统化、长期化、个性化、符合儿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培养与教育,通过运动项目使得孩子享受快乐,并依托训练与竞赛培养孩子的个人拼搏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正确的培养理念在校园足球训练中至关重要。
(1)建立合理的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青少年球员的发展关键期,教练员给予球员适时的和合理的足球技战术理念,对于其今后足球竞赛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校园足球时代,教育部在全国建设了5个教练员培训基地。虽然教练员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每次培训的时间段对应的内容多,教练非专业足球教练员很难消化。因此,我们本土专业的教练员仍然比较短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整合协调教育部与中国足协对本土教练员进行线上线下的持续培养,并且要注重偏远地区、乡镇地区、非试点县(区)以及非足球传统特色校,要使得教练员培养良性化、循环化。
(2)建立完善的符合国情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足球是团体性项目,所以体系化的竞赛能够增加足球人口的基数,营造良好氛围。并且,足球也是竞争性较强的项目,完整的竞赛体系能够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有助于提升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培养优质的后备人才。同时我国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所以竞赛体系要有输送人才的效果,联赛要有连贯性。我国目前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四级联赛不够连贯、不同水平球队在同一级别比赛中相遇导致观赏性不高,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我国是以文化教育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因此在顶层设计以及竞赛体系制定中要注重在升学方面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①建立全国性的赛事。统筹多部门协同合作,并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有机衔接,联合创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根据比赛性质公平公正的颁发等级证书。②完善四级联赛体系,成立校园足球联盟,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梯级,使得学生有球可踢、有学可上。校园足球竞赛决不能是一小部分人的竞赛,传统特色校与非传统特色校、俱乐部与草根足球等都需要国家的关注与政策的支持。通过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3)校園足球训练应与教育紧密结合。足球训练包括各种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多种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因此有效的足球训练就是有效教育的过程。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长王登峰曾表示“我们要坚持面向人人、男女均衡,充分发挥校园足球育人的功能”。一场足球比赛不同球员的各司其职、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团队合作、正确胜负观等都是某种现象社会化的体现。因此,足球训练要与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在清华附小,每个校区每个班级都有男女两支队伍参加班级足球联赛,还通过“最有价值球员排行榜”等评选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在校园足球“遍地开花”的现状下,我们更需要与教育紧密结合打牢教学根基。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开发校园足球教材,因材施教的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足球训练与教育结合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中的健全人格,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把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和新时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
4 结语
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背景下,校园足球要与教育紧密结合,注重足球育人功能。有效的足球训练要遵循球员身心发展规律、足球发展规律以及一般与特殊辩证关系,完善四级联赛体系,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梯级,使得学生有球可踢、有学课上。有效的足球训练是确保校园足球持久开展的前提。
本文系2021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课程下高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为HJG21104。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