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21-11-27刘飞鹏龚平唐钦一陈照奇曾玉林

当代体育 2021年40期
关键词:理念人才体育

刘飞鹏 龚平 唐钦一 陈照奇 曾玉林

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使得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样也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有所上升。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依旧有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未能如愿进入体育行业中,因此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与改良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角度出发论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期为今后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论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此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素质强和综合实力优秀的人才。体育教育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强身健体,而是集娱乐、健身、康复于一身的多重作用。可以说在目前的形势下,社会对于复合型的体育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校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满足社會需求,但因为部分高校的培养理念还未积极转变导致体育人才的培养结构出现失衡状态,进而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资源出现浪费的迹象,社会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为此就必须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推进有效措施进行改革与优化以满足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1 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才现状

1.1 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就业态势稳定性低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的毕业生数量逐渐上升,但毕业后进入体育教育行业的人数依旧不多,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与体育教育有相似性的行业入职,究其原因,原因为两点。首先是体育教育系统的岗位趋于饱和,毕业生难以涌入,每年吸纳的体育教育毕业生数量少且进入的难度较高,许多毕业生只能选择与体育教育行业有交叉的其他行业;其次是因为就业的多元化,很多体育教育毕业生可以通过四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并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选择其他行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重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此保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1.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知识付费时代,人才与能力成为社会竞争的主要资源,而人才的培养工作则需要相应的教育给予支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体育的要求不仅仅是常规的强身健体,还包含享乐、精神满足以及自身发展三个方面,也就意味着体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补给品,更多的是必需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需求促进发展,体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有所上升,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因具体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培养路径与培养理念也会有所不同,高校需要从目前的形势出发,抓住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庞大需求,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发展,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理念较为陈旧与传统

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上,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开始转变思路与观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工作。但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太深,许多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还会被以体育师资为主的培养理念所束缚,转变并不彻底,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陈旧观念的阴影,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此就需要根据目前社会需求,抓住时代发展趋势,联系目前的就业形势,重构培养理念,从观念角度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2.2 课程设置未结合时代发展趋势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时代特征还不够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课程的基础作用不够坚实,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过多注重课程的实践,从而忽略理论知识,使得理论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能力,还会对其今后在教育行业的教学方法产生影响。不重视理论知识主要源于两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就业规划大多集中在与体育教育相关的行业中,因此认为体育理论知识在将来的行业中运用不会太广,其次就是课程设置没有兼顾社会性,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以及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与规划,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问题,也有创新的趋势,但还未将创新观念推进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课程创新效果。

2.3 教学模式依旧以教师为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学方法与模式也更多集中在教师的主体角色上,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示范-学生照做的灌输式教学过程。而要想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质,就必须在课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激情,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另外在目前的培养目标设置上,有部分高校没有切合学生的就业需求与发展方向,难以将具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因此对学生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作用。

2.4 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目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仅仅流于形式,且时效性也差强人意,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在学期结束后对教师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难以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势,同时这种反馈的信息面也不全,且将评价重点放在考试成绩上,不仅不能让教师了解到自身教学方法的优劣,还容易滋生学生的功利心,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没有认清教学评价的本质。

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重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想获得长足进步就必须从理念起步,重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使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中,重构培养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为此高校要想保证自身的培养理念符合社会需求,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以及对高校的就业期待。将有价值且可行的改良措施及时吸纳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优化培养理念,使其紧跟时代的变化,不被社会淘汰。另外在培养理念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偏好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增加其市场竞争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

3.2 优化改良课程设置

针对目前我国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首先需要对理论课程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理论教学在整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因此必须让学生们深刻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与目前的就业相关的课程从而增加学生们的就业能力,例如新媒体课程,促进学生们在日后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可以利用与时俱进的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还可以开设与体育教育专业关联程度较高的课程例如运动康复课程、卫生类或康复保健类课程,一方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体育教育的社会性。

3.3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扭转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本的应试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调整,重视课程的理论基础性和实际运用性,从而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学习思维。另外还需要注意,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与道德修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3.4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的作用并不在于考核,而在于帮助师生更好地认识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师能够最大限度了解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从而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高校需要从教学评价的本质出发,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使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需求以及实际教学效果,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模式的长足进步。

3.5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教师在整个教学队伍中占据主导型位置,其整体地综合素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地影响。因此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十分重要的,高校需要认清师资力量的战略性地位,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的教师队伍。另外高校还需要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趋势,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了解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出可行性的方案予以解决,从而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推动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不同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编号:18C1299)。

(作者单位:1.湖南高尔夫旅游职業学院;2.长沙医学院)

猜你喜欢

理念人才体育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用心处事
我们的“体育梦”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