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高段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7刘昕怡

启迪·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段教学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摘要: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而且这两者关系密切,输入和输出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高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读写教学模式的有效指导。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高段为研究中心,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及具体的落实政策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对读和写二者关系做出了阐释,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为写作创造基础,同时写作锻炼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具体的运用情况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解读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方法、有系统地训练,来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好循坏,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语文读写综合能力。

这是符合学习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阅读本身就是理解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而写作就是借助语言文字传达思想情感的过程。输入和输出需要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写作基础,迁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比较差,更多的是处在直观模仿的状态。读和写的分别教学带来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会影响学生的运用效果和积累效果。而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提高综合素养。

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多重的教育价值。首先,可以借助写作引导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来描写事件、抒发情感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阅读兴趣,扩展阅读的视野,。其次,可以借助阅读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的手法和技巧,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再次,读写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创建科学高效的课堂。

二、立足文本特征,确定写作内容

通常而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方法,因此大多情况下是以阅读来指导写作。这是读写结合模式最常见、最普通的应用模式。每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或者在语言上、或者在内容上、或者在技巧上、或者在情感上,等等。小学生的写作练习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文章的突出特征,选择一个方面展开写作训练。这样,写作练习才能更加具有指向性和方向性,学生们可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写作压力,以乐观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活动中来。

比如,《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题目典型鲜明地标明叙述的内容,以时间的推进和人物的活动构成文章的线索,列举了大量的民俗风情,在老北京语言的描述中情趣盎然。其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手法,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节日,进行当地民风民俗的内容介绍。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将叙事描写的常用表达手法涵盖其中。这样,学生的仿写活动就比较有据可循,进而展示出比较理想的写作内容。又比如,在《匆匆》这篇文章中,散文诗般的语言表达特点,使文章充满美感。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相对欠缺特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段落和句子,借鉴其中的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展开句式的仿写活动,从而深化对语言美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珍惜时光、莫虚度年华的话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立意方面也具有可学习的方面。基于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抒写对时间的体会和感悟。总之,教师要认真分析文本的特点,根据典型的表达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況合理安排写作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以读促写的频率,既要考虑每篇文章都要进行写作练习,也要考虑某一写作专项训练的持续性和间隔性,以实现循序渐进的平稳发展。

三、根据学生基础,指导读写顺序

读写结合模式,不仅包括以读促写,也包括以写悟读。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读写结合模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以写促读的活动。毕竟,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写作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独立的写作任务,而且其特有的生活经历和语言特征,都使得个性化风格明显。提前进行写作活动,来对照名家名作的文本表达,也可以起到促进思维发展,提高阅读效果的作用。另外,总是阅读连接写作的模式,也会引起学生的无趣情绪,陷入另一种的被动状态中。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文本特点和学生情况,合理指导学生的读写顺序,以最大化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同样在《匆匆》这篇文章中,学生们每一天都在经历时间的流逝,对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基于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时间流逝的文章。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感受文学大家对时间流逝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对时光逝去的恍然心情。在这样的对比体会中,学生们对朱自清先生的文本就会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效果。又比如,在《金色的鱼钩》中,写了一位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老班长,在刻画人物形象上,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手法。学生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物刻画经验,在灵活运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的过程中,对人物进行进行批注,从手法的运用、表达的效果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达到进一步深化巩固的效果。总之,先读后写、先写后读的顺序是不固定的,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指导。

四、注重写作反刍,提升阅读能力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模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只关注学生写作前的指导,而忽视学生写作后的反思和总结。人们普遍认为多进行写作活动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这里面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却也忽视了有效经验的积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写作反思和总结的意识和习惯,总是保留先前写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只会导致无效的重复写作练习。同样,在以读促写的学习中,读完、写完之后就结束的话,也难以达到改进提升的效果。用阅读文本的心态和方法,去总结反思写作文本中的不足和优势,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当下的写作水平,针对写作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综合写作能力的不断进步。基于此,教师也要注重写作反刍引导,强化以写悟读,来提高阅读写作的综合水平。

比如,在《匆匆》的文章中,学生仿写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分析词句运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分析巧妙组合之后带来的艺术美感,以及丰富的解读视角等等,进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和把握程度。其中,针对文章的开头,有的学生作了如下仿写。草地枯黄,有在青绿的时候;河水结冰,有在流淌的时候;寒风料峭,有在温暖的时候。文章中是写春景的流逝,可以重来。而这里,写冬景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希望。这种非中规中矩的模仿行为,也就为学生的思维发散创造了新的条件。又比如,在《北京的春节》的写作练习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细节,从选材、立意、语言、技巧等方面展开全面的分析评价。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发现文本表达之间的问题和差距。除此之外,对于写作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比较,来提高整体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们的文本赏析能力也能够提高,分辨出优秀作品和一般作品的区别,可以避免不良书籍的侵蚀和毒害。

五、鼓励广泛阅读,做到厚积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的重要性。阅读能够给人带来诸多益处。首先,文本中有丰富多彩的世界,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等等,可以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次,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要搜集和处理相关的信息,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再次,优秀文本传达出正确的价值取向,欢喜忧愁、真善美丑,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而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情感态度、认知视野、技巧运用都是反映写作水平的重要体现。深厚的写作功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重重难关。其中,阅读积累就是重要的保障支持。另外,终身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学科的纲领性目标。基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角落营造阅读角,给予各类书籍的支持,给予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创设。这样,学生们就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不自觉地参与到阅读行为当中。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分享”“新书推荐”“综合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的阅读行为落实增加动力。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阅读意识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可以以身示范,展示良好的阅读素养,还可以谆谆告诫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高他们主动阅读的意识,主动参与到各类阅读行为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文章批注,抒写读后感想。这样,学生的阅读行为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和进步。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的关键在于阅读和写作。读写结合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正確选择,对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并勇于实践应用,才能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基于读写结合理论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J]. 曾翔. 新课程(小学). 2019(07)

[2]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浅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王娇. 学周刊. 2018(27)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吴崇榕. 黑河教育. 2018(04)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刘昕怡

猜你喜欢

高段教学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有效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