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创意戏剧活动的开展探索

2021-11-27陈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意指导戏剧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萌芽发展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艺术教育能提高幼儿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欣赏,以及表现和创造力,戏剧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艺术活动。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在戏剧原型表演基础上,幼儿依据自己的感受和欣赏对原型戏剧进行创意改编,以及教师的一些指导方法,旨在提高幼儿思维、想象、审美、表演、创造等能力。

【关键词】戏剧;创意;指导

一、创意戏剧的积极作用

幼儿天生喜欢表演,就如他们天生喜欢游戏一样,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创意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涉及幼儿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意戏剧以儿童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某个原型戏剧表达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新的想法转化为表演行动,创意戏剧比原型戏剧表达多了情节和场景两个要素,重点在于创造,可多次创作、不断丰富原型戏剧作品,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幼儿自己喜欢的戏剧艺术活动。幼儿小班以戏剧表演为主,开始学习创意戏剧;中班可以初步进行创意戏剧表演;大班幼儿可以进行创意戏剧表演。由此可见,创意戏剧高于原型戏剧表演,表现在创造性,因此创意戏剧对幼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创意戏剧案例开展分析

案例:“小鸭的故事”这一戏剧主题来自音乐作品《迷路的小花鸭》,整个系列戏剧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随着儿童戏剧经验的整合和提升,进行展开的,以原型戏剧表演为开端,逐步增加戏剧创作的成分,最后,在原型戏剧表演和戏剧创作中积累的戏剧经验,进行音乐剧表演,将戏剧推向高潮。

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以戏剧表达为主,幼儿不需要进行情节的创编与表演,只要通过扮演小鸭。用肢体动作与声音表现小鸭出生、跟妈妈一起散步、跳水等动作。其中每个具体活动涉及不同的戏剧要素,例如“母鸭带小鸭”活动所运用的戏剧表达要素是“模仿”。教师扮演母鸭,孩子们扮演小鸭,“母鸭”带领“小鸭们”或伴随着音乐,或唱着歌曲,来模仿“母鸭”走路、游泳、吃虫子的动作。

在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中期,创意戏剧逐步渗透到戏剧表达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感知、情感等戏剧表达要素的添加,幼儿对角色、情节和场景的戏剧创作会更感兴趣。在“迷路的小花鸭”“小鸭捉蝴蝶”“小鸭找妈妈”“谁来了”“小鸭盖房子”等活动中,幼儿开始创作母鸭、小鸭、各种小动物等角色的外形和动作特点,接着创作小鸭迷路前、迷路时以及迷路后的情节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创作戏剧发生的场景(小鸭的家、池塘、小树林等)。在戏剧主题活动的结束階段,幼儿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剧,他们在不经过排练的情况下,自觉地将先前的戏剧经验统整起来,愉快地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戏剧作品。

三、创意戏剧中的教师指导

创意戏剧表演是幼儿戏剧完善提升的过程,要想使角色人物更加饱满,表演效果更加突出,这其中应考虑到技巧的学习和运用。

1、帮助幼儿想象,发挥创意空间

由于幼儿的想象水平还很低,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想象的内容较为零散,且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创意剧本方面,教师可以制作辅助“卡片”等玩教具,卡片以图片为表达形式,内容有时间、场景、动物、人物、情节道具等等。借助不同卡片,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想象,以此形成情节较为连贯完整的剧本,给予幼儿想象,提高他们审美意识,有效地发挥幼儿的创造空间和水平,又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发幼儿对活动持久的积极性。

2、训练幼儿肢体动作

在幼儿肢体动作发展方面,根据幼儿现有不同的水平,教师围绕拟态、模仿和创造三方面,开展相应的戏剧游戏活动。如播放动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其走路的特点、生活的习性,为后期的创意表演积累素材;开展“照镜子”、“你划我猜”等游戏活动,发展并检验幼儿的模仿能力;通过设定情境,如春天的森林有什么,请幼儿大胆想象、勇于创造,运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展现情境内容。

3、提升幼儿创意戏剧语言表达能力

台词是幼儿戏剧中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口语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台词载含着幼儿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使用,教师要着力提升幼儿的普通话水平,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储备。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情况,在班级中集中进行语言的“起承转合”练习,如幼儿使用“一开始,然后,接下来、最后”等关联词,增进幼儿语言表述的连贯性、完整性。

4、丰富幼儿情感表情的表达

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表情通常指是情绪,情感表达的直观体现,戏剧表演中恰当的表情能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教师要求幼儿用凸显式的夸张表情进行表演,这是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戏剧创意表演中也要注意情感共鸣的恰当运用,如较为强烈的反问语气等,易造成幼儿心理压力。戏剧创意重点应放在认识基本的情绪并能做出对应表情,发展情绪辨认能力。教师在班级中开展“表情变变变”的活动,观察不同情绪下五官的变化,拓展幼儿关于表情的认知。

总而言之,创意戏剧是幼儿在原型戏剧表演基础上发展的,让孩子从模仿学习开始,教师要适当、适时进行指导,让孩子学会一些表演技能,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欣赏,自主和自立地将创意改编的戏剧尽情地表达出来,目的是促进幼儿理解,想象,以及审美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2011(07).

陈峰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创意指导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