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2021-11-27李云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思考

摘要:当代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对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尊重是一切工作展开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思想要求相关管理主体在该过程中,充分地发现学生管理各个环节的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中个性得到尊重,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一系列需求之下,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则成为相关单位管理工作实践的关键,本文从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入手,依托具体的学生管理实践,对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思考

引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当代的学生管理之中,是通过强调人的价值为核心方向,通过赢得学生信任和激发学生自信为手段来促进管理效果的显现。

1 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具体实践阶段需要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同时以关注人的体验和感受的方式进行具体的管理措施拟定,这一思想在学生管理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以人为本思想对学生教育效果的促进。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个体个性的考量相较于以往其他阶段显著提升,有鉴于此,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逐步成长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这种要求的存在使得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方法难以奏效,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进行应用的阶段,则能够避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在遵循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需求的方式之下,将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管理工作之中,让学生形成包容、友善的优秀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阶段,相关单位应当对以人为本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避免片面地注重学生个性张扬的情况出现,导致其他学生的基本权益受到损害;②以人为本思想对师生关系改善的作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环境,由于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在性格和思想上的巨大差异,传统的管理方法之中,管理主体依托生硬刻板的规章制度和命令来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时,将导致学生形成差异化的情绪反应,部分学生往往难以对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接受,最终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正常构建。相较之下,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则能够利用柔性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对实际情况形成全面认识,从而理解和配合管理过程,最终推动师生关系的改善,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③以人为本思想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学校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时代赋予学生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学校环境下切实掌握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培养起健康的价值观。传统权威管理措施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这种高压管理的方式也会导致学生对权威、权力等概念形成错误的认知,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尊重周围的人、事、物,形成和谐、平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帮助。

2 以人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中的实践思考

2.1 重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要实现对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工作之中进行应用时,首先需要相关管理单位形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推进管理工作的阶段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尤其是在面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时,让学生自主进行解决方法的探索,从而可以确保学生在该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思维。而在学生对自身的问题作出决定之后,教师则需要尊重其决定,并通过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来让其对自身的决定进行进一步分析,或是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以解疑答惑的方式让学生在作出正确决定。整体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思维就要求教师从以往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转变为学生的协作者,避免对学生相关行为的过多干涉。其次,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还应当严格防范管理工作进入到完全放手的误区之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强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尊重,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的调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仍然处在成长阶段,同时由于其本身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相对较为单薄,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决策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形成抓大放小的意识,在面对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过程中,需要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来帮助学生决策,而对于影响较小事件,则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决策。整体而言,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有必要形成灵活的标准,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2.2 强调对学生需求的关注

要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全面落实,教师和学校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从而为管理工作的推进与决策形成依据。在当代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需求对于有限的管理力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教师在自身工作实践阶段,首先可以依托当前已经形成和完善的理论,对相应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系统性把握,从而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例如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不同阶段儿童成长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在6~12歲的阶段之中学生的主要需求是对美德能力的需求,因此重点强化管理工作之中对美德的融入,将能够比较良好地促进这个阶段学生的成长。而在学生进入12~20岁的阶段时,其主要心理特征为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因此在管理环节可以以学生社会角色的带入作为主要手段。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较大程度降低教师在学生管理活动中的压力,并为学生的成长起到正面作用。其次,在推进学生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还有必要定期组织相应的调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较为精确和系统地让管理主体形成认识,也会对整体的管理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整体而言,要保证对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对学生存在的共性进行把握,另一方面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让管理工作产生质变。

2.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而影响教师对学生管理效果的核心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相对较为和谐的情况下,教师的管理行为将起到更为良好的效果。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师则是其在学校环境中最可靠的引路人,如果教师没有能够与学生形成健康的师生关系,将导致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较重的疑虑情绪,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自身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具有诚信的品质,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承诺之后,必须尽量履行,在这种方式之下,能够让教师在学生中建立起可靠的个人形象。其次,在对具体的管理问题进行处置的阶段,则需要保证一切决策的公平公正,避免相关决断存在明显的倾向性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学生中间的形象,让学生在信任教师的前提下,形成对教师的尊敬感。最后,针对学生在学习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及时解答,或是提供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此外,完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之后,相关单位和人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中间良好形象的作用,起到以引导学生成长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当代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对这种管理方法进行应用则是相关学校和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学生管理实践,必须对学生个性化的管理需求进行满足,确保学生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合理地对目前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以人为本的方向上来对自身形象进行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參与学校的管理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李爱爱.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3(05):157-160.

[2]黄嵘, 刘运嘉.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0.

[3]施伟娟.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5):85-87.

[4]皮江红. 从问题管理到自我管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突出以人为本[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76-78.

李云霞 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思考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