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视角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设
2021-11-27葛结根
【摘 要】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新型的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基本要素。社会是检验人才的舞台,需要对人才及其培养进行理性评价,并通过信息反馈以便正确地引导高校不断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社会还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者,需要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双向流动的合作模式及其持续有效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外部环境;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其目标是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人力资本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主要途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更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社会作为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开拓性人才,最终需要社会大舞台去检验,同时,社会也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者和接班者。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备的外部条件。
一、社会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引导者
基于社会视角的人才评价机制不仅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状况的判断和总结,同时它又是一种信号机制,从而去引导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课程与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等现实状况,社会应理性地看待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用人单位更应该从科学和长远的眼光对他们进行考核和评价,而不应仅仅以“证”取人,以经验作为录用的硬性条件;应以综合素质和以发展或可塑的眼光去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对企业单位来说,需要建立分级分类人才培养后备库,给予他们较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意识到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财富,使他们有机会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现有的知识结构,并结合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特点从事创造性工作。当然,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越高,创新意识越强,其适应企业的能力就越强,企业后续培养的成本就越低。因此,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如果把高校培养的人才视为它供给的“产品”,那么,这种“产品”能否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求,就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运用之间持续的信息交换过程。[1][2]在此过程中,社会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向高校传递毕业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状况、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及其变化趋势的信息,而高校则根据这些信息不断地调整其人才培养的方式。
除用人单位外,社会机构对高校评价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大,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这些评价仍未摆脱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现象,即使包括人才培养的因素,那也只是数量问题,而没有涉及其核心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评价指标过于粗糙和标准化,不能反映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异;评价只有硬指标,而没有软指标,尤其是与政府部门一样,没有对人才培养给出发展性和建议性评价。因此,这种评价对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最多也就是通过高校或学科排名给学生和家长在招生填报志愿时提供“参考”。鉴于以上问题,社会评价应坚持以高校的首要目标——人才培养为核心,客观而全面地反映高校如何根据其自身的定位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所依赖的质量评价标准不能沿袭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的标准,应持多元的评价标准”。 [3]这种评价标准既要有反映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的共同指标,更要包括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差异性指标。这种差异性与高校的类型和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例如,由于综合性及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的整体研究水平高,因此,其人才培养应体现多学科交叉结合、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不同层次人才梯队相结合的特色,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高校应体现其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而职业院校则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特色。显然,只有在建立差异化指标的前提下,社会评价才能真正地引导社会这个主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理性认识,从而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其次,当前社会评价大多采用硬指标,以尽可能地对高校进行“客观”的比较,但是,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更多地来源于课堂以外,特别是来源自于学校和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创新文化的全方位熏陶”,[4]因此,这些内容通过软指标评价更为合适。再次,社会评价如果要真正发挥出它的引导作用,就不仅要反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果,更要反映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使社会各界真正认识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二、社会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者
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社会作为这个环境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自然也是其重要的参与者。社会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可为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不同的路径和平台,而且社会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其所提供的环境和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1.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双向流动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通常表现为“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依赖于其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运用,但往往不是自主产生的,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触动的。一方面,企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和非政府组织成员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与高校合作,通过聘用机制,走进高校课堂,现身说法;他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从事创业或创新工作的经历,让学生与在不同的行业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们相互交流,可從不同的角度激发和引致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越丰富,获得创新意识和灵感的来源就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可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重新思考,从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持续的动力机制。从总体效果看,这种开放的培养模式通过开阔视野和拓展思维空间,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入新的“营养剂”。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必须“走出去”,即利用多种平台参与社会实践,这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的重要来源。国外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的具体事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课堂以外。例如,大学生在课外进行个人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创业教育计划,“在这些活动中激发了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被看作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能及时地把校内课堂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消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以团队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成员之间必须进行合理分工和相互协作,而协作创新正是未来社会创新的核心内容。
2.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持续有效的合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校与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实习或实践基地。目前高校挂牌的实习基地许多是为了达到评估和检查的目标而设立的,其形式大于意义。因此,要使实习基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有一套固定和规范的制度,来保障基地的正常化运行;把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并“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参与者、执行者和实践行为的决策者”,使他们能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以各类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为平台,组建学生创新团队,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创新活动。以实践创新项目为依托的创新团队在课程教师和项目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项目成果通过验收或鉴定为良好以上,项目成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奖励,并且可免于撰写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杨光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教育现代化[J].2019,(7):17-18.
[2] 崔海涛.论构建与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J].江苏高教,2016,(1):79-81.
[3] 马陆亭.如何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10-16.
[4] 邢亮,乔万敏.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2,(1):9-13.
葛结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