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研究
2021-11-27陈润
摘 要: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仍存在较明显的扭曲,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潜在产出水平。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市场配置扭曲的测算,得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存在供给不足的结论。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中仍存在户籍制度、城乡公共服务、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等体制性因素。未來需重点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推进档案服务改革。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化配置 配置扭曲 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要素已成为各生产要素中是最活跃的要素,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释放,但是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存在户籍制度和城乡公共服务等行政性分割,土地制度的天然约束以及劳动力价格机制等多方面的体制性障碍。除了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由劳动力空间配置扭曲导致“民工荒”的现象。在产业结构方面,同样存在因为市场分割、行业垄断以及工资决定机制非市场化等因素导致较为严重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现象,这集中体现在低附加值行业劳动力供给过剩,而高附加价值行业劳动力供给不足。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劳动力市场配置扭曲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我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扭曲状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不断降低等因素导致我国劳动人口比例持续走低。劳动力市场配置扭曲不仅造成大量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且造成产出损失,制约了经济增长难以达到最佳水平。为说明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出损失,需要对其做出具体测算。
(一)劳动力最优配置理论模型
本文用的劳动要素最优配置模型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使用拉格朗日法求解,得出劳动力最优配置量,以及资本要素最优配置和相应的潜在最优产出水平。
其中Yi,Ai,Ki,Li,αi,βi分别为第i次产业的产出、技术水平、资本要素、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假定规模报酬不变,i取值1、2、3,表示三次产业。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为:
此方程可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设定拉格朗日方程如下:
其中λ、μ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拉格朗日乘子,分别对劳动和资本求导,其一阶条件为:
求解可得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最优配置为:
在此情况下,全社会最大化产出为:
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可以表示为:
(二)数据选取及解释
产出数据设定为GD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选定1990~2019年间我国GDP数据,并统一换算为1990年不变价;劳动力总量以及三次产业劳动力数量采用就业人员代替,直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中提取;物质资本的确定采用陈昌兵(2014)方法对我国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固定不变折旧率为5.65%下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然后再根据全国统计年鉴中的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得出相应资本存量规模;劳动力的边际报酬是工资,采用三次产业平均工资水平度量;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通过C—D函数测算,具体过程如下:
(三)劳动力市场最优配置及扭曲程度
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出历年资本的边际收益,通过计算得出三次产业相应的最优劳动力配置,其与实际配置的差值可表示为劳动力配置扭曲的状况,即,ΔLi=L*i-Li,如下表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逐渐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效率较高,为追求更高工资回报,巨大的农民工群体数量从农村务农转向城市建筑业、制造业以及各种服务业,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劳动扭曲。我国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紧缺,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8年之间最为严重,在此期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度出现“民工荒”现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第二产业劳动力紧缺的情况逐渐放缓。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相对较轻,基本处于略微偏紧缺的状态。此外,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化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由于我国服务业范围较广,“高大上”人才较为紧缺和低端服务业从业人员过剩同时并存。
(四)劳动力市场扭曲造成的产出损失
通过计算可知,2019年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导致的产出损失在5.8万亿元(1990年不变价格)。分阶段来看,自1990年至2000年,我国由于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带来的产出损失逐年上升,步入21世纪之后,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逐渐走向平稳甚至有所降低,见图1。新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推出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企业改革、取消农业税、投资刺激政策、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等,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释放,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流动,以及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流动。
二、影响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性因素
(一)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户籍仍然是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首要因素。首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我国依然存在庞大的农民工群体,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接近2.9亿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仅存在于理论界,现实中并未到来,转移就业仍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主渠道。其次,城市中一定程度仍然存在因户籍差异化而导致的工作机会歧视与工资歧视。不少地方出于保护本地利益而出台的一些土政策仍然存在,比如不少城市规定,某些行业和工种必须持有所在城市的户口才能被录用,甚至非本地户籍连报名资格都没有。最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和新农合医疗体系等仍然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或者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推动“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等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等便民举措,但是到目前为止,异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没有完全推开,尤其是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手续繁琐、资料繁多,且条件严格,加上往返交通等造成医疗综合成本较大也给劳动力的流动带来阻碍。
(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提供对吸引劳动力流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我国公共服务与户籍天然捆绑,能否获得户籍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能否获得与流入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因城镇与农村、体制内与体制外等的制度化差异造成的身份障碍直接导致利益分配的多寡。例如我国不少城市仅允许具有本地户籍的家庭享受到义务教育和学前公办教育的福利,否则就需要缴纳昂贵的借读费用。
(三)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不完善
随着职称制度深入推进改革,我国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但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首先,我国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其次,专业评价主体功能仍有待提升,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水平各异,技术技能评级不能真能反映其真正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多市场主体对技术技能制度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不高。再次,由于体制性原因,传统的劳动人事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技能型人才发展前途和职业晋升通道不畅通。最后,评价标准缺乏国际可比性,技能等效性,影响我国技能人才的国际资格互认
(四)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僵化
目前我国现行僵化的人事档案制度仍是阻碍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的一大因素,尤其是严格僵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体制内及国企职工的自由流动影响则更大。我国人事档案的理论管理方式是人事档案伴随终身,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劳动者工作调动,任免,转业、出国出境等活动,人事档案也将从原保管组织迁移到新的保管组织。目前我国“弃档族”越来越庞大,由于现行人事档案对劳动力的市场认定缺乏有效性,其所记录一些信息作用有限,不少劳动者因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过于严格而被迫放弃档案。
三、加快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建议
(一)加快分阶段改革户籍制度并重点落实
首先,探索实行农业转移人口“宜城则城、宜乡则乡、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其次,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为消除城乡壁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再次,加快落实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好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者不愿落户城镇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最后,户籍改革根本目的是消除因户籍差异带来的社会福利差异,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应探索取消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所有劳动力能够自由流通。
(二)以城镇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加大并全面落实财政支持力度,督促落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各项政策,探索放松土地所有权与户籍制度的天然捆绑,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其次,加强农村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农村人口城市就业市场的信息中介服务能力,降低进城务工人员搜寻就业机会的信息与时间成本,早日实现大规模融入型迁移到城市。最后,加快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城市常住人口享有同等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减少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所受的限制。
(三)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
首先,构建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明确技能型人才培训的学时、学习场所、教学内容、培训规范和考核标准,保证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过程和培训标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职业技能考核评价过程要客观、公正、规范。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有效监督管理企业的技能培训行为,有效约束规范企业的培训行为。其次,严格职业资格鉴定,推动企业、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协作,提高技能人才评价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严格控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率,严格发证环节,对不合规的鉴定和发证项目要予以清理,保证技能型人才的技能价值。最后,建立健全评价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类型的特点,加快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加快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为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提供科学标准的评价依据。
(四)加快推进档案服务改革
首先,积极推进人事档案改革,取消人事档案终身制,实行“人档分离”。如,当劳动者工作变动时,原单位可保留个人档案一段时间,不移交给新单位。新单位也可以新建人事档案,重新开始积累。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号码、信用报告、保险等情况所需的数据和材料集中归于“国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心”管理。其次,探索创新体制内以及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松人事档案与职称、职务、工作调动的紧密联系,尽早废除调动、离职、停薪留职等繁琐手续。最后,加快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进现行档案制度有转化为个人信用体系,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推进档案信息全国联通,逐步实现档案转递线上申请、异地通办。探索推进现行档案制度有转化为个人信用体系,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涂圣伟.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结构与配置效率变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12).
[2]孔祥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基于权益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03).
[3]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4]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5]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J].统计研究,2007(05).
[6]柏培文,杨志才.长三角地区劳动和资本要素的配置扭曲[J].经济管理,2016(09).
[7]姚战琪.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9(11).
[8]王宁,史晋川.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9)
[9]任韬,王文举.中国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及转移分析[J].统计研究,2014(12).
[10]王文举.三次产业间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分析[J].经济经纬,2010(02).
[11]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國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08).
[12]夏怡然、陆铭.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5(10).
[13]黄晨,资源集聚度与城市房价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9).
[14]杨晓军.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7(02).
[15]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1(02).
(陈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