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续写百年奋斗新征程
2021-11-27郭玉娇
郭玉娇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6414)
2021 年1 月17 日晚,山东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杨东奇在会上强调,要紧盯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重点帮扶区域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多渠道促进稳岗就业,探索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要聚焦工作举措、帮扶政策、机构队伍等关键环节,平稳有序推动有效衔接,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换。[1]
一、百年奋斗路,结出累累硕果
1921 年春,济南成为全国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山东共产党组织的发祥地。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党的先驱者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点燃了共产主义火炬。这其中包括两名山东的党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人对于山东共产党组织创建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我们战胜疫情,我们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我们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我们抵制拒绝新疆棉的品牌方等等,这些足以说明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我们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让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我们为世界共同繁荣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百年来山东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07 年以来经济总量居全国第3 位。“十三五”时期,全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日益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省定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粮食年产量稳定在一千亿斤以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现重要进展。[2]
二、脱贫攻坚战,交出满意答卷
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大省,山东亦谱写了战贫斗困的奋进之歌,贡献了合力攻坚的山东力量。[3]在党成立百年之际,山东省在各方面也交出美丽答卷,尤其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山东省41 人(含追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2 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18 年6 月12 日至14 日,习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期间,对山东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了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的努力方向。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示下,山东省对准“黄河滩”“沂蒙山”和“老病残”,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黄河滩区的老百姓祖辈世代与黄河为邻,每发生一次洪涝灾害都可能使黄河滩区人民致贫、返贫,因此,山东省委省政府对黄河滩区的脱贫工作高度重视,2017 年,启动对黄河滩区居民的迁建工程,决心在三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迁建任务,给60 万滩区群众一个“安稳的家”。目前为止,山东省内投资规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支持政策最优的群众安置工程--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围绕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推动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山东省五年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万个,总投资315亿元,累计实现扶贫收益32.7亿元;全省3437 家扶贫车间,累计吸纳7.1 万贫困人口就业;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7.3万人次,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能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44.3 万人次,年均帮助40 多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2018 年,山东省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2019 年以来,山东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持续强化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三、乡村振兴路,续写奋斗征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我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三年前山东省临邑县前杨村还是个省定贫困村,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村组织建设薄弱,而今立足乡村旅游产业,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亲们也迈向了更加富足的小康生活。2018年在驻村书记的带领下,修路打井、美化村居,村里“柴草堆”“粪堆”“砖瓦堆”三大堆不见了,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借助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乡村旅游业,加入拓展运动、马术体验等新鲜元素,还依托红色文化、历史典故打造乡村记忆馆,改造村社民居做成精品民宿、时光旅舍。
2021 年2 月24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展开:一是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依规有序开展,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通过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建设工程,把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水、电、路、气、住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把老百姓最需要办的事情解决好。四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工作,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到2025 年,累计建成5000 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五是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级垃圾处理、供气供电、道路客运等网络向中心镇和城郊延伸,推动供水、污水处理管网向城市周边地区延伸,在乡镇政府驻地重点建设一批邮政快递中转、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设施,通过微管网、服务圈向村庄覆盖,逐步实现县乡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山东省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换,将开启党百年奋斗新征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咬定“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不动摇不放松,以实际行动打造齐鲁样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山东篇章。
四、结语
百年奋斗路中,党带领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带领我们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山东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具备了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乡村发展仍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我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山东省必将创造新的辉煌,续写百年奋斗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