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2021-11-27周燕
周燕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引言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也实现信息化运行,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管理效果更好。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言,这项工作不再是抽象乏味的了,而是充满趣味性,不仅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团队的工作水平也全面提高,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随着电力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电力勘察设计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而言,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挑战[1]。企业对于当前的发展环境要紧紧把握,强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潜力,使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
处于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电力企业管理的管理工作中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而且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现在多数的电力企业实现集团化运作,并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电力勘察设计单位对于员工的勘察设计水平要求很高,在技术上要不断精益求精,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到精益化,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体系规范化运行,人力资源管理统一管理。可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工具性的作用,可以制定管理制度,还可以设计业务流程,发挥载体作用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还可以用于分析人力资源报告等等,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按照制度以及规定的流程完成即可,由此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
二、电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所提高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员工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处理,不仅管理工作得以优化,而且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再从事单一化的数据管理工作,不再浪费时间重复劳动,从而使管理效率有所提高[2]。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构成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共享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科学地分摊工作,将企业管理层的力量综合利用。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学习现代管理模式,将员工的潜力最大程度的激发起来,使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误解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但是,多数软件依然为事务型管理,不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导致管理信息化存在局限[3]。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会有一些附加功能,但并不是组织所需要的,在运行软件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影响管理效率。比如,国网资源计划信息系统(SG-ERP)软件的应用中,其中就会存在很多的附加信息,不能被完全利用,且不能得到有效维护,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管理进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制度缺乏完善性
从现在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来看,虽然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管理的进程缓慢,存在滞后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坚实的基础,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生产规模以及经营模式变化非常大,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基础不稳定,加之当前的信息化系统中不能及时采集动态数据,不能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不能及时更新。由于动态数据所发挥的作用是提供信息,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这就需要动态数据能够随时传输到数据库中,维护及时,更新速度快。但是,一些组织的动态数据不能记录工资,不能发放薪酬,而仅仅将数据提供给统计报表,可见,其是作为管理工具存在的,对于所发生的数据不能实时记录,而且对于数据信息不能整理和分析,也无法提出价值的报告[4]。比如,分析员工考核数据,组织可以对员工的整体绩效状况优速了解;分析工资结构,就可以针对成本控制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能完成这些工作,主要的原因是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对管理工作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正确认识
其一,企业要提高业绩并实现战略目标,就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系统化展开,各项管理工作体系化运行,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激励机制、沟通平台以及企业文化等等,其中,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招聘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培育人才以及留住人才方面,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在沟通平台上交流,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在此过程中,还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宿感,工作中能够承担起责任,并注重塑造自身的形象,使企业的品牌形象逐渐树立起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不仅企业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人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重要的环节,教育和培训是主要的内容,不仅如此,还需要组织开发和管理活动。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除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细化之外,还要从战略的视角、系统化的思想对这项工作进行研究,在战略事务信息化管理中,要做到系统化运行,管理要全面、要规范[5]。比如,对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进行研究、提高企业的再造能力和与技术创新能力、对客户潜在需求能力有效把握、快速应变能力等等,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分析。
其二,随着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诸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等,使技术的应用成本有所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并不断引进新技术,促使机构产生变革,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电力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这是新的机遇。
比如,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改革管理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各个职能部门对于信息资源都能够共享,确保信息舒畅流动沟通的速度加快,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大大提高,决策效果得以改善。员工的信息反馈时间缩短,沟通渠道也更加丰富,员工可以跨部门传递思想,甚至可以跨级别表达,保证信息快速流通。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的工作都是跨专业团队完成的,这就可以证明网式组织机构建立的必要性。在这种网络式组织中,企业职工的心智模式通过自我超越而有所改善,员工们的共同愿望建立起来,实施团队学习、系统化思考,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构建起来[6]。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指导
电力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的时候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有关软件的开发和运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系统化展开,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分布进行。
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效率,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组织机构、行政事务、绩效、薪酬福利待遇、员工入口管理以及教育培训管理等等,这些工作比较繁杂,会占用很多的时间,而且还会存在重复劳动的问题,员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7]。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可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够使差错率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可以对业务流程予以规范,包括人员招聘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培训管理等等,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展开,将各种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能能合理划分,将管理流程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战略性人力资源,主要是对员工的职业生涯予以规划,对人力资源成本予以评估,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基于此将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出来,在为企业选聘人才的时候,可以应用招聘技术和测评技术,为了提升组织绩效以及个人绩效,还要结合使用工作分析技术和有关的绩效管理体系[8]。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而是实现开放化,从事后管理转向前置管理,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对最高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关乎到员工团队的质量,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全员参与。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化实施
从电力企业的组织机构来看,存在不稳定性,业务流程也频繁变化,基于这一特点,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变革,在实施人力资源的时候,需要从管理的实际需求展开。电力勘察设计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基础信息管理与统计软件,当软件运行的时候,可以全面采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诸如组织机构方面的内容、岗位信息、有关人员的信息和劳动统计数据等等[9]。人员信息涵盖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基本信息之外,还包括学历信息、工作成果、语言表达能力、劳动合同等等。通过运行该软件,可以将信息管理与统计体系建立起来,包括员工信息、各项评价指标以及报表等等都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如此,人力资源工作网络化运行、流程化管理,而且还降低了管理成本。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电力企业在应用技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并合理应用,对于人文因素予以关注,对管理流程优化,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网络技术,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流程,都会发生改变,各项管理工作统筹规划,并将各种管理技术有机融合,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