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外社区舞蹈艺术管理方式差异分析

2021-11-27常丽萍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形式舞蹈群众

常丽萍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前言

舞蹈艺术在蒙昧的原始社会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舞蹈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嬗变,从封建社会中的祭祀礼仪发展成了现代社会中的高雅艺术。对社区舞蹈艺术来说,这不仅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有效形式,能够缓解现代社会中巨大的生活压力,更是文化交流的特殊手段,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

一、中外社区舞蹈艺术管理差异化分析

社区舞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对象范围而开展的舞蹈艺术编排工作和活动,最早发源于英国,在上个世纪的60、70 年代左右被提出,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备的文化体系。对社区舞蹈的编排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的社会生活做出贡献,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发展[1]。由此可见,社区舞蹈同一般情况下舞蹈艺术有所不同,自身具备一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社区舞蹈具有一定区域性。社区舞蹈是以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和群众作为对象,他们的日常生活动相对来讲更为集中,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出具体的地域单元,以实现针对性的活动开展和管理,主要包括对活动开设地点和实际交通情况的考虑。其次,大众性。相比较于传统的舞蹈艺术来讲,社区舞蹈艺术需要更深层次地考虑到实际传播效果的问题。所以,要从受众的实际特性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中对象的审美和品味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提高社区舞蹈的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同时,对社区舞蹈来说不仅是传播形式和舞蹈内容需要注重到和大众品味的契合,舞蹈场所的选择上也是更为大众化的,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运动广场和公园中,相对来讲更广泛、更自由。最后,参与活动的人群基数较大,出于人们不同的兴趣、爱好的考虑,实际的社区舞蹈设计也更应该遵从多样化的原则,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当前国内外的社区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拘泥于早期的交际舞和广场舞的形式,有些地区更是将高雅的古典舞、芭蕾舞等艺术引入进了社区活动的开展中,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社区舞蹈的丰富性,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国外社区舞蹈管理方式

由于社区舞蹈起源国外,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对西方欧美国家来说,社区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团体体育运动,因此,在进行社区舞蹈活动的管理也更加规范。首先,理论基础较为完备。社区舞蹈起源于英国,最早是著名的舞蹈家拉班提出的,他根据实际的经验确立了社会舞蹈的理论体系,将舞蹈活动分成两种,一种是专业的舞蹈、而另一种就是社区舞蹈[2]。并且也根据心理学、社会学、舞蹈教育学等不同层面的学科知识在其中进行了融合,随着拉班的教学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发展,社区舞蹈的理论和经验在各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传播,这种舞蹈也慢慢成为了较受欢迎的主流类型。其次,西方相关社区舞蹈的民间组织更具备自发性,并且也更加追求专业化的舞蹈形式。例如,在英国伦敦有很多专业化的社区舞蹈组织,例如民间舞社、芭蕾舞舞团等等,居民如果想要进行舞蹈的学习,则可以在专业的舞蹈艺术家的教授下进行系统和专业的练习。同时,西方国家更注重让群众参与进舞蹈的创作过程当中,为了大力推广社区舞蹈艺术,经常会举办一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宣传活动,例如文化节、嘉年华等等,并且也更加在意群众参与性的提升。比如为了全面激起人们对社区舞蹈的兴趣,在伦敦的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组织了上千场的舞蹈表演,并且也在各个城市中开展了丰富的舞蹈体验活动,实现了真正的全民参与。最后,在部分欧美国家,舞蹈的运动形式也被当作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被充分地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实践中。例如在抑郁症、精神病等精神和心理性的疾病治疗工作中,很多国家都应用到了社区舞蹈的方式,针对疾病的特性创编了很多相适应的舞蹈,并且通过实验证明,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助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和恢复[3]。

(二)国内社区舞蹈管理方式

对我国的社区舞蹈发展来讲,其实目前0 还并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仍然处在发展的前期阶段,和西方国家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国内的社区舞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为指导和导向,融合多种社会力量进行创新和安排。其次,社区的舞蹈团体普遍是非专业的人员,舞蹈设置一般来讲更为简单。并且,活动的参与人员相对来讲更加固定,多数为中老年人。从当前的发展现状出发,我国社区舞蹈的开展和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当前的社区舞蹈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实际的活动开展不仅受到了物质基础的阻碍,也因为缺少专业的舞蹈专家的指导而出现舞蹈形式和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次,社区舞蹈一定程度上也会涉及到文化宣传的工作,但是实际的社区舞蹈编排上并没有对文化的融合产生关注,因此实际的文化传播效能不能充分地发挥。同时,在居民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也并没有重视到居民对舞蹈作品背后文化和意涵的理解,而是较为关注到动作和整齐度的层面,不能够让居民深层次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最后,很多舞蹈活动的形式较为单调。当前国内的社区舞蹈形式大多还以广场舞、健美操为主,并没有完全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社区舞蹈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二、创新优化社区舞蹈管理的路径探究

(一)创新思想观念

如果没有思想层面上的转变,则实际的工作也不能真正地获得提升,因此,社区的相关组织和部门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思想,进一步推动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社区舞蹈重要性的认识。相关的文化传播和社区工作部门应该进行工作责任的分化,进一步合理优化基层的工作安排,为社区舞蹈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为了给居民群众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可以和高校建立联系,优化社区舞蹈指导工作队伍的同时,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实现双赢。

(二)利用社会资源

很多社区舞蹈都是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中开展的,但是出于地域性的考虑,和居民相近的广场和公园都是有限的,同时,这些公共场所自身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效能,所以不可能充分地满足不同舞蹈需求的受众。为了解决社区舞蹈场地不足的问题,相关的组织和部门应该注意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学校和机关单位内部的公共体育场所作为舞蹈活动的场地,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活动的开设必需要在单位和学校休息或空闲的时间段,避免对正常工作的打扰。另一方面,社区也可以为社区舞蹈开展相应的活动室,为社区舞蹈提供场所的同时,也能摆脱机关单位等场所的活动时间限制。

(三)融合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在社区舞蹈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到以下三点工作。首先,要根据目标受众群体进行调研,从而真正保证舞蹈文化传播的实际效果。同时,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来说,应该以本土文化为首选,从而进一步引起居民群众的共鸣,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其次,要注意聘请专业的舞蹈人员根据群众实际的舞蹈能力和本土文化的特点进行舞蹈创作,提升舞蹈作品编排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最后,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引入一些文化特色的元素和道具。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而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在进行文化的引入时,可以充分运用一些特殊的道具。例如陕西城市的社区舞蹈可以应用腰鼓道具、北京的社区舞蹈可以引入京剧元素。

(四)贴近生活实际

社区舞蹈的创作也要注意贴合群众的生活实际,很多舞蹈的创作过于追求华丽的形式和艺术的高度,造成了艺术创作不贴近生活、不贴近实际,受众难以理解的情况,这样的舞蹈晦涩难懂、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于群众而言是没有营养的。一方面,舞蹈的形式要贴合实际,不应该过于专业,难度太大的舞蹈不仅受众不易学习,也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社区舞蹈活动的推广。另一方面,舞蹈的内容更要贴合生活。在选歌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因素,选择一些更具备大众性和广泛性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立意上更要契合实际,要能够进行真挚的情感表达,避免过于空洞[4]。

(五)丰富活动形式

提升舞蹈活动的丰富性能够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一方面,应该丰富舞蹈的形式。当前的社区舞蹈活动还拘泥于健美操、广场舞等简单的形式中,社区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创新丰富舞蹈的形式,聘请专业的舞蹈人员来进行教学,一般来讲,较为适合大众的舞种包括拉丁舞、爵士舞等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例如,在节日到来之时开展文艺汇演,为社区舞蹈提供表演舞台;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和讲座活动,为感兴趣的群众普及专业的舞蹈知识;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举办舞蹈竞赛,让群众在竞赛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舞蹈的乐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社区舞蹈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对社区舞蹈活动的关注。通过文对中外社区舞蹈管理差异性的对比,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员应创新思想观念、应用社会资源、融合传统文化、贴近生活实际、丰富活动形式,全面促进群众的参与,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的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形式舞蹈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