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方法探究

2021-11-27董岑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政治

董岑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整体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师范类院校,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练就过硬专业职业本领,切实履行培养高质量“人师之师”的职责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以提高师德师风的建设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是一种十分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感,并且会超越单一化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当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会对于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故师德师风建设十分重要。

一、师德师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系

师德师风主要是有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师德和师风,师德一般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内在精神品质,也就是教师的个人品德修养;师风指的是教师的外在行为展现,也就是教师在教学当中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师德与师风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可以说师德是师风产生的必然基础,师风是师德的延伸。

(一)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环境资源。师德师风建设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也就是说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核心就是价值观,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向大学生展示出当代社会的发展文明以及丰富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内心的共鸣。当教师的师德师风可以被大学生认可时,大学生就会对这位教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模仿作为教师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价值取向趋近教师的价值取向,这也就是教师的导向作用。

师德师风的良好建设会对大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促使教师积极进取,引领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学生与教师是密切相关的,当大学生处在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当中时,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趋向力,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以适应良好的师德师风进而实现自身价值。除此之外,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可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当师德师风的建设在大学生内心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之后,就可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价值观,进而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功能,使大学生可以始终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二)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交往体验。所谓的交往体验就是大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相互往来的体验。这种交往体验应用到教育当中,就是教师与大学生之间通过语言或者其他交流形式所产生的情感交流。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时,就会使得二者之间达到理解协调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十分有利。

在交往的角度去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更加平等,可以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以及教学创造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处在一种平等交往的状态中,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为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二、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企图通过教师的经验传授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但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永远处于较为死板的状态。

(一)教育内容偏狭

许多高校的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时主要以基础政治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内容为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论教学,进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思想的训练。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公德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进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私德培育。当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偏狭性质时,不仅无法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反而会使大学生产生多种困惑,进而导致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二)教育课时不足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模式也是偏正规的讲授。这种教育方式从表面上来看省时省力,也可以达到直接的教学效果,但事实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十分形式化,并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根据我国大部分高校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各大高校对学生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学生在教学当中无法获得强烈的体验感时,就会严重降低教学质量,看似省时省力的教学模式反而会变得枯燥乏味。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方法

(一)深化师德师风认知,创新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师德师风的认知偏重于强调教师在教学的主体作用,进而忽视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视角。甚至有部分高校认为师德师风仅仅是关乎于教师群体,认为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专属特征,没有深入挖掘师德师风的作用对象。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高校对师德师风的认知过于片面。

想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就必须深化对师德师风的认知,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分了解到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深化师德师风认知的同时应当根据教育发展趋势来创新教学观念。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定期组织教师座谈大会,并且可以邀请社会当中的专家学者来为教师传授经验,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重要资源。师德师风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现象,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理以及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完善师德师风的建设,对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建设来引导教师形成优良的道德作风,激发教师群体对师德师风培养的积极性。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的主体作用。并且在招聘教师的过程当中,要将师德作为重点考察内容,为大学生筛选师德优良的教师。

(三)加强师生交流机制,拓宽沟通渠道

加强师生交流机制可以有效拓宽师生沟通渠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长期稳定的师生交流可以产生足够的交往体验,加大师德师风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在加强师生交流机制的过程当中,可以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设置教学评价页面,每当学期末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学号登录评价页面,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当中的网络聊天软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看法,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重视这种非制度性的师生交流机制,创新师生之间交流的形式与方法,通过这种灵活便捷的沟通方式来拓宽师生沟通渠道,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加强宣传

在完善相关教育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工作,在社会潮流的浪潮下与时俱进,使师德师风观念逐渐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真正渗透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与要求教师行为规范的刚性制度不同,教师的思维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断渗透的,在宣传时要注意力量的控制,以免教师抵触过度宣传。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紧跟当前教育的主基调。教师作为师德师风的体现群体,其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加强理论宣传,弘扬优秀师德师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四、结语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当中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寻找到最适宜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在实际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工作。我每年组织全体教师签师德承诺书,督促全体教工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完成师德版块课程。做好每月的师德师风月报和研判工作,推荐教师代表参加师德相关讲座、参加入职宣誓、组织学习《师德手册》、参加学校教职工职业道德演讲比赛等。我及时挖掘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师生创作演绎的优秀红色作品,引导教师不断汲取榜样力量,争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大先生”,争做四有好老师。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政治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