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言处”寻“良宵淡月”
——李清照诗词中的节制思想

2021-11-27韩思璇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愁绪界限景象

韩思璇

(北京大学,北京 100000)

一、节制思想渊源

美学中节制思想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言“恪守某种规则而失去放纵的自由”,恰恰相反,节制就是要超越规则,站在加、减的对立之外。而如何在一般的对立中找到美存在的价值,本文认为其具体的路径如下。

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立的世界中,不论动与静、美与丑、浓与淡都有着鲜明的界限,对立的两端因为界限得以分别,因此才能在不同角度下看出优劣。界限感造就了不同的类别,刻板的规定性标准、棱角分明的“准入规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却消解了美感。节制就是要打破对立双方的界限,使得对立两端能够相通。值得注意的是,打破界限并不是创造一种新的界限,不是在两种对立之间创造一种新的类别,而是将中间的墙打破,看到两端的融汇之处。这之所以是节制的,是因为我们不再会过度追求某种极致,从而放弃掉一些纵容和执念,避免深陷到虚妄之中。

在打破对立的界限之后,还要达成两端的和解,中庸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中庸,并不仅仅意味着取其中间,而是看到在俗世对立之上的“道”与“诚”。也就是说,真正的和解并非拘泥于对立中间的模糊区域,而是超越于整个规则体系,在视角之外寻求本质倾向。除此之外,道家对于“有”“无”的理解也具备节制的意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在这段话中,老子并不是要在“有”“无”之间选择“无”,而是要在看知道“有”的时候还要明白有“无”的存在,从而超越“有无”的对立,如此才能“知黑守白”。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中。

所谓节制不仅在于减少一种“对象感”,还在于实现一种“对境感”,这不同于一般的写实描摹。郑板桥曾言:“三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冗繁削尽留清瘦”并非意味着盲目的缩减,其实更深层意义上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简,不必须要绘画工艺或词藻上的雕琢。但另一方面“顺其自然”也并非是一种对自然的完全的临摹与复刻,更多的是看到其现象背后的体验感。而过多的描摹反而会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雕饰而非本质上。

节制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静”与“净”,另一方面是“淡”与“澹”。同样,理解净不能从乱的对立面来看,理解静也不能从动的对立面来看,真正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安静与洁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是万物天地存在的基础,是一种根本性的本质体现,是一种永恒的寂寞和生命意义。“净”同样也是如此,佛家将心分为“清净心”和“烦恼心”,清净心是指远离于尘世的烦恼,从而能够获得解脱达到彼岸。因此净不能在俗世的环境中考量,而是要从佛家的终极路径出发,即形上的“实相”角度与最终成佛的归属角度。“淡”和“澹”也是如此,真正的“淡”是超越浓淡的,以“淡”为美就是以本真为美。“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澹然是非知识性、非目的性的,它打破一切界限将美融入到敞开的世界之中。因此,不论从哪方面看来,节制都不能囿于俗世的对立之中,而是要打开自我,破除封闭,从而看到世俗背后的本质。

二、李清照诗词中的节制思想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风婉转含蓄,重视情绪的细致抒发。“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中的“故婉约其辞”,其中“婉”为柔美、弯曲之意,“约”为缠束之意,更多引申为隐约、精炼、从而实现微妙的感受体验。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评价《春秋》,这里的“婉约”已经存在“幽隐”之意。宋末沈义父在《乐府指迷》提出对婉约派的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本文主要从心绪、景象、意境三个方面看李清照诗词中的节制思想。

(一)愁绪的节制——情绪的生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首诗中,“独”“闲”“才”这几个字充分体现了对于情绪的“藏”的特点。上兰舟并非围绕着三五成群的好友,而是独自一人;愁绪并非完全深陷于胸,而是两处“闲”愁;连眉头处刚刚褪去的愁情,都立刻又出现在心头。这首诗中所有的文字似乎都在诉说着心情的不圆满,即愁情。但实际上无法纵情声乐(即愁绪)并不是美学意义上的节制,李清照的节制实际上体现在连其愁绪本身也并非是完整的,而是一丝一缕浮现出来的,即所谓“闲愁”。再比如在《点绛唇》中“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并非千愁万绪在一瞬间爆发至心间,而是“一寸愁千缕”,即愁只有短短一寸,但却会被撕裂至千缕,以一种极具张力的形式扰乱着作者。

正如上文所言,节制不仅要打破对立两端的界限,还要达成两者的和解,从而超越于对立之外。不可否认的是,李清照诗词中的愁绪大部分都是在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儿女情长,似乎并不符合上文提及的超然的态度。但实际上,“作诗”这一行为本身却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即我知愁绪无可改变,便让它通过言语生发出来的态度。在生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宣泄掉愁绪,还能够帮助进入一种至高的境界中。这个路径有点类似于佛教天台宗的“观烦恼心”。既然具备“烦恼心”已经是事实,那么如果虚妄地执着于去掉它,只能是“妄上加妄”。由此,把注意力集中在“烦恼心”上,将注意力脱离于那些造成烦恼的尘缘,这样烦恼心反而会消失。因此李清照对于情绪的处理之所以是节制的,是因为它没有刻意掩盖愁绪从而让愁绪进一步滋生,反而是自然地让它生发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生发”并非意味着纵容,而是一种“止”,即可以通过生发来阻止心中的苦闷。因此表面上,诗词整体上被阴郁的愁情所笼罩,但本质上却通过诗词的形式抒发出来,反而构成一种愁的“止”。

(二)景象的节制——中和与留白

李清照的诗词除了对愁绪的节制之外,在塑造景观上也极具内敛之意。“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这首诗所描摹的景象多有破败低迷之感,在醉醺醺的视野下,一切景致都变得模糊而寂然。残落的梅枝、被酒醒扰破的春睡、微微下坠的翠帘、散发着清甜余香的残蕊等等,这些景物的塑造都在试图营造萧索寂寞的环境特征。然而,美学意义是上的节制并不在于营造与高昂、繁华的世俗美景的对立面,而依然是要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并试图达成和解。比如“酒”本具备世俗意义上的繁华意象,或者作为愁绪抒发的工具,但在本诗中的酒却只是平淡中的一种铺陈,即在平淡中烘托一种沉醉、模糊的景象。这既没有脱离酒的本质特征,又不流于世俗对酒的理解。再比如“春”本是盎然的、积极的、活泼的意象,但在本诗确实朦胧的、沉醉的、残破的。从另一角度来看,早春本身就是具备这样的特质,整体的结合又不显得突兀冗余。在打破对立之间的界限之后依然能达成和解,而不仅仅是生硬地将对立两端杂糅在一处,这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除了上述对于意象内容的中和是节制的之外,李清照在景象的输出上也是节制的。她并没有陈列出房间中的所有景致,或者从宏观角度笼统地给予景观以概括,而是仅仅以几处细节点缀。比如一支残落的梅花,摆在哪里、从何处摘取都无从知晓;“翠帘垂”,来自哪个房间、为何要描写这处景致,也是作者没有直接写出的。散落的细节输出并非无效,而是能够支撑其整个景致的描摹,留白地刚刚好。而整体协调的氛围又增加了无限精妙的感受,反而达到一种完满的状态。李清照对于景致描摹的吝惜是节制的,但这种节制不仅不会为读者读诗造成阻碍,反而会增加一份全新的体验,从而将“象”引入到一个超越的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之间。这是留白的重要意义,也是节制的重要意义。

(三)意境的节制——澄明的世界

节制的最终,是脱离于世俗的对立之外,从而看到世界的本质倾向,而进入一个澄明的世界中。世界的敞开,其实并不是让世界活过来,而是要祛除自己心中的遮蔽,从而“看世界活”。正如陶渊明的诗云:“任真无所先”。进入到澄明的世界中去,需要荡去世俗中的名利,才能看到生命的本质。这种澄明之所以是节制的,还是在于它能够超越世俗的对立,不追逐于对立的任何一端。因此对于意境的探寻要超越“象”之外,正如杨矗在《意境说的建构性阐释》中所言,要将意境“生命化”“人生化”。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满庭芳·小阁藏春》本是寂寥的愁绪涌上心头,“无限深幽”,但仅仅一手江梅,就能带给作者无限的欣慰;临水登楼望江梅固然好,但怎能比亲手种植的快乐;梅花虽饱经风霜,却依然能在风雨中傲立,这也如同作者个人的生命一般,在家庭变故之后依然能存留欣慰。最后,作者无法用言语表达所见所想,便索性放弃,独留一盏淡月任其疏影风流。整首诗的表达,都蕴含着作者豁然的人生态度:心中积愁,赏梅便罢;梅花傲然,物我相融;难言之处,淡月疏影。不被世俗的变故左右,不压抑自然的情绪,真实地感受身边的景致,甚至连不知如何继续表达都不强求。这首诗的世界便是澄明敞开的,作者描摹的景象只有寥寥几笔,但是背后的心境却无限广阔,这便是因为她已经祛除了所有遮蔽。这遮蔽包括情绪的遮蔽、包括人与物界限的遮蔽、包括景象局限性的遮蔽、也包括言语传达的遮蔽,但这些遮蔽作者都淡然处之,反而能够实现通达,从而实现意境的“生命化”“人生化”。

三、结语

本文从情绪、景象、意境三个层面看李清照诗词中的节制思想。在情绪上,尽管李清照的诗词中多笼罩着愁绪,但这份愁绪并非扑面而来,而是突然浮现出的“几缕”,构成一种对立的和解。除此之外,诗词创作作为一种情绪的生发模式,反过来还进一步制止了愁绪的滋生,也构成一种节制;在景象上,李清照一方面对普遍意义上的某些意象进行重新诠释,另一方面也在输出过程中给予意象一定的空白,在细节中将审美体验提升至新的境界;最后在意境上,李清照又进一步抒发了其澹然的人生态度。节制思想并非能够简单通过言语表达,而本文的全部内容都建立在读李清照诗集的个人体验上,而并不是某种规则,想必这也是节制的精妙所在。

猜你喜欢

愁绪界限景象
界限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间隙
风起了
过去
The Land of Nod
影 子
杯中异景
破次元
冬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