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阈下的新闻标题翻译

2021-11-27骆梦诗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生计目的论

骆梦诗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民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升,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深入,当代社会对于了解和关心世界时事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新闻作为文化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获取信息与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新闻的翻译,尤其是起导读作用的新闻标题的翻译,对信息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题好文一半”,人们往往会在众多的新闻中通过扫读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解。作为新闻的门面,新闻标题的翻译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

新闻标题通常运用短小精悍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快速筛选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对于新闻标题特点,也有很多不同的表述,《英汉翻译教程》一书指出[1],英译汉中汉语标题首先要求言简意赅、具有导向作用,即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偏离和扭曲新闻原意,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主题;其次应突出重点,有侧重;最后文字对仗工整,富有文采创意,传统汉语新闻中的标题,多采用主谓结构,名词短语或俚语等简短对仗的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吸引读者兴趣。

二、目的论

目的论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赖斯提出的“目的论”被认为是对功能主义“等值”翻译的进一步突破,成为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该阶段理论强调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形式和交际功能上的对等。在理论扩展阶段,从翻译的“目的法则”扩展到“连贯法则”。弗米尔认为翻译首先是一种传递,通过这种传递,语言和非语言信号可以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传播。最重要的是,翻译仍然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行为,伴随着特定的意图。[3]“忠实原则”的提出使功能主义目的论翻译走向完善,形成现在的目的论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最核心的原则,即翻译应该在考虑文本翻译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和运用翻译策略,使其在目标语境中能满足目标语受众所期待的语境和文化。忠实原则是指不违背和扭曲原文意思,但不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内容和结构的一一对应。[4]为了保证目的语的可读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准确传递原标题的信息外,还要使目的语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表达方式,这就是连贯原则。新闻标题翻译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信息功能和审美功能[6],即将外国媒体的新闻转译给中国读者,并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标题翻译

新闻标题的翻译同文学作品和科技学术作品的标题翻译都大不相同。既不能像文学作品的翻译那样过于委婉和含蓄,也不能像科技翻译那样字对字、一板一眼。新闻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信息,标题应以最醒目的方式让读者抓住文章中最重要的信息,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连贯原则与忠实原则。[7]因此,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标题翻译首先做到简要而意达,其次要尽量达到文辞优美对仗工整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1:Coronavirus:Japan declares virus emergency in Tokyo as Olympics near

China Daily:东京奥运会临近 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X:疫情快讯:东京奥运会临近 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China Daily 中给出的译文虽然用词较为简洁的概括了新闻内容,主谓结构,文字对仗工整,体现了中文标题的魅力,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是主题不够突出,没有明确指出日本是进入疫情防控紧急状态的文章主题,如果像英文译文一样加上添加导航性词汇,译为“疫情快讯:东京奥运会临近 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则更能明确文章主题,抓住读者眼球,能够很好地吸引对疫情比较关注的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例2:China is a nation of tea-drinkers,but coffee is taking off

译文:在中国这样的饮茶大国,咖啡却开始走红

X:茶饮大国,咖啡飘香

L:茶饮大国却遭咖啡走红

此例为《经济学人》中国专题新闻标题,网络译文将标题译为“在中国这样的饮茶大国,咖啡却开始走红”,若是作为一句话进行翻译将前半句弱化为状语而重点突出后半句话的处理十分精彩,但直接用来做标题,不符合新闻标题翻译短小简洁的特点。汉语新闻中标题多用简单明了的词句而很少使用完整的句子,简洁明了的新闻标题可以用最少的字词或最短的句子表现新闻主题,做到言简意赅。若采用省译的方法直接译为“饮茶大国却遭咖啡走红”作为标题则精简很多。但“饮茶”是动词,而“咖啡”是名词,整体不够对仗,优化用词译为“茶饮大国,咖啡飘香”解决了对仗问题,使标题简洁明了,且运用“飘香”一词使表意更生动可感可知,一下子能够吸引住喜欢咖啡的读者的注意力。

例3:Researchers create nose-only COVID-19 masks to wear while eating

译文:墨西哥推出鼻罩,网友:自欺欺人,你开心就好...

此标题选自China Daily的一篇娱乐新闻,若只按英文标题翻译前半部分一方面缺乏吸引读者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对新闻主体内容的表达有缺失,译者将鼻罩推出后大众的响应通过“网友:自欺欺人,你开心就好...”体现了出来,概括了新闻中描述的大众对此事的态度,起到了对读者阅读和理解的导向作用,同时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和阅读兴趣。

例4:Obama to discuss war on IS with G20 leaders

译文:奥巴马将与G20 领导人讨论打击IS的问题

此例句为国际政治新闻标题,如果我们将此标题进行直译,那么译句为“奥巴马将与G20 领导人讨论关于IS的战争”。这个新闻的标题直译译文非常生硬,而且“war”在这里译为原意“战争”也并不合适,因此我们将这个标题进行增词“......的问题”,译成“讨论打击IS的问题。”,既表达了原有意思,同时也不会使读者感到突兀,也符合国际新闻的标题文体。

例5:Soil and Livelihoods Erode Without Trees

译文1:树木孕育土地民生

译文2:没有树木,土壤就会受到侵蚀,生计就会受到损害

译文3:树木不存,土壤破坏,生计维艰

学生译文1 中将标题进行了意译,将否定句转化为了肯定句,简化了标题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原文否定句对于树木的强调程度,这里运用否定更为合适。否定形式下,汉语中没有一个像“erode”一样的词可以同时可以与“土地”和“民生”搭配,需要分译为两个动词,直译为“没有树木,土壤就会受到侵蚀,生计就会受到损害”准确传达了原文意思,但作为标题略显冗长。在学生译文3 直接将标题译为了三个四字词语,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意思,还朗朗上口,具有节奏美。但是逻辑不够清晰,不能准确判断出三者的因果关系是三个并列的事件还是“树木不存”是“土壤破坏,生计维艰”的原因,抑或“树木不存,土壤破坏”是“生计维艰”的原因。因此在“土壤破坏,生计维艰”前加上“则”一字,译为“树木不存,则土壤破坏,生计维艰”使得结构凝练,逻辑清晰。

例6:Melodies Their Composer Never Heard

译文1:未闻曲音的作曲家

译文2: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篇文章整体用词较为华丽且很有韵律感,原文体现出了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和口吻美。在对标题进行翻译时,要参照文章整体基调和风格。如果将标题直译为作曲家从未听过的曲子,虽然也表达出了原文意思,一一对应,但与整篇文章的语言基调不相符。译文1 中运用了四字词语,在汉译的过程中会大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在译文2 中,直接将标题传达的意思转化为中文中的一句诗,在不曲解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性,体现出了韵律美和意境美,增加了可读性和阅读兴趣。

四、结语

从目的论出发的新闻标题翻译注重信息传播功能和审美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标题译文应与原文功能对等,符合目的受众的认知、阅读习惯,能够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而不是仅仅追求与原文的表层形式对等。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生计目的论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来自稳定同位素分析证据 鲜卑族的生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