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探析
2021-11-27高国畅
高国畅
(河南省虞城县广播电视台,河南 虞城 476300)
引言
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辨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新闻敏感性的深刻内涵
“新闻敏感性”这一术语,从层面上看,首先它是一种能力,一种足以将记者与普通人群区分开来的能力。在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里解释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其次,它是一种判断力,看到就应该想到是否有用,是否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即在给定的时间限制下,对无数可能的个别、特殊、具体事物或现象做出一定的判断取舍。第三,它是一种观察和感悟的习惯,对事物或现象要学会善于观察,是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有足够深刻的感悟。
具体地说,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实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
二、记者与新闻敏感性的关系
在信息传播时代的今天,新闻媒体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就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记者们提供了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从事新闻宣传的记者,特别是一些刚上班的年轻记者会感到新闻信息的困乏或者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新闻敏感性。
作为记者,他的天职就应该是把有价值的信息向受众传递。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有发现、获取、梳理、传递等环节。从直观方面来看,发现就包含有记者对事物的敏感性。从概念来看,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而敏捷地辨别和捕捉有价值新闻的敏锐感知能力。它是一个记者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优秀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要求。新闻敏感性较强的记者,能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能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遇见并捕捉到接下来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新闻。譬如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可预见到将会发生哪些灾害,哪些险情;某项政策出台,会给哪些领域有促进作用,给哪些人带来实惠,可引发出哪些新闻事件的发生。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是以对“宣传气候”的准确把握为依据的。因此说,做个有心人,这就决定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从事职业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提高素质的必备条件。
三、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都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等于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天天发生,但要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才有传播报道的价值。这就需要具备几个能力,一是判断的能力,即在众多线索面前,判断出哪些是可能导致有价值的新闻发生,在同一新闻事件诸多事实中,判断出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有宣传价值的;另一方面要在诸多新闻事件中,判断出哪些新闻事件具有时效性。三是要具备捕捉能力。发现新闻事件或线索,判断出是否有宣传价值,接下来就是捕捉。通俗地讲就是能及时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如不及时进行采访,新闻就会成旧闻,隔夜黄花就会无人问津,一旦预测将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就要抓住不放,通过层层深入,将它公诸于世。四是要具备灵感意识能力,见奇就要觉得奇,见怪就要讨个究竟。采访一个会就要意识到会中透漏出的信息的有用性;一个项目开工建设,就要意识到接下来将会有建设中期,建设后期,建设后带来的效应。总之,有灵感意识,再加以分析、判断、跟踪采访,就能把敏感性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帮助找到想要的目标。
四、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新闻敏感性是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看是偶然,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锻炼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积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
1.要培养自己的灵感观。大家都在找新闻拍新闻,有的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线索,有的却找不到下手之处,这就需要灵感或直觉来支撑,凡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看到闻到的事情都要把它视作自己所需的东西加以记录,加以分析判断,去其精华加以提炼。
2.培养自己的反应意识或识别意识。遇到一个事件的发生,就要在第一时间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哪怕是直观地看一样物品,都要想着这样物品是否有特别之处,有没有新闻报道价值,有这样的意识,就会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
3.培养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俗话说得好,爱一行才会钻一行,才会舍得把自己的精力投进去,碰到一件新鲜事,就要把它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情来对待,经过判断有价值,跟踪追击,就能成为不断培养起自己的敏感性。
4.善于学习和总结。这里所指的学习,不是仅指学习书本,更多的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在做,自己也在做,别人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好,自己却无建树,这就需要进行认真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懒惰性,学习他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敏捷反应,学习他人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在新闻路上越走越宽。
五、结束语
总之,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增强敏感性,才能迅速判断出新闻典型的时代意义,也才能识别出新闻事实背后的有价值的新闻,创作出有时代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