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11-27魏敏敏
魏敏敏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八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新课改实施以来,自主学习能力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段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否有效地达成。对于传统的课堂来说,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对于自主学习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地发现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强化学习任务驱动,构建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一、培养主动学习习惯,深化自主思考能力
良好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基础,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开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习惯为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容易被周围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这种自由散漫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主动和家长沟通,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习惯入手强化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养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想要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发展,教师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入手,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大量做习题的方式去强化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或者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练习中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死板印象。教师要意识到,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其具备全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现实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强化其思考习惯是实现其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当中,以此来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深化其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强化学习任务驱动,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想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学习成绩,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为其指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细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提出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强化学习任务的驱动过程中是监督和检查,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主探究最终完成任务内容。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让其带着紧张感来探究相关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让其猜想这节课程教学的重点,完成课程讲解后,教师结合操作验证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课程结束之时,教师随机提问几名学生,让其总结课堂的学习内容及其掌握情况,接着再请几位同学对这几名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学生的思维始终紧跟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进行,在适当的压力下,引导学生带着较高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1]。
三、构建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科学化的教学流程来安排自主学习活动的进程,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固定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学计划都有比较固定的模式,所以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进而掌握教学内容的具体知识。但因为教学过程的动态化特点以及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影响,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查时,经常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教师要带着从容的心态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有序发展。比如在讲解行程问题时,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其现有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不能完全支撑其理解相关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这节课程知识的讲解时会面临一些挑战,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教师怎样讲解,依然会有一些学生对相关问题不够了解,始终弄不清楚具体的含义,甚至有些学生对于题目的内容都看不明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仔细耐心地向学生继续讲解之外,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对问题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后在轻松开放的氛围当中和学生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交流,可以结合一些多媒体课件来展现行程问题所涉及的几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将视频和图片当中的内容与书本上的知识点相对应自主分析并主动探究其中各项元素之间的联系,使其在轻松自在的氛围当中实现主动探究,以此来掌握知识的深层次含义。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入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宽度等,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