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的思考
——以山东省青岛市J 区农村为例

2021-11-27张晓倩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人居污水整治

张晓倩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000)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标志着我国的“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就是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在这一变化的中,农村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在农业农村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农村环境承载力不断处于极限上下。从农民的生活环境入手,从生活水平方面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着重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改善,从而切实感受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带给农民的美好生活。根据山东省的政策《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1]因此要建设好农村人居环境就必须要坚持“群众视角”,农村环境污染来源呈现多元化,村民的愿望和需求也不断丰富,亟需我们对于人居环境的整治给予思考和解决。[2]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对农村环境有效治理,能够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的健康以及生活水平都有提高,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更利于农业的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需求,从而逐渐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村更加城镇化,加快农村的发展。

(二)理论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和长远利益,以乡村振兴为统领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另外,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可以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理论体系。农村的人居环境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民众自身的意识方面。农村的人居环境不仅需要加强治理,还要加强保护和保持。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垃圾处理问题的认识不明晰

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青岛市J 区的部分农村的垃圾分类主要可分为:纸箱等可回收的物品、养殖动物的粪便,厨余垃圾等。但是在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分类垃圾时,常常对这种回收有价值的废旧纸箱等材料,厨余垃圾是农民日常垃圾的主要构成,而生活中其他种类的废弃物,农民没有去分类的意识。[3]从年龄层面来看,农民随年龄阶段对垃圾分类的意愿也有不同。处于青年时期的农民,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年纪大一点的农村老人,可能因为精神和身体上的部分原因,也没有精力对垃圾进行比较繁琐的分类。从性别层面来看,农村女性主要承担家务劳动工作,而男性主要承担一些重大的体力劳动,因此在农村,能够接触垃圾分类的人群大多以女性为主。从受教育水平的层面来看,随着教育年限的不断增加,责任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也有所增强。不同的教育水平下村民垃圾分类意愿有明显的差别,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更能接受垃圾分类。相比较城市来说,农民中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数是少的,所以对垃圾分类不报有积极态度。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村民认为垃圾分类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农村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时,难度较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受严重的传统文化的制约,农民很大程度上是消极、被动,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不利于有关人居环境活动认识的健康发展。不论我国经济如何发展,制度体系如何健全,都不能必然带来农民主人翁意识的增强。而要坚持有主人翁意识,农民必须要有公德意识。随着农村社会逐步向现代化迈入,农民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但农民公德意识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譬如,在享受自身利益时,忽略应尽的义务;有需求时占用一定的公共空间,当面临公共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时,却认为跟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从根本上讲,他们未从集体的利益考虑问题,尽量不去损害自身的个人利益,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另外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参与意识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J 区某个农村的环境治理过程中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好的,村民开展环境治理的公德意识和参与意识就高。[4]

(二)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效率低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而农村污水的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水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等。山东省农村的多半与位于山区或者半山区,地形复杂多样,相对于城镇的生活污水来说,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存在着分散,不利于收集的特点。在选择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和技术时,必须要考虑每个农村的地形地势。政府把城区的污水处理方式照搬到农村,没有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处理模式,让农村大多采用“统一管理,集中入站式处理方法,实用性不高。而农村污水流量来源复杂多样,这种实际情况违背了集中入站式的污水处理办法的初衷。大多数村庄的道路已经水泥固化,在进行污水管网铺设的时候需要对地面进行切割,再加上山东省农村丘陵地区地势高,村庄居于坚硬的岩石上,铺设的污水管的工作难度和花费成本高这就导致主干道污水管网不健全。相比城区,农村地区经济技术基础较差,排水管网尚不完善,农村家庭较为分散,建造类似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不是一个好办法。

在农村治理污水的过程中,一直以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没有从群众出发。农村的污水治理过程是需要明确政府、社会环保组织、媒体、村民的之间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几者的关系和责任界限还是模糊不清。政府在农村污水治理的过程中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但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到位。一直以来,政府在对前期的污水治理方面投入大量工作和资金支持,但是对后续的资金支持以及建设方面不能及时对应。污水治理不能单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需要各主体的支持和帮助,一是因为每个主体所处的社会背景、掌握的资源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大的差别,每个主体擅长的领域也有所不同。二是每个主体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各个主体之间不断进行沟通、交流、共享。三是政府失去了与社会环保组织、农民群众的双向的密切互动交流。这使社会环保组织不能有效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不能与政府进行有效率的交流,更不能把有效消息传达给当地村民,削弱了政府与村民的链接。[5]

四、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的对策建议

(一)盘活农业产业,自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发展农村经济可以为在治理农村环境时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村民的收入增加也会影响带动自身的精神文化和人居环境的需求增加。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改善是打造产业融合的第一步骤。很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政府对农村道路的畅通和养护管制。很多情况下农村地区对于前期的道路建设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金,而对后期的维修、养护上不太重视,对农村产业的后续发展造成影响。很多产业对于道路畅通、便利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坚决做好道路限制措施,违规、超重的大型机械车辆严禁上路通过。道路绿化设施也要及时加以保护,保护路基安全。[6]

另外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的政策实施节点在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以及新冠疫情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让每个乡村都有发掘属于自己的资源优势,如何让每个乡村有能力扶持不同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根据地区特色,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发展因地制宜的产业,让农民自发参与当地的环境整治。在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乡村记忆点的保护,借鉴和传承当地的建筑特色、传统手工艺技术等来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关系着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由物的改变转向人的改变,就是要发展为“人”体验为主的旅游。[7]将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好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

另外根据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及其产业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旅游、周边产业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8]而要提升当前农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拉长产业链提高价值。提升农业质量就要求当地的农村环境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客观条件上以及促使当地农村居民自觉整治环境。当前很多省份的农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等粮食绿色高产的示范区,通过打造绿色、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并进行农产品的精加工带动农产品的产品升级,不断打造如粮油、水产加工的优质高附加值的食品产业链。[9]

(二)明晰各个主体的责任界限,加强信息互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还需要争取多项专项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项目。另外,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列入财政的预算项目,切实要求相关部门妥善利用相关资金,办好事、办实事。另外,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治理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力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将农村人居环境的纳入到市场机制中去,吸引社会以及民间资本积极投入,通过打造生态旅游、生态农庄、农村休闲旅游等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资金的不断丰裕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的农村人居环境。

在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时,应该有明确的责任意识。政府在下发某项政策时,同时会把某些权力下放到某些非政府组织,与此同时将责任转移了。但这种转移便会使不同群体的责任界限变得模糊。因此,明确各个主体的的责任界限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各主体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分享信息资源,营造各主体、部门间的既合作又监督的氛围,避免出现信息、资源不充分,沟通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进程受到阻塞。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自主自治的机制。地区政府可建立高效率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当地村民可以通过此平台分享各自所掌握的资源,政府也可在此平台上实时更新政策资料,以便各主体随之掌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新动态和建议措施,从而实现政府、社会环保组织、村民多向关系信息链的流动建立。

(三)开展环保教育宣传活动,让整治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让当地村民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认知。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视角下,要从一而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勤俭节约的文化,推动有意义的环境氛围来影响村民的自觉行动。

发动农民群众做好自己手头的份内事,积极让农民参与到环境整治的工作中去。坚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开展农村的环保教育活动。对群众的行为进行培训指导。比如,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村民盲目的使用农药和化肥等。造成大范围的污染,加重了农村废水治理的难度。因此,帮助农村居民切实体会到当先农村环境的问题所在以及目前环境问题的危害及其发展趋势,能够让农民认识到积极参与环保教育行动是有必要。通过相关的农业技术和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到使用有机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方便,同时又处理了农村中的过多的牲畜粪便,更有助于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习惯,从客观层面上让村民感受到爱护农村环境是有利于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主观层面上也让村民体会到积极参加农村环保教育活动,让整治成为自发行动是一种社会责任。

首先,很多情况下一项计划的开展离不开一小部分人的宣传和动员。要营造一种大家认同的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环境需要干部加强引导。村干部始终要做好带头作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其次,要利用好村内一切可以发挥宣传作用的基础设施,以村为单位,利用村委内的广播等播音设备,将有关环保整治行动进行反复播报,也可在其中播报对农村环境整治有贡献的村民,不断宣传,让村民耳濡目染。在村内设置宣传栏、横幅加强宣传,也在村民的认可下,在居民屋的外墙上绘制有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的插图和宣传标语。通过改变农村的环境氛围,让村民认识到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可以利用乡规民约,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环境整治中表现优秀的村民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最后,现在农村很多村民离不开网络沟通交流,而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也可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行动增添活力。因为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功能,通过借助本土很多的网络流量红人、优质博主借助微博、抖音等各种短视频播放平台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教育活动进行推广传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环保行动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人居污水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污水罐坍塌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