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

2021-11-27张秦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生态

张秦

(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地区 844000)

引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不可避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以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良好发展进程。想解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就必须加强新时代的生态环境建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责任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能够细化生态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明确相关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让绩效考评结果更加细化、直观,公众也能够对绩效考核结果做出全程监督。同时,还能明确各个部门责任边界,在后续的追责环节,可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对奖惩制度、评分细则、具体指标做出量化处理。

(二)有效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各有差异,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微观层面评估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推进监管的顺利开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1.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从 1973 年到步入新时代,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从宏观指导到立法,从大气、土壤、水,到退耕还林、防风固沙……越来越细致的工作部署体现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和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正在做深、做细、做实。

2.污染治理持续加强进入新时代,我国先后发布实施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展开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重点保卫战;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夏季 VOCs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尾矿库综合整治等重点专项行动,通过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和监督,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人民的环保素质和福祉意识不断增强。

3.生态保护和修复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由过去的自然修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通过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我们的生活家园日益变得美丽动人。

4.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我国先后颁布实施和修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环境立法中,强调预防为主,逐步形成了源头减、过程控和末端治的管理体系。同时不断强化能力建设,依靠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能力化建设轨道。

5.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度持续提高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自治,公众参与”的原则。多年来持续通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通过媒体宣传与监督、教育培训等方法,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总之,我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显示,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所改善,可持续发展指标不断攀升,社会民生进步明显。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国内大部分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处于中低阶段,就业压力、老龄化问题以及还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都使我国社会经济仍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社会经济发展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较大短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成本高、极度脆弱的自然环境问题都给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构成巨大压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措施

(一)健全污染防治制度和标准体系

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用严格的制度约束生态破坏行为、用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有: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科学合理制定和健全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机制和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和细化等。

(二)科学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

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对当前的生态环境进行控制和治理,也要对过去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按照我国构建的“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积极推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目标,通过逐步提高我国森林保护和建设成效、逐步改善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等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修复。

(三)推进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

在现如今环境监测业务开展进程中,环境监测部门为了可以与新时代环境维护工作更好地贴合,加快了自身的改进的脚步。在目前环境监测部门革新进程中,其运用垂直管控的模式,就是由省级监测部门统一管控,并实行环境考察。市级环境监测部门作为省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下属机构,依据省级需求来施展环境监测业务。经过进行垂直管控变革,成功地推进了环境监测部门的进展,达到了对环境监测员工的科学化管控,并且在日常环境监测业务开展进程中,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也在持续的改进自身的思想和服务理念,尽力提升工作品质,以此推进环境监测业务有序进行。

(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环境监测业务作为环境监测部门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经过开展环境监测来为环境修护工作供给关键的数据支撑,所以较于环境监测部门来说,环境监测品质是其存续和进展的关键根基。在日常工作中,环境监测部门必须持续改善自身的内部管控规章,建立一套完备的环境监测管控系统,建立地区范围内的互联网环境监测,由此各环境监测分支可以将所监测到的情况尽快实行传递。这时也要设立完善国家级别的环境监测部门及省级环境监测部门的直接领导体制,持续完善环境监测管控体制,努力对内部管控实行革新,全方位提高内部监测品质[1]。

(五)运用较为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情况下,环境监测水平和仪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目前环境工程建设中,更多的先进环境监测设备已经投放运用。在这个新情况下,相对环境监测部门来说,必须建议相关人员积极对新技术和新仪器进行学习,同时关注日常业务中的学习工作,按时进行技能比赛,用以推进环境监测业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准的提高,更好地提高环境监测业务的品质,完成对大气、水以及土地等污染行为的全面整治,为生态环境决议提报合理、准确的数据支撑[2]。

(六)强调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首先,要跳出“治污”的天花板。既然是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就应该是生态环境治理,而不只是治污。其次,生态环境工作一直强调源头治理、风险预防及损害担责原则,只有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治污才有先进性和解释力度,才能实现精准。最后,科学技术与法治理念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两条腿,而精准治理是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精准治污类似精准医疗,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在生态环境领域,只有掌握全产业链、全过程、技术进展、制度体系以及权益平衡,才能实现精准治理[3]。

(七)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议

关注生态系统中水资源承载力,重视水资源监管,对水库、河流、人工水域等加强治理,保证公共水环境的清洁,控制好水源水质,对于印染、纺织、造纸等行业,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污水排泄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酸化,大力强化对城市水环境的治理。目前,我国使用的水污染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需结合各地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环保基础设施、治理任务来选择处理方式,并培育城市水污染治理专家团队,定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研,促进当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形成联盟,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创新研究,促进知识成果的共享。重视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控制好人畜粪便、医疗用品废弃物造成的二次污染,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的废弃物进行科学排查和监管。各地要设置专项环保资料档案,推行“一企一档”“一事一档”管理模式,确保各类环保事件能够数据准确、记录详实,以便第一时间发现环境污染苗头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继续巩固固体废弃物治理成果,发挥“鲶鱼效应”,在各城市之间相互比较、交流,定期开展治理工作大会。控制大气污染,加强粉尘、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固体颗粒物的治理,对水泥行业、餐饮服务业、电力行业进行全面监管,将污染较大的车辆淘汰,推广清洁能源,预防酸雨的产生。继续强化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现代化设备,培育高素质环保技术人才,打造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空气污染信息数据,对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了解大气污染成因,根据原因制定解决对策,让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更具针对性。政府要负责环保产业项目的落地,明确环保治理的总体战略框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的流动,完善环保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提升准入门槛,分阶段设置环保产业目标和任务,促进环保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增加生态保护的投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展融资渠道,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发挥出政府在生态保护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事业[4]。

结束语

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合规机制,落实致因人担责原则。将严格环境执法转变和内化为企业自愿型的自觉守法。强化企业环境专职人员和专门环境合规制度建设,加快和综合促进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向环境许可制度的程序融合,在保障环境利益的同时加快环境许可审批程序[5].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保护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