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铸牢
2021-11-27刘有为
刘有为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99)
一、概念的提出
习总书记在2014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特别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1]”,到在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并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以及2018 年3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再到2019 年10 月31 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那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所有的这些都在表明,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理性共识,也是一种贯穿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认知思维,也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更是系统完整的伟大实践建设工程。
从以上的脉络可以很清晰看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是逐渐显现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到的是最高层对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决心与意志。
二、名词的构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是一种意识形态,所谓的意识形态是指一套有关理想的社会秩序是怎样的以及如何达到理想的社会秩序的信念体系,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等因素影响。相对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治符号的一种,当然也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进行快速的传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更是人类通往所期望的理想彼岸政治生活的一座桥梁。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所言,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思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3]。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可以说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的公约数,人们聚在一起所组成的团体通过一个共同的思想意识把大家的想法凝聚在一起,所追求的就是全城邦的最高的善,也即是至高无上的善。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识形态是最为一般、最为基础的政治态度,个体在具体政治议题上的倾向受到意识形态的“态度约束”。研究表明,持有相似意识形态的民众更容易在具体的政治议题上达成共识,而持有相异意识形态立场者则会在具体议题上产生纷争[4]。因此而言,如果全社会多数的民众所拥有的是同一种意识形态的倾向,而在具体细微的操作层面存在着部分分歧,那么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达到的预期是良好的,反之则是对国家的一种灾难。
所谓的构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认为学习是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构建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过程中完成的。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知识于文化都是通过某种多项的政治互动完成的,同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建构出来的,那么它背后的所被人们所认同的价值是通过什么因素显现的呢?很明显,文化所起到的重要粘合作用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层面。民族的认同则始终是文化的一种认同。从古至今,中国的民族认同着重强调的是文化的同一性,正因这种包容非排他的特点,中华民族才得以蓬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民族集团。陈寅恪先生认为:“汉人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5]。钱穆先生也认为,夷狄与华夏的区别在于文化而非血统,“诸夏而夷狄则夷狄之,夷狄而进乎诸夏则诸夏之”[6]。李大钊认为:“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由来之数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族,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也久矣,此实吾民族高远博大之精神有以铸成之也|”[7]。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的文化,行同一伦理,俨然一个家庭。世界上的民族,我们最大,世界上的历史,我们最长,这不是偶然,是当然。‘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句话,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实的事实”[8]。据此而言,中华文化并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也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共有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种基于多民族文化特质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的国家,在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心目当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通过以上的论述,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为实现至善的理想目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合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
三、如何铸牢
目前,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热议话题,从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9],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增强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政治、利益认同[11],完善地方民族团结立法[12],整合各民族文化资源[13]等多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学界大多数是从历史、制度、国家、心理等角度,具体阐释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鉴于专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会从该角度出发并结合当下中国特殊的话语体系,探讨如何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是由他们共同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并且是社会个体对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客观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心理反映和主观感知。从唯物史观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在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在说明经济作为物质社会进步的基础重要作用。而根据西方的经济学原理假设认为,人是自私的,时刻都在追求着利益最大化,更多的是在强调人是作为“经济人”而存在的,如果不认可该观点,那么经济学说也就不存在了。在分析相关案例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解释很多的问题,这种理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是通用,毕竟该理论就是发源于西方。但是,该理论在中国却无法解释很多的问题。比如:如果按照人人都是自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来看,当年的红军在长征路途中的很多事情根本无法解释清楚、再比如当年新中国新成立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种种封锁,反而研制出了各种武器装备的情况、又比如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一定要付出巨大努力解决困扰整个人类很多年的贫困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从西方舶来的经济学更是解读不了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相较而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解释当下的中国事情更加具有说服力。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4]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以史为师,我们可也以从古代的史实从了解经济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根据《史书》记载,汉代匈奴人的生活是,“皮裘蒙毛曾不足盖形,复不去夏冬不离窟”,直至“仰中国丝絮而后衣之。”因为经济层面的紧密联系,匈奴人开始逐渐向往汉朝,故有“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与长城下。”在同一时代,鲜卑“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15]再到后来,《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一段西域于阗国引进中原桑蚕技术的故事,“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之,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赦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于阗王)乃卑词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致词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籽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惟女王帽不敢以检。遂入瞿萨旦那国,止鹿射伽蓝故地,方备礼仪奉迎入宫,以桑蚕种留于此地。”直至以后的宋初“置互市子原、渭、顺德三郡,以市蕃马;熙宁间,又置场于熙河。南渡以来,文、黎、珍、叙、南平、长宁、阶、和凡八场,其间卢甘蕃马岁一至焉,洮州蕃马或一月或二月一至焉;叠州蕃马或半年或三月一至焉,皆良马也。其他诸蕃马多驽,大率皆以互市为利,宋朝曲示怀远之恩,亦以是羁縻之。”也正因辽宋经济关系如此紧密,才有《辽史》中如下的记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散布)无穷,故君四方指(边疆各族)者,多二帝子孙,而服中土(居中原汉族)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黄帝)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
习总书记2015 年11 月23 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16]。这一论断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学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更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为我国的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思路。我国自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其背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引导。众所周知,资本的天然本性就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惜践踏人间的各种法律。由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加之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特殊情况所形成的独特国情,所以使得以资本为代表的经济和以权力为代表的政治之间的力量对比与西方国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是权力被资本所绑架,国家的政策往往朝向有利于资本的一侧倾斜,反观我国,更多的是权力能够很好的驾驭住资本,而且往往是资本朝着权力所制定的政策方向前行。由于这一独特的现象的存在,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可以在我国顺利地贯彻实行。相较于各种学说所论述的“经济人”、“政治人”、“管理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多强调的是“社会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与西方的理论强调局部观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强调整体观,是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与西方众多理论的根本不同点就是: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首先,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不论是在部署经济工作、或是在制定经济政策、还是在推动经济发展时,都要时刻牢记这一立场,唯有如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才不会出现偏差。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我们除了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的同时,还需要关切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8]。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根本的经济制度的保障。所以必须要明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也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的制度保证。最后,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观点是相通的。如“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