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教学设计
2021-11-27艾红梅
艾红梅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一堂好的思政课必须要有良好的课堂授课效果,来启迪学生心智,荡涤学生灵魂,从而达到思政课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一堂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思政课必须有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本文以一堂概论课为例试图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课后反思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设计我们以高等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年版)第十章第五节为基础,结合最近国家政策方针,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为题进行设计,授课对象为本科生二年级学生,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要点。
一、教学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授课过程要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青年学子的情感诉求和心理特征,提升概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以“八个相统一”为导向,提升课程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大学思政课要重视启迪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理论,使理论入脑走心,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三)不断改革创新,加快新媒体手段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手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授课中引入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强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手段,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授课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情分析
(一)从授课对象看,授课对象为本科二年级学生
大二学生已能熟练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唯物辩证法有一定知识基础。从生活实践和媒体宣传中,学生也已经了解到中国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建绿色生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日常环保举措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切身体会。但是学生对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及贡献方面缺乏深刻理解,甚至存在一定误解,本节课重点对此进行释疑解惑。
(二)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已经学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关内容,掌握了新发展理念,初步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必然要求,已经具备学习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三)从课前准备看,已通知学生借助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自主预习本节课相关在线学习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填写“调查问卷”。因学生已有课前自主学习基础,因此课堂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对于某些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比较简略。
三、教材分析
本堂课主要依据本科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年版)》第十章第五节第二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计而成,课本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在于启迪思想,为学生解决思想难题,坚定理想信念。基于这一考虑,本堂课讲述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实施过程不拘泥于教材,实现知识点之间的重构和贯通。在内容设定上围绕学生关心的时政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最新政策等对内容进行建构、重组和内容扩展,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如何辨证地分析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让学生理解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成就及大国担当,进而分析如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二)教学难点
本部分内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这一理念。只有理解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和政策;才能明白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担当,真正践行绿色发展观;才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
五、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贡献及国际担当;学会分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方面博弈的实质;能够辨证地分析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理解并运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三)价值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学生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强化青年学生责任担当,增强学生使命感,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绿色生活创建活动,能够结合梦想、结合专业、结合生活实际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六、教学方法
(一)教学形式采用网络平台与课堂授课模式相结合。
线上自学与线下课堂讲授相统一,讲授方式以使用以PPT 演示为主,相关教学视频播放为辅的教学形式。
(二)在教学思路上,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本课重难点,采用"课前读—课中学—课后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前读”让学生通过课前网络学习资料和完成调查问卷,掌握学生知识和思想认知情况;"课中学”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学会分析问题能力;"课后练”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解决问题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多种方法灵活变通综合使用,实现教学目标。
1.问题启发法:采用提问问题或思考题的形式引出讲述内容,让学习具有针对性。
2.案例分析法: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解读相关知识,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知识。
3.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知识储备,使教师讲解更有针对性。
4.任务驱动法:课前导学和课后作业安排方面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七、教学实施
(一)课前导学环节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同时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首先由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资料,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课中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实施环节按照课程导入,教学知识点探索,课后思考与总结的步骤展开。这是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
1.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丁仲礼院士与柴静对话”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探讨"碳排放权”实质,当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出现冲突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如何追求公平性发展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二者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矛盾?我国能否找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分析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视频案例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导向法引入本节课内容。
(1)教学知识点一:探索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上有何不同?我国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如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辩证统一还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上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得出结论:全球气候治理是人类共同命题,应坚持多边主义,各国应共同应对,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刻不容缓;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人民群众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必须处理好人民的发展权与健康权之间的平衡问题。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是辩证统一关系,实现途径就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循序渐进式问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教学知识点二: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成就及大国担当
教师活动:通过案例“安且吉兮,习总书记十五年后再到余村”引入本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如何理解两山理念?我国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努力和成就?
学生活动:了解案例故事内容,深刻领会两山理念;在教师导引之下分析理解生态治理方面的中国决心、中国成就及大国担当。
设计意图:案例教学法形象生动介绍治理理念和治理成就,更具说服力,学生乐于接受;通过总结中国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决心、成就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增强自制度信心。
(3)教学知识点三:探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教师活动:引入垃圾分类视频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生活参与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餐厅就餐光盘行动等活动,谈参与感受及活动意义。介绍国家生态治理政策,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学生活动:领会国家最新政策,从理论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化,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举措。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生活,如何践行绿色生活转型。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环保实例入手引发思考问题,引发学生共鸣;解读最新国家政策,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政策,加强理论自信;落实到青年的个人担当,实现价值目标
(4)课后环节,思考及实践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知识,安排学生课后思维导图
学生活动:回顾知识,理顺知识点逻辑关系,安排学生结合本节知识设计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梳理并掌握所学知识点。
八、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授课效果检验,本次课课程设计呈现很多优点。从形式上看,本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目标。从内容上看,能够紧贴热点时政问题,传递最新国家政策,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教学理念贯彻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设置问题,回应学生的关切点。教法上能够通过任务驱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借助案例明白事理,明晰立场,澄清价值。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设计是综合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于一身,致力于提升教学水平,展现良好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明确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大胆创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呈现精彩一课,本次设计基本达到这一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需不断探索,争取呈现更多精彩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