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筝的历史发展与感想

2021-11-27孙诗颖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潮州古筝音乐

孙诗颖

(本溪市群众艺术馆,辽宁 本溪 117000)

一、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一)为什么叫“古筝”

古筝之所以在“筝”前冠以“古”字,主要是指它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由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此种说法认为“筝”在战国时期其实是一种兵器,用于竖起来击打敌人。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出悦耳的声音,于是就这样发展成了乐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越来越轻便,像筝这样体型庞大的兵器就渐渐被遗弃了。

第二种说法,秦国有一对兄弟都特别喜欢一台瑟,这一对兄弟相争不下,谁也不让着谁,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将琴从中破开一分为二,变成两台琴,于是就演变成了古筝。因为是相争得来,所以取名为筝。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以筝的发音性质而得名。是说古筝在弹奏时发出的声音筝筝作响。

以其筝的声音而取名的这个说法比较贴切合理,大家也广泛认同这个说法。

(二)古筝的历史传承

古筝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朝非常的盛行,又叫作秦筝。

到了汉代,筝在民间广泛流行,已经到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步了。东汉著名文学家侯瑾在其所著的《筝赋》中曾有这样一句话,“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就是说采用移动筝码的方式来转调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筝发展到汉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转调。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和曹植也都十分喜爱古筝,而且弹得很好,不管走到哪里都把筝带着,留下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诗句,东吴的周瑜在江南也善于赏筝,后人为之作“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从中可看出他高超的筝乐的鉴赏力。

可见,三国时期,秦筝已成为一种相当时尚而高雅的乐器,更重视了弹筝人的修养与底蕴,也因此涌现了很多妙解筝音的音乐家,大大地推动了古筝的发展。

到了晋朝,古筝被称之为“仁者之器。

发展到隋朝,十三弦筝开始流行。在战国时期,古筝只有五根弦,随着不断的发展古,筝由五弦变为七弦、九弦、十一弦、十三弦,一直发展到 1.63 米,二十一弦的古筝。

到了唐朝,古筝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期间,也是我国筝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描述古筝的诗句就更多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平生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奔走看牡丹,走马听秦筝”,可见在唐朝,古筝发展的十分繁荣,习筝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高雅、时尚的文化体现。

宋代音乐中,筝的流行也较广,到了明代,开始出现十五弦筝。清朝的时候,筝又有了新的发展,采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

(三)古筝的兴盛

国运兴则国乐昌盛。古筝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发展的历程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筝乐的发展极其缓慢,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万里神州,能弹筝的音乐家仅剩寥寥十余人,传统乐曲也大量失传,筝乐几近凋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古筝的传承迎来了春天。一批经验丰富的古筝艺术家,如赵玉斋老先生、高自成老先生、曹正老先生等,从民间被聘请到北京、上海、沈阳等音乐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使古筝登上了专业音乐的殿堂。

最早是曹正老先生1950 年在更名后的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首先任教,这之后全国的高等音乐院校才相继开设古筝专业。沈阳音乐学院的赵玉斋老师在 50 年代创作的筝曲《庆丰年》推广了古筝的双手弹奏法,开辟了古筝双手弹奏的新纪元。在《庆丰年》没有创作之前古筝一直是在琴码的左侧进行揉、滑、按、颤,直到《庆丰年》的出现,古筝才从左侧解放出来,移到右侧与右手进行伴奏与合奏的配合,赵玉斋老师的这种改革为古筝的双手技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古筝的演奏技法得到了丰富。1965 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技术、技巧又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力,使古筝的技巧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多元化,也为我们古筝的指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筝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古筝的教育者越来越多,全国多地的筝艺社团纷纷成立,古筝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对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古筝艺术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新作品层出不穷,伴随着现代音乐、西洋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古筝的演奏技法呈现多样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进一步完善了古筝的艺术发展。

二、古筝的流派

可见,古筝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古筝因为其音色的优美,不断地得到推广、普及与创新。并与当地的戏曲、音乐、说唱艺术相结合,使古筝音乐在传承的过程中明显地继承了地方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

现今的古筝共有九大流派:分别是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陕西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朝鲜筝派。我主要讲一下其中的六大流派。这六大流派按我国传统地域划分,又分为北方筝和南方筝。北方筝,代表性的有河南筝派和山东筝派。

(一)河南筝派

河南筝乐的独到之处就是带有浓郁的地方戏色彩,与当地戏曲如豫剧、曲剧紧密相连。

河南筝曲的另一个独到之处就是与其方言有极大的关系,把语言声腔中的音韵特色吸收到筝乐中(另一方面是通过筝曲的音韵丰富发展其独特的声腔),形成以腔带韵,随腔带韵的风格,这是古筝艺术“以韵补声”声中有韵”的美学特征的具体体现,也是河南筝独特的泼辣与细腻,奔放与委婉,二者兼具的审美价值的魅力所在。乐曲的情绪反差非常大,常用小颤音来表现音乐。

(二)山东筝派

山东筝乐的流传,历史悠久,从《战国策.齐策》的记载可知,临淄甚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说的是这里的百姓没有不会弹筝的,可见山东筝的历史非常久远。

山东筝的发音刚健有力,左手的吟揉按滑,具有刚柔并蓄的特点。发出的声音慷慨深沉,充满浓郁的齐鲁韵味,朴实敦厚,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恰似山东人淳朴憨厚、热情爽朗、粗犷豪放的性格。一般都运用简洁有效的手法来演奏,使作品在民间风味中散发出时代气息。

(三)潮州筝

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潮州筝的风格体现了优雅、清淡、古雅工整、含蓄优美的特点。一种地方艺术,其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状况,人文景观有着密切关系。潮州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北部与福建接壤,与台湾隔海相望。这里风景如画,潮汕平原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劳动强度相对较弱,潮州菜就显得清淡,所以潮州筝的风格清丽、淡雅,富于抒情性,乐曲极少有大起大落的变化,也与潮州人的温润平和生活节奏相契合。

潮州筝的清淡风格,还与儒家思想有关,潮汕地区是个尊儒崇儒最突出的地方,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处理事情强调中正平和,以和为贵,所以潮州的传统乐曲多是平平稳稳的,体现了儒家温文尔雅的风韵。

(四)客家筝派

它主要流传于广东、梅州、汕头等地区,是集南北音乐元素为一身的流派。宋代已落后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南迁,将中原音乐带到广东,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结合,经长期发展演变而成。

客家筝与前面提到的潮州筝有很多地方是比较相似的。因为它们在一个地区长期共处,所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它们的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也都是尊尚儒家文化精神。不同之处在于用的记谱法和运用的指法不同。

其二,客家筝是中原音乐与广东音乐的一个结合,在吸收了北方筝特点的同时又融进了广东音乐。所以听起来,更加的古朴、大方、雅致,也更重视演奏乐曲的韵味。

(五)陕西筝

陕西为古筝的发展提供了最古老的的历史源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古筝的鼻祖“秦筝”。之前也提到了古筝盛行于秦朝,也称为秦筝,秦就是陕西那个地界。

秦派筝风格铿锵激越、粗犷高昂、凄楚悲切、热耳酸心的特点,陕西筝曲旋律大起大落,对比十分鲜明。因为陕西人的音乐多以诉苦为抒情,所以陕西曲子都是苦情曲。

(六)浙江筝派

浙江筝派,又称武林筝派。在诸多古筝派别中,是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流派。

浙江筝派,文曲典雅文静、厚重古朴,武曲奔放华丽、气势磅礴。

为什么叫武林筝派呢?主要是浙江筝的演奏特色丰富多彩,艺术风格细腻却又浑厚、豪放、大气,充分表现乐曲的内涵和丰满的感情。

这也是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富庶的江南苏杭地区,曾是南宋的都城,商业的繁华形成的市井文化的开放意识,不可能不受到求新求变的社会时尚的影响。

再有浙江筝派的主要传承人,王巽之先生,文化层次较高,在筝艺上注重个人修养和创新,使得浙江筝派文武双全。

不同的流派,大家可以感受到古筝不同的风格美,既可以千军万马,也可以小桥流水。

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很多的人用古筝来演绎流行歌曲,也非常好听,但这并不是古筝的真正精髓,也代表不了古等的高超技术和厚重的内涵,更达不到古筝演奏的真正境界。它更像我们餐后的一道调剂小吃。我并不反对大家欣赏流行筝曲,在有些场合,需要这些流行筝曲去渲染和烘托现场气氛。

只是建议大家可以从欣赏这些曲目作为起点,慢慢地逐步上升到能去听《高山流水》《铁马吟》《出水莲》这样的经典曲目,真正体味到古筝之美。

古筝发展到今天,欣赏其传统的专业曲目过程中,就如同我们在饮茶一样,起初是淡淡的茶香入鼻,然后是入口初始的些微苦涩,最后才是入喉下咽后的清润甜香,需要慢慢品评,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和美妙。好的东西都是需要细品的,像好酒、好景、好书、好人都是需要细品而且是耐品的。

古筝于我而言,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台琴,它如同我的爱人一般,是我的知心伴侣,它带给我的最大的收益,不是让我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给予我平和,一个平静而柔和的人生态度,我认为,这也应是大部分弹筝人应该去追寻且具备的心态。

因此我认为,要想把古筝弹好,需要做到“静心”二字。

静,需要弹筝人要懂得沉下来,就好比古人在弹奏古筝前要沐浴、更衣、熏香,就是为了让自己心思清静、平和,再喧闹的地方,依然可以心无旁骛地弹奏,以求清静的心境,才能与琴道相和。

心,是弹琴的根本。只有根本厚实,才有可能传达出有价值的内涵。一切艺术都是如此,弹筝很大的讲究在于养心,在于正心。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

你若无法静心,就听不出筝音的回响。好似一种沉默,却能生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也似全神的聆听。每根筝弦,又似每个人的心弦,需要你细细品味,需要感同身受。

我也希望,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中,大家能给自己心中留有一份恬静,一个安静的田园,让自己休息,放松下来。想一想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感悟筝乐如同感悟人生,古筝就是我心灵的那片净土。

猜你喜欢

潮州古筝音乐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寻找潮州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蔡焕松作品选
音乐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