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2021-11-27马得文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化学微课实验

马得文

(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731300)

时代在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固守传统,裹足不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能死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述,只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我们还要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我们要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看作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策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不断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不需我们的督促,他们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视,在教学策略上也一直是小心翼翼,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多一些趣味性。以下,仅分享自己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一、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兼具理科和文科性质的学科,初中化学知识有很多内容需要去理解,也有很多内容去背诵。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作为唯一的主宰,决定着课堂的整个走向,学生虽有参与的权利,却没有参与的实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只是在默默地听老师进行知识的讲述,习题的讲解。这样的课堂不用多想也知道,肯定没那么“有趣”。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别说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一堂课能有部分时间完全专注都不可思议了。因此,传统的化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新时代背景下,对化学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讲述,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传统的化学课堂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传统化学课堂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论做任何事情,学习,或是其他,兴趣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各个渠道、各个途径中探求更有趣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常听人们说,生活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化学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离不开各种化学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说,化学参与构建了我们当今生活的面貌。无论是衣、食、住、行,处处都有着化学的影子。我们的教学又怎么能够脱离现实生活,空谈化学知识呢?有了现实生活作为支撑,化学知识的讲述就找到了根基,学生的兴趣就有了源泉。将化学知识和生活连接起来,会使我们的讲述更加生动,会使学生的探究更富热情。

在学生进入第一课堂之时,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比如学生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野外烧木头制木炭的情景、以及早餐常吃的松软可口的馒头就是面团经过发酵制成的,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酸,为了中和掉乳酸,需要加入一些纯碱与其反应。比如在学习化学第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演示魔法(将白磷与纸混合,然后用双手去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将自己呼吸的气体向预先准备的澄清石灰在吹所而产生清水变“牛奶”现象,然后观察其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而可以思考,这些都是什么原因?实际上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时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我们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例如我们农村以前,因为森林覆盖面积广,导致在夏天时候晚上的时候,特别是在坟墓集中地,经常发生“鬼火”事件的发生;生活中炒菜时油锅着火时我们灭火的办法等等事例在我的教学课堂上进行讲解时,学生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让其了解现象发生的原因,而使他们大开眼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有这些无处不在的现象均体现了化学在我们生活的无处不在,故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使化学素养在生活中得到渗透,让学生学会知科学用科学,而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并且通过这样生活化情境的引入,使学生最终在探究学习之中,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与此同时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深刻地去感受化学学习的魅力。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的色彩。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增添教学趣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成为了广大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的化学课堂中,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多媒体。多媒体功能强大,只要妥善运用,必然能够给我们的课堂提供极大的助力,必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燃烧与灭火”内容时,我们可以实拍视频展示面粉爆炸的实验,并播放一则因面粉燃烧,发生爆炸致人死亡的新闻。引出“爆炸”的概念。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本上的“爆炸”定义,并让学生思考“燃烧”和“爆炸”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一开始并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并由此引入学习内容。接着,我们可以继续通过多媒体呈现各种燃烧的场景,像过年的烟花、火箭的升空、田野上燃气的篝火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燃烧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才能阻断燃烧”。由于粉尘爆炸实验有较大风险,老师不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但虚拟实验的实拍视频能够科学、客观地展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通过慢镜头清晰还原粉尘爆炸的瞬间,并逐帧放大爆炸瞬间的影像,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原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VR 技术,让学生模拟灭火的过程。有了现代技术的加入,知识呈现的方式将变得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更加富有色彩。

(三)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以往,受限于设施条件,以及应试教育观念,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化学实验是非常少的。实验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将实验捡起来,让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改进实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探究知识、形成素养。

例如,在教学“溶液的酸碱性”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判断某一溶液的酸碱性”,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尚不知道石蕊和酚酞试液在酸碱性判断中的关键作用时,我们可以分别将石蕊和酚酞试液滴加到白醋、肥皂水、蔗糖水的试管中,学生将能够看到液体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对此产生疑问,进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们可以模仿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实验中不小心将花瓣染成红色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花瓣并将其在课堂上制作成不同颜色的指示剂,并把这些自制指示剂一一发给班上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检测刚才几种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实验,学生将有机会以另一个视角审视物质、审视化学变化,将能够更贴近化学本身。学生也能够从知识的聆听者,转变为一个知识的探究者和知识的验证者,这对于学生都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在不断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本学科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也将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

(四)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注重通过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有关化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实践能力,而这种创新开始于问题。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提问是非常少的,因为也就缺乏言语之间的互动。有问题,才有探究,有问题,才有启发,有问题,才有兴趣。通过问题,设置疑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听讲,更专注问题的解决。在完成问题的探究时,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这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很有用的。

比如,在教学“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时,我先是举了这样一个事例“崂山茶农能够使自己的茶叶得到更好的保存,在对茶叶进行包装时,选择了用铁粉代替氧化钙做干燥剂”。这一生活事例,其实也像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茶农为何要用铁粉代替氧化钙做干燥剂?”我们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讨论其中的愿意。很多学生从干燥剂出发,自然而然会猜到铁粉比氧化钙防潮效果好,从而为教师引出钢铁的锈蚀和防护知识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中含有的信息分别是生锈的自行车车架、生锈的菜刀、生锈的铁丝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铁为什么会生锈”?一些学生想到了空气、水、潮湿度等环境因素,这些猜想为开展控制变量法为原则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怕得是没有问题,怕得是没有问题探究的过程,怕得是直接给予学生问题的答案。有问题,才会有探究,有探究才会有所得,才会有积累和提升。

(五)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内在和自我的提升,其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微课形式多样、内容精炼,能够以图文结合、动态组合的方式呈现一些化学知识难点,以及化学实验现象等。一个好的微课,其实也就是一个好的知识讲解,能够把具体的知识点讲透,促使学生的消化理解。我们要制作优质的微课,供学生学习使用,使学生能够自主观看,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够实现对微课内容的准确表述。

比如,在教学“运动的水分子”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微课,在微课中,将水的三态变化进行展现,引导学生对变化的本质进行探究。接着,将冰、水、水蒸气各自的分子排布和运动特点进行动态的展现,使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了解到这一事实,即水三种形态的变化中,水分子本身其实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的排布和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微课主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加之我们的讲述,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具体,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唤醒他们对未知的探究欲望。

总而言之,学海无涯,在我们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需要兴趣的支撑,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保持对知识的贪婪,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

猜你喜欢

化学微课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