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2021-11-27吴春华
吴春华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福建 厦门 361021)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五育融合点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喜看稻菽千重浪》是由沈英甲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内容主要讲解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成就。
本文具有记叙文和新闻两大特点,记叙文主要是以记叙方式描写人物和事件。新闻主要体现于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学情分析
对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主要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中也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般只注重知识点讲解和课文内容讲解,学生也普遍会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
从教材内容讲解、时代背景分析以及作者简介均由教师一人进行讲述,很少会采用其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和含义,忽略了教材中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人文素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突出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就必须要在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之下,设计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向学生传达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讨论、辨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价值,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德育品质,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价值。
(三)教学设计思路及五育融合点
五育并举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提出的一个教学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恰好是培养学生德育、美育、智育的主要资源。
在进行《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时,教师需要挖掘教材内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心和目的,以人物思想为核心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观念,并不断提高个人德育水平。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特点以及人物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感受袁隆平的高尚品格,发现人物的品格之美和精神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以实现美育教育目标。
最后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实践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多种方式研究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高效的阅读理解方法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智育教育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并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特色,熟悉作者写作风格。
(二)了解认识袁隆平,挖掘人物特点,并通过人物生平事迹,感悟人物的高尚品德。以及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
(三)对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进行研究,展开自主写作。
三、教学重点
(一)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并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特色,熟悉作者写作风格。
(二)了解认识袁隆平,挖掘人物特点,并通过人物生平事迹,感悟人物的高尚品德以及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
(三)对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进行研究,展开自主写作。
四、教学难点
(一)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
(二)自主写作。
五、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作者简介;准备袁隆平在科研方面以及日常生活的影音资料;将袁隆平生平成就制作成课件,并在不同时间段插入研究事件;制作教学思维导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袁隆平生平获得奖项的颁奖视频。
播放完视频语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杂交水稻之父?在1981年袁隆平因研究杂交水稻获得了特等发明奖,自此之后他就被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曾说过,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的,所以他也被称为首届中国心灵榜富豪,也是唯一一个登上富豪榜的科学家。袁隆平虽然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不普通的研究成果,但是却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每天都是以一个农民的身份活跃在田间,一生不追求物质财富,只是默默做着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袁隆平,去感受他的一生!”
(二)自主预习
1.设置预习目标。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文中描写了有关于袁隆平的哪些内容?文中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什么品质?
2.自主阅读预习。学生自由阅读,熟悉课文内容。
3.检查预习情况。第一问:袁隆平做出了哪些研究成果?第二问: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有什么特点?第三问:杂交水稻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四问:你觉得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第五问: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4.了解人物。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课件,介绍袁隆平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5.展开互动探究,分析课文重点。问题一: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有什么含义?问题二:袁隆平有哪些科学家所具有的特质?你最欣赏的特质是什么?问题三:文中小标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问题四:除袁隆平外,文中其他人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解析:
问题一:课文标题采用的是比喻和引用的写作方法,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赞美之情,肯定了,袁隆平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喜”表达的就是喜爱之情,“稻菽千重浪”指的是稻子丰收的景象。
问题二:这篇文章的通讯主人公为袁隆平,我国农业所作出的伟大成就都是他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创新换来的成果。袁隆平作为优秀的科学家,具有不畏艰辛、舍己为人、严于律己、科学严谨、勤劳朴实、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
问题三:文中副标题强调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小标题能够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问题四:引用了部分学者的评价,表达了真实的人物特点,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衬托了袁隆平在农业方面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6.讲解文章写作特点。讲解:“这篇文章采用了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将丰富的人物信息以及人物特点交代的十分清楚,也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种写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叙述性和新闻性,主要是以人物为中心对各种事实事件进行叙述,整体文章结构严谨、真实。”
细节描写:文章中对袁隆平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细节描写,通过动词的描绘加强了袁隆平平凡外貌与伟大成就的反差特点。
典型事例:文章中以人物为中心,交代了不同时间线袁隆平的研究状态以及伟大成就。作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案例,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写作方法:文中主要以记叙的写作方法为主,并运用了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写作方法突出了文章主体,使整个文章结构更加灵动,生动地表达了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学术精神、道德准则、个人理想以及人生成就。
7.课外拓展。科普研究杂交水稻的意义:“虽然我们的生活十分富足,但是仍旧有很多人面临着食不果腹的困境。目前世界上粮食不足的问题十分严峻,杂交水稻在产量、抗病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优势,也就是说研究杂交水稻能够在人口增加的时代背景之下,利用有限的土地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粮食低产量国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高产也帮助很多吃不上饭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拯救了无数家庭和生命。正是因为如此,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才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那么你们知道现在有哪些国家已经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了吗?”
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现五育并举下的智育培养目标。
实践活动:准备小麦种子和一个种植箱,让学生一起种下小麦种子,并每天坚持对小麦种子进行呵护浇灌,记录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让学生明白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和不易,并努力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
8.写作练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根据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为内容采用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写作人物必须要具备先进性或典型性,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七、板书设计
(一)袁隆平;细节;敬业奉献。
(二)人物通讯;张秉贵;语言;艰苦奋斗。
(三)钟扬;故事;责任担当。
八、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评价:在小组交流互动环节中,记录每一小组的交流讨论成果,选出解答问题最多的小组,并对其进行表扬奖励。
学生自评:让学生在课后绘制思维导图,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目标。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重点表扬学生的学习优点以及进步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学生改进优化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
(一)教学趣味性有待提升
根据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涉及了教学疑点、难点的讲解和引导,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很多学生仍旧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未来教学中还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并愿意主动进行学习。
(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有待提升
目前正处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本次教学设计中虽然加强了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但仍旧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没有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学习想法和学习水平进行学习,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工作,帮助学生突破一点难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活动环节有待完善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了小麦种植,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到种植的过程,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学生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相对较少,无法直观地体验到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种植体验,比如带着学生到田间进行小麦播种、小麦耕收,让学生对实践体验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农业种植知识和种植技巧,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四)教学评价有待完善
目前教学评价只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是并没有根据某一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缺乏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自习环节设置自习评价、学习探索环节设置学习成果评价、实践环节设置实践表现评价、写作环节设置写作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每一个学习环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提高整个评价环节的整体性和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