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党建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研究

2021-11-27彭鑫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责任党员工作

彭鑫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高校中的青年学生掌握知识多,思想观念新,富有朝气,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党建工作在高校中对教育教学的引领是教育系统的基础问题,务必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指导,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理论思想上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推进与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高校教育是在我党领导下的高校,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目前,关于高校党建工作个例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个例研究较多,但针对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发展的研究较少,所以从党建工作角度出发,展开党建工作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引领作用的针对性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

在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中,应该结合学校的特殊地位来看。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党建在高校教学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可以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日常各项工作中,抓好党建方面工作,可以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正确的高质量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高质量高水准的具体工作检验党的建设工作成效,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党建教育质量。

高校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健全组织、夯实阵地、强基提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管理。注重科学育人、和谐发展,广泛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有意义、有意思、有益处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新媒体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融合,适应时代的新需求。为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工作重点:

一、如何健全组织,构建完备党建责任制体系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涉及的内容不够科学、全面。现有的党建责任体系中过多的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占据了大部分工作内容,而没有将责任细化到主体、划分、履行等具体的方方面面。2.不对等均衡的责任体系。高校一直强调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一方面,责任划分存在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权、责之间存在不对等问题。3.党建体系中各环节的衔接不够顺畅。现有的责任制体系中,更多注重的是单个环节,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分解责任和考核责任,注重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和漂亮的收尾,但是时常会忽略了监督、检查、反馈、整改等中间环节的落实与处理,甚至造成有些环节的模糊与缺失。4.制度不能够顺畅有序的执行。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时常缺少约束与保障,从而导致制度的中间环节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由于制度缺失,导致责任制体系运行不够顺畅有序。

所以,我们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建立各项责任机制,统筹合理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分级责任体系。并且建立以下几种责任机制:

建立明确的层级责任机制,解决“责任体系不明”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界定各个责任主体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明确主体责任、第一责任、执行责任等几项重点责任。

建立详细的分工责任机制,解决“责任边界模糊”问题。从全方位制定责任清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性,从根源制止责任边界模糊问题。在个性化定制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时针对不同范畴、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等方面着手。

建立完善的督查责任机制,解决“责任执行不畅”问题。主要从全面督查督办制度,重点项目随机抽查制度,个别重点项目约谈制度,定期总结汇报制度和专项述职制度等五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方案进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常态化。

建立合理的考核责任机制,解决“责任履行不够”问题。在科学、有效的考核上设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机制考核办法,构建完备党建责任制体系,增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即可保持在党建过程中,教育事业不会因为党建工作而产生不应该发生的矛盾,建立合理的体系和机制,能有效地保证党建工作在教育事业中的顺利进行。

二、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营造党建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高校党建文化的德育阵地作用,激发党员教师的凝聚力和奋斗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坚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学校党员乃至全体教职工进行学习。其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为支委学习,其次为党员学习,最后为政治教师课堂中为学生渗透。党支部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中时,应该充分考虑支部党员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学任务、教学需求等实际情况对党员进行可行、有效的鼓励与引导,激励党员不断创新,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可以灵活的通过网络为媒介,组建微信学习群、腾讯会议群等,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学习,随时随地的将最新的学习内容传播给全体党员,提高党员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

对学生的个性、态度以及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对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对其加强人文关怀和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且需要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人才。高校应当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观念,增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质量。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技能板块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层式训练的方式,由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结协作能力提升。

就党建教育管理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同时,创新性的党建教育管理应该是改变传统的单一管理目标,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树立不同的管理目标。具体来说,需要在每学期的开始阶段、中期阶段以及结尾阶段等,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目标的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得目标真正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由此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阶段性发展以及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提升,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实现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教育管理进行理论性创新以后,便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并且通过实践行动的落实,不断巩固教育管理的效果。其中想要更好地实现管理效果的最大化,便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发展。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有利于其自身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可以进行奖惩制度的建立,通过监督和教育以及不断地激励,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同时,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奠定教育基础,这便需要对教育管理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由此实现与时俱进,并且使得学生通过自身的长久坚持和性格的养成,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提高质量强基,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对不能搞“空中楼阁”,必须坚持强基固本。鲜明“质量强党、质量强基”导向,突出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深刻把握重点环节,不断强化、细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建立完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从围绕思想、组织、活动、交流、队伍等方面着手,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扎实党建工作的“根”,才能使党建工作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到引领作用。加强每一位党员的党性教育,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只有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发现新思路,探索新举措,用高标准、严要求来严格把控党建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树立、培育、宣传党建品牌,强基础、补短板、创特色,着力破解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打造特色亮点,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让党员教师主动带领其他同志及学生丰富学校党建文化内涵,真正激发广大师生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渗透红色文化、充满人文气息,发挥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向善向上、勤学好学,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更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责任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选工作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