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舞蹈课程改革与创新
——以高职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为例

2021-11-27向黎立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舞蹈核心素养

向黎立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2014 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全面战略部署,中国职业教育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转化为质量与内涵的提升,国家教育部于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强调个体发展的综合性,明确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变革,应坚持基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共同提升的育人理念,使之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必须重视学前教育,随着国家学前教育系列政策的出台,大力推动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与教学创新。教育部2014 年1 号文件《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更激励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如何进一步规范发展、如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舞蹈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舞蹈意识、幼儿舞蹈创新素质、舞蹈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我们学前舞蹈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校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我校传统特色和重点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正不断深化。我们仔细研究《幼儿园教育纲要》、行业职业相关资格证书标准以及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规范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幼儿园对舞蹈教学的需求,多方考察其他职业院校对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认识到高职舞蹈教学绝不能套用专业院校的舞蹈教材和教学模式,要区别于舞蹈专业院校和其他中专、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一定要有一套适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必须在“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必须在理念创新、结构优化、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资源开发及实践环节的强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以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核心素养内涵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融合,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三维度六素养可确立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维度,职业理念、教育素养、儿童观察、艺术文化、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等六素养。基于以上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舞蹈课程改革与创新,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加强专业理念、师德修养和专业教育知识、教学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六大素养,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效能。

(一)找准课程定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舞蹈课程的培养目标

1.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核心目标的确立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确立了以舞蹈的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舞蹈欣赏与排练、学前舞蹈教学法等多方面内容互动的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舞蹈能力的教学思想,其中,把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定位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理念、教育素养渗透在课程“三全育人”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具有良好核心素养与舞蹈能力的幼儿教师。

2.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具备良好的舞蹈素养与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更好的引导。因此,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必须在“儿童观察”视域下从幼儿园的需要出发,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需要的舞蹈素养与专业技能技巧。要降低舞蹈专业院校标准的深度与难度,符合幼儿发展,能达到舞蹈“专业中的业余、业余中的专业”程度即可,让课程更贴近职业,教学更融合实践,侧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素养本位”要求

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机构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能根据幼儿思维特点,用自身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奇思妙想的创作手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幼儿审美情感。因此必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单一学科的知识技能学习的状况,要求学生在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法同时必须强调艺术文化的学习与情感教育体验,由“学科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化。艺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会弹几首曲子、唱几支歌、跳几个舞、画几幅画,而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等。[2]

(二)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舞蹈课程体系

高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结构应在“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来优化完善。可开设五期,第一期强化学生身体基本素质与形体表现能力并熟悉幼儿舞蹈形体动作创编规律;第二、三期培养学生对不同种类、风格舞蹈的表演能力,积累幼儿舞蹈创编语汇;第四期让学生感受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多种形式,掌握幼儿舞蹈的创编技法;第六期学生在完成第五期教育实习返校后根据专业实践情况可以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和舞蹈欣赏排练的进一步选修。此外,各期中均融入儿歌表演、舞蹈经典欣赏表演的实践,将不同的表演欣赏内容有序融入各期教学中,通过三年的艺术熏陶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舞蹈素质。

1.舞蹈课程设计与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需要对接

主动深入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调查研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进行舞蹈课程内容及实践的改革,并将课程的实践操作与幼儿园具体需求联系起来,如为幼儿园不同教学活动设计相关律动,主题庆祝活动、家园开放日创编表演舞蹈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分类创编实践,并反复相互观摩完善录制成舞蹈视频,定向提供给所需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这不仅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拓展锻炼,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需求。

2.舞蹈课程训练与证赛融通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周课时少,一般只有两节,要想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舞蹈素养与能力,必须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强调良好的形体是舞蹈表现的基础条件,鼓励学生坚持课上课余加强身体基本素质训练,增强自信心。其次,应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创造条件,通过网站浏览、剧场观摩、音像资料学习、舞台演出、社团活动、文化下乡、幼儿园见习等多种途径注意收集积累相关舞蹈素材,培养学习兴趣。第三,应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在不同风格特点的舞蹈学习中结合幼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从训练组合的队形创编到自选音乐的自主创编,从课程学习实践创新到行业专业资格证书考取以及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角逐,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增强自信心。还可以结合“童谣表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专业选修课以及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进行综合创新实践,更有助于实现舞蹈教学的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巩固和延伸相关的舞蹈技能。

3.舞蹈课程教学中不断挖掘新题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儿歌的自唱自跳、童谣的多种表演,让这些孩子喜欢的题材用舞蹈表演焕发童真光彩?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中,除保持常规教学项目外,我们可因地选择本地区生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作为舞蹈教学、创作的内容补充,还可选择流行的健康街舞、爵士舞、机械舞、热舞劲舞等时尚舞蹈元素作为舞蹈语言的课外延伸。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舞蹈音像资料品种繁多,教师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把优秀的创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三)创新课程实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多方渗透与舞蹈课程的内涵扩展

针对舞蹈课时少,内容多的局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可采用必修与选修、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实施。不同形式的舞蹈课程能提供不同的精神养料,有效拓展舞蹈内涵。必修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选修课则根据教师专长和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舞蹈专业成长需要来设立,如《中国古典舞》《舞蹈欣赏与排练》《童谣表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兴趣小组则是通过专项的活动时间专门组织一部分舞蹈特长生拔高舞蹈技能,可打破年级界限,细分为中国舞、拉丁舞、爵士舞、街舞等兴趣类别,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舞蹈社团是学生群体组织,以老带新的原则开展,有形体健身社团、民族交流社团、舞蹈表演社团等。同时,还可以建立幼儿舞蹈创编实训室,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专业的设施设备、丰富的音像视频资料和多彩的舞蹈元素开展舞蹈艺术实践课程;鼓励学生收集舞蹈音乐、利用多媒体剪辑合成并运用所学的舞蹈技能技巧自编自导作品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进行模拟仿真教学,甚至定期邀请幼儿来校体验幼儿舞蹈创意活动,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种舞蹈教学形式相互支撑实施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与多元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价值观,围绕三维度六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多元评价。除常规课程考试外,可结合送教到园、舞蹈比赛、技能展示、演出、基本功过关测试等手段开展课程评价,促进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与舞蹈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每年开展日常舞蹈训练汇报、期末舞蹈表演创编考核和毕业生综合技能展示、幼儿舞蹈创编比赛、即兴舞蹈创编表演、舞蹈教学技能的专项过关测试等。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学生们的职业理念、教育素养和舞蹈意识、创新思维、表演能力都能得到极好的锻炼与发展。

随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师就要勇立潮头,经受全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的洗礼,坚持向“素养本位”转型。通过转化舞蹈科目之核心素养,调整基于核心素养和专业标准的舞蹈课程结构,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研发,建立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舞蹈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方法,建立基于舞蹈核心素养与专业标准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3]坚持培育每一位学生成为舞蹈学习的主人公,成为出色的思考者与探究者。

猜你喜欢

舞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